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王永亮  何国贤 《新闻传播》2006,(10):50-51,54
美国:新闻顾问开出标准药方 在美国,地方电视台的新闻五花八门,颇具特色,已成为最赚钱的电视节目。地方台的新闻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看,与三大电视网的新闻都截然相反。地方台的新闻充满了一种狂欢的气氛:为了吸引观众,他们不惜采取一切手段,大有不达目的势不罢休之势。  相似文献   

2.
前几年国内电视媒体大致上是央视学国外、省台学央视、地方台学省台,一大都是不顾现实的跟风照搬。但是。伴随着广电集团化的改革,大多数电视台打出了频道专业化的旗帜,从中央到地方大都是新闻综合、社会经济、影视娱乐……这种高度同质化的媒体竞争现实迫使实力弱小的地方台思考:怎样才能留住观众?  相似文献   

3.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事件发生后.美国个别媒体曾报道“凶手是中国留学生”.有些媒体也跟风加以传播。对此.竞报、北京青年报先后以《面对爆炸新闻的媒体责任》、《媒体要有社会责任感》为题发表评论说:“面对爆炸新闻的‘诱惑’.如何能表现得更成熟和自律、肩负起社会责任.是中国媒体需要恩考的”:“越是这种影响巨大、拼抢激烈的新闻事件.媒体越要谨守职业道德.务必做到准确、客观、翔实。”  相似文献   

4.
面对其他媒体的竞争,专业报记者如何在“抢”新闻上下足功夫,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我的体会是,抢新闻有“三字诀”:独、寻、挤。  相似文献   

5.
──有人断言:“报刊杂志10年内消亡!” ──有人坚信:“印刷媒体前景仍然光明!” ──在电视和互联网的发展世界排名第一的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如是说:“我所获得的大部分信息,不是来自电视、 网络,而是来自报纸,我很难有时间收看网络和电视新闻。” ──比尔盖茨说:20年将结束纸质出版时代。 ──众说纷纭,孰是孰非? 印刷业过时了吗?  相似文献   

6.
──有人断言:“报刊杂志10年内消亡!” ──有人坚信:“印刷媒体前景仍然光明!” ──在电视和互联网的发展世界排名第一的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如是说:“我所获得的大部分信息,不是来自电视、 网络,而是来自报纸,我很难有时间收看网络和电视新闻。” ──比尔盖茨说:20年将结束纸质出版时代。 ──众说纷纭,孰是孰非? 印刷业过时了吗?  相似文献   

7.
面对日趋激烈的媒体竞争,如何拓宽生存空间,是地方台在改革发展中面临的重大课题。拓展生存空间,关键在于办好当地新闻、致力于新闻创新。本文从把握当前并创造未来的理念角度,探析地方台迈好新闻创新步子的诸多关键点。  相似文献   

8.
丁新吾 《视听界》2011,(6):97-98
在众声喧哗的舆论场中,传统电视新闻节目如何牢牢把握话语权、发挥主流媒体的引导功能?本文以泰州广播电视台的大型新闻行动为例,探索如何保持并提升地方台新闻的影响力。实施大型新闻行动是地方台应对新媒体时代传播格局的需要。一方面,互联网新媒体发展如火如荼,将信息第一时间传递给受众,新闻的时效性大大增强,用户自我生成的信息充斥网络,使信息呈爆发态势。以泰州为例,在这座“长三角”的后发城市中,有“泰无聊”、望海楼论坛.  相似文献   

9.
面对一个开放的时代,一个“天涯若比邻”的地球村,我们的各级广播电视在做好国内、省内新闻宣传的同时,正在放眼世界,把眼光盯在国际题材的报道上,在这方面湖南人民广播电台有不俗表现,该台送评的国际新闻言论稿件连续两年获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颁授的“国际新闻奖”,开地方台获国际新闻大将之先河,也理所当然地证明了地方台有责任、同样也有能力去触及国际问题的大题材。诚然,如陈思文中所言:“地方新闻机构参与国际新闻报道,的确是一个新的挑战。” 国际题材的报道不仅有利于我们了解国际时事,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增强抵御西方传媒空中渗透的能力,帮助受众正确理论国内外时政,这于新闻工作者是责无旁贷的。各地方台要勇于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当然,要制作出脍炙人口的国际性新闻和评论,没有高的思想素质不行,没有深厚的文字功底也不行,它需要艰苦的劳动和厚积薄发的功力。  相似文献   

10.
叶俊 《传媒》2016,(6):89-91
随着微博等社交媒体的发展,传统媒体时效性、互动性的优势已逝。社交媒体的用户不断发布各种信息,那么,经由社交媒体发布的信息是否属于新闻?谁拥有报道新闻的权利?社交媒体究竟是作为媒体的工具存在,还是作为媒体的竞争对手存在?在热议“自媒体”“全民皆记者”时,首先应该对这些前提加以分析。本文以《美国新闻评论》的几篇学术争议文章加以剖析,并指出,以Twitter和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已经属于媒体范畴,具备生产新闻的资质。同时也提出,微博等社交媒体要想真正扮演好媒体角色,必须加强公信力!  相似文献   

