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罗马元老院是古罗马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共和时期由简单的咨询机构逐渐转化为掌握了国家行政,立法,财政,宗教,军事,外交等方面实权的机构组织。到帝国初期,元老院得到重建。但由于元首制的建立和元首权力的增强。元老院的职能在政治各方面发生了变化,以后,其权力逐渐被元首吸收,逐渐衰败。  相似文献   

2.
公元69年罗马帝国元老院通过的韦伯芗大权法(LexdeimperioVespasiani),是古罗马唯一一部成文宪法,也是西方世界保留下来的最古老的较完整宪法文本。罗马帝国初期的共和复辟运动,说明了元首制的确立和巩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公元68—69年内战结束后,罗马元老院通过韦伯芗大权法,为元首权力的合法性进行辩护,对元首与元老院的权力关系进行了界定,为元首制的最终确立奠定了法理基础。  相似文献   

3.
政体有两种基本形式 ,即共和制与君主制。古希腊城邦的政体属于共和制 ,要么是贵族共和制 (如斯巴达 ) ,要么是平民共和制 (如雅典 )。中国先秦时期的政体是分权君主制 ,即在君主集权、中央集权的前提下 ,臣子 (如西周、春秋时期的卿大夫 )对君主、地方对中央有较大程度的分权。这种“分权”仅仅指一定范围内分割权力的事实与因素 ,不是指分权制衡的原则与制度。从政体来看 ,中国不存在城邦制  相似文献   

4.
政体有两种基本形式,即共和制与君主制。古希腊城邦的政体属于共和制,要么是贵族共和制(如斯巴达),要么是平民共和制(如雅典),中国先秦时期的政体是分权2主制与君主制,即在君主集权、中央集政的前提下,臣子(如西周、春秋时期的卿大夫)对君主、地方对中央有较大程度的分权。这种“分权”仅仅指一一范围内分割权力的事实与因素,不是指分板制衡的原则与制度从政体来看,中国不存在城邦制。  相似文献   

5.
英国是近代最早实行立宪君主制的国家,其政体对许多国家的政体影响巨大。立宪君主制(constitutional monarchy)与专制君主制(autocraticmonarchy)相对立,是指在议会立法限制下的有限君主制;目前国内多数教科书或工具书仍用“君主立宪制”旧译。此译法不妥,因并非君主“立宪”而是议会制定法律限制君主权力。“君主立宪制”易产生由君主制定法律的误解,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6.
元首制的确立为罗马帝国带来两个世纪的和平与发展的黄金时代,但随着元首制缺陷的逐渐显露,军队随意废立元首,军事政变不断发生,军队成为国家真正的统治者和主宰者。戴克里先对政治体制进行新探索,为了加强君权,防止军队犯上作乱,确立了君主制,这标志着罗马帝国从元首制时期过渡到了君主制时期,成为晚期罗马帝国的开端。  相似文献   

7.
在高三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不少学生提出资本主义国家都有自己的国家元首,民主共和制国家里总统是国家元首,君主制国家中世袭的君主是国家元首,那么,我国的国家元首是什么呢?对此问题,有人队为我国实行的是集体元首制(全国人大常委会与国家主席结合为国家元首),国家主席不能完全等同于国家元首,而只是集体元首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有人认为,我国实行的是单一元首制,国家主席就是中国的国家元首。究竟哪种说法科学呢? 国家元首是国家的象征,国家对内对外的最高代  相似文献   

8.
在高三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不少学生提出资本主义国家都有自己的国家元首,民主共和制国家里总统是国家元首,君主制国家中世袭的君主是国家元首,那么,我国的国家元首是什么呢?对此问题,有人认为我国实行的是集体元首制(全国人大常委会与国家主席结合为国家元首),国家主席不能完全等同于国家元首,而只是集体元首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有人认为,我国实行的是单一元首制,国家主席就是中国的国家元首。究竟哪种说法科学呢? 国家元首是国家的象征,国家对内对外的最高代  相似文献   

9.
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公民大会是主要立法机构。在罗马帝国建立后,公民大会立法权日趋衰落,到公元2世纪初彻底停滞。在帝国初期,元老院成为主要立法机构。在弗拉维王朝时期,元首在国家立法活动中的影响日益增加。公元2世纪二三十年代之后,在罗马帝国法律来源中,元老院决议明显减少,元首敕令逐渐成为主要来源,元首和元老院在立法权上实现了角色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李华康 《历史学习》2004,(10):20-20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3年第5期有这样一道选择题:1789—1792年,法国初步改造表现有①实行君主立宪制②否定了封建等级制③结束了封建君主制④取消了农奴制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多数学生得出的答案是B,与参考答案一致。而笔者认为应该选A,理由如下:首先从基本概念上看。君主制是指以君主为国家元首的政权组织形式,一般由君主全部或部分地掌握国家最高权力,依据君主的权限可分为无限君主制(专制君主制)和有限君主制(君主立宪制)。封建君主制实质上就是封建君主专制(无限君主制),君主掌握全部国家权力,实行专制统治。君主立…  相似文献   