11.
邓金锋  查涛 《新闻窗》2012,(5):93-93
目前,新闻节目的“现场性”概念已经悄然兴起,电视新闻已经由预制式向直播式迈进,电视新闻编辑也已经由简单的组合型进入复杂的“创作”型时代。地方台的人力、物力、技术是无法和中央、省级等大台抗衡的。如何让地方台在纷繁的媒体大战中也有一席之地,提高地方台的收视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笔者认为,在新形势下的地方台新闻,更要注重画面的前期拍摄与后期制作,从而达到地方台新闻以“画”动人。  相似文献   

12.
近两年来,民生新闻是广播电视媒体的热门话题,从江苏电视台《南京零距离》开始,民生新闻专栏大行其道,仅就省会石家庄而言,电视媒体就有《今日资讯》、《报告观众》、《都市印象》、《直播生活》等多档电视专栏;广播节目里,河北电台经济频道的《百姓30分》是全国第一家广播民生新闻专栏,天津、河南等多家电台也陆续开设了类似栏目。地方台尤其是省级台把都把民生新闻作为落实“三贴近”、推进新闻改革的方向,民生新闻也以其独特的魅力刷新着收听率、收视率指标,成为地方台竞争的“新式武器”和创优、创收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3.
浙江日报今年1月24日推出“新闻时评”版,这在浙报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新闻时评”版的定位是:紧扣时代脉搏,围绕重大主题,发出主流声音,弘扬核心价值。“千帆竞发,这是一个多元多变的社会;百舸争流,这是一个观点纷纭的时代。越是真伪难辨,社会公众越希望获得真实权威的解读;越是众声喧哗,主流媒体越有责任发出鲜明的声音。带着这样的思考。怀着这样的使命,浙江日报时评版力求架起一座桥梁,在服务发展大局中凝党心,在引领社会思潮中聚民意。”共筑浙江梦,传递好声音,积聚正能量,主流媒体的舆论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独立见解、独到思考、独特视角,浙江日报新闻时评版正作出可喜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王瑶 《记者摇篮》2009,(6):61-61
目前,全国各地“民生新闻”如星火燎原,方兴未艾。特别是一些地方电视媒体开办的“民生新闻”节目已成为提高收视率的杀手锏。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地方台“民生新闻”中开始两种错误的认识:一种是“触及平民之事,忽略了对寻常百姓生活的全方位关照,背离了新闻服务受众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5.
媒体的社会功能与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水发炎”、“杨丽娟追星”、“纸馅包子”……这接二连三的新闻事件,虽然曾经赚足了眼球,但是过后却深深地拷问着当今媒体的社会责任,严重地摧毁着整个行业的信用。面对日益滋长的低俗之风、虚假之风,理性的思考和反思也逐渐泛开:面对新形势和新问题,媒体到底如何完成“社会守望者和环境监测者”的使命呢?  相似文献   

16.
一句话答疑     
谢顾问的话:近几个月来,收到不少通讯员的来信,提出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按照过去每期答两题的办法,恐难满足通讯员的要求,因此,本期采用“一句话答疑”的方式,回答只是点到为止,难免有不周之处,请朋友们谅解。△没有登稿就不是搞新闻的料吗?(徐良)──要经过继续拼搏之后才能下结论。△我搞报道快一年了为什么还不上路?(李毅)──只要你勇敢地迈出了双腿,上路只是早晚的事。△搞了两年报道,写作水平不见提高,我果然进入厂“疲劳期”吗?(张军有)──强者永无“疲劳期”,暂时的沉默是为更好的进击作准备。△好不容易…  相似文献   

17.
地方台紧贴生活一线,对众多新闻资源享有“近水楼台先得月”之优势,但何以未将这种优势化为精品生产的胜势呢?窃以为,主要原因在于地方台精品生产还存在诸多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新闻摄影“切入点”的选择──从拍摄《妈妈只生我一个》谈起郑维国新闻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是无数个瞬间的延续和联接。面对发展、变化的新闻事件,摄影者最好在什么时候去采访?从哪里下手拍摄照片?抓取哪些情节或细节?人们在摄影采访前和现场来访中作出种种判断,...  相似文献   

19.
郑阳 《记者摇篮》2005,(12):35-36
“新闻力量”是最近一个时期各种媒体中经常会出现的一个宣传语,尤其是媒体自我包装时就更加常用了。如:《新闻晨报》:新闻力量.优化生活;辽宁电视台《新北方》节目:致力民生,新闻力量,等等。那么,怎样理解“新闻力量”?  相似文献   

20.
“卖身救母”、“最牛钉子户”、“华南虎”、“反CNN”等等发端于网络的草根新闻,产生了预料之外的影响。从今年1月的雪灾到5月的地震灾难,大量与之相关的草根新闻也呈现在我们眼前。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正式提出网络是“第四媒体”,而扎根于网络的草根新闻,已在不知不觉中长大,越来越不容忽视。对于草根新闻,我们有太多的未知和疑问,比如,草根新闻究竟包含哪些形态?草根新闻为何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网络媒体的真正影响力是否主要来自草根新闻,而不在于对传统媒体新闻资源的整合?草根新闻是点击率至上P-57面对这一新生力量,监管者应如何对待?怎样才有利于其健康成长?是让草根新闻保持混沌自由,还是对其进行管理、约束和引导?在草根新闻不断崛起的情况下,传统新闻是否逐渐沦为草根新闻的跟班?草根新闻和传统新闻是共生共赢的关系,还是草根新闻会逐渐挤压并侵占传统新闻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