11.
在公元1世纪的罗马哲学流派中,斯多葛主义、犬儒学派是元首制的反对力量。在罗马统治集团内部,斯多葛主义也很有影响。随着元首的打击和统治政策的调整,哲学家对元首制的立场逐渐发生改变。在安敦尼王朝时期,元首实行较为温和的统治,斯多葛主义哲学家与犬儒们逐渐接受了元首制,成为元首制的拥护者。  相似文献   

12.
张飞祠庙在历史时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明清更是遍及全国各地。考察巴蜀幸存的张飞祠庙,其起源、演变各有特点。"蜀所在有侯庙"是历代统治者大力推崇的结果,而民间对张飞的崇拜是加速其祠庙发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在清代,州县书吏是州县行政不可或缺的。州县书吏制度虽甚完善,但其州县实践与表达却不完全相符。书吏的类别和数量远超制度规定。书吏职责因房而异,各房内部分工合作,而各房之间由于利益存在职权之争。州县书吏由身家清白之良民充任,且有五年任期,但常常出现买卖和垄断现象。  相似文献   

14.
宪兵学校是北京政府培养宪兵的高等专门学校,其各项规章制度及历史人事实缘自清末宪兵学堂。北京政府统治后期,其招生计划已难完成,且因经费问题而一度陷入停顿。张作霖上台后,何丰林拟重振宪兵学校,然已无力回天。  相似文献   

15.
宋代是儒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宋学的初兴促进了儒学的发展,宋初大儒的学术、思想或从横向,或从纵向对周予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宋初各派的代表人物学术思想的梳理中,可以看到,宋初的学术发展是周子理学产生的文化、学术背景,而周子理学正是宋初各家学派整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苏东剧变以来,印共虽遭受严重冲击,但却在调整政策纲领和生存策略的努力下生存并获得发展。在今天的印度政坛,印度共产党通过与印共(马)等左翼政治力量联合,多次在地方层面参政或执政,并成为“团结进步联盟”等主流政治力量竞相拉拢的结盟对象,在国内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海德格尔对艺术的思考出自他对存在和真理问题的关注,这种非同一般的分析视角和充分沉思使得他的艺术理论不仅深刻独到,而且还从存在论意义上与拯救技术明危机发生了深刻关联。海德格尔认为,技术本身乃至道德伦理皆不能使我们摆脱技术明种种危机,但艺术作品的本质特征“让大地成为大地”,在把事物带入敞开状态的同时,又使其保持纯然物特性,回复到自身,因而与技术从本体论意义上重新构造事物,把事物变成“持存物”绝然不同,艺术对事物具有保护的作用,可以制约技术对自然的过度开采和利用,在拯救大地和人类未来方面担当起一定重任。  相似文献   

18.
陈庄体及其在明代诗坛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初的“陈庄体”诗,崇尚理性,追求理趣,是宋诗之余裔,其祖邵雍《击壤》,评诗作诗,以是否合道适理为主要标准,其造语平淡,境界自然,是宋诗以比兴之体,发义理之秘,借景物以吟咏性情,于意象探天人之理诗风的延续。陈庄体脱胎于宋诗但又力图破宋诗之藩蓠,虽重理趣但极少发议论,虽重性理但又反性情作为诗有无风韵的前提。其“自得”理论,把宋诗对自然规律的谐适之理转为对个性自我的张扬,表现出古代诗歌由重理趣向重个人情趣的重大转变,其对“格调”的重视,打破宋人主理不主调的格套,影响了其后的前后七子。其力主情精、崇尚自然之诗思,对明后期重个性的诗歌思潮又有一定的开启作用。  相似文献   

19.
1996年6月,以埃尔巴甘为首的伊斯兰政党在土耳其上台执政,引起了美国的极大关注。关于土耳其存在伊斯兰威胁的声音不仅来自西欧和美国,也来自中东和土耳其,但繁荣党执政期间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土耳其的传统外交路线,而是与美国保持了一种正常的外交关系。另一方面,美国对土耳其军方迫使繁荣党下台一事基本上是赞同的。就土耳其的情况而言,所谓“伊斯兰威胁”可以说是一种神话而不是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