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表敬副词,就是表示尊敬、敬意的副词.自古以来,中国就是礼仪之邦.《礼记·中庸》所载"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就说明了这一点.在社会交际中,常常需要尊敬或谦恭的态度,这种态度的表达方式之一就是使用表敬副词.表敬副词来源于动词,在文言文中用得极为普遍,它常用在动词前,表示谦敬的态度.表谦敬的副词有如下一些:  相似文献   

2.
《论积贮疏》中“请卖爵子”的“请”字,在课本中没有注释。一些同志把它注为“表敬副词,难以译出”。我认为这种解法不当,提出不成熟的看法与读者商榷。“请”作表敬副词,一般用在动词前,表示一方对一方谦敬的请教或请求,如“颜渊曰:‘请问其目’……”(《论语·颜渊》)句中的“请”,是表示请教的表敬副词;  相似文献   

3.
谦敬语是表示谦逊或敬称对方的用语,它包括谦敬副词和表谦敬称谓的名词或形容词等。《礼记·曲礼》:“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表达“自卑”的用语即表谦语,表示“尊人”的用语即是表敬语。我们合称为谦敬语。谦敬语是我们古代汉语礼貌用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说话时。常常要用谦敬语来辅助表达语意。语肓是文化的符号.语言和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曾小燕 《现代语文》2013,(5):118-120
敬语是人们在言语交际活动中根据交际对象的不同以及与自己的关系,使用适当的表敬方式,向对方表示敬意,以使交际能够顺利进行的语言表达形式。中国古代社会使用敬语的意识很强,古代汉语有明晰的敬语系统。但是现代社会受政治变化的影响,敬语使用意识和现代汉语敬语系统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依据原型范畴理论给敬语下了"宽泛定义"和"严格定义"两种,将敬辞和谦辞视为敬语的典型成员,敬、谦辞和其他委婉语之间存在着部分重叠、交叉的地带命名为表敬礼貌用语,将其视为敬语的非典型成员。这样,按照宽泛定义,敬语包含敬辞、谦辞和表敬礼貌用语;按照严格定义,敬语包含敬辞、谦辞。  相似文献   

5.
"敬"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尤其是在宋明理学中成为心性修养的重要方法,考察其嬗变的历程有助于在坚实的历史根基上把握"敬"的思想,文章以先秦至宋明为探讨范围,通过对不同时期"敬"思想的考察和解读,从而厘清"敬"的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6.
古人称字一般用于同辈之间或晚辈对长辈的称呼,有表敬的含义。然而在实际使用中,尚存在为避讳而称字的现象,此时并无表敬的含义。称字最为特殊的用法为自称字、称晚辈字,通过对此类资料的考察分析可知,这种情况是因当事人为宣泄某种激烈的情绪而出现的,为称字表敬的反用。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礼仪之邦,几千年的文化积淀,留下了许多表谦敬意义的词语。中国文化历来以谦虚谨慎、贬己尊人作为传统美德,它也成为判断一个人礼貌与否的重要准则。它从属特定历史阶段的经济基础,具有时代特点,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继承性。所以有相当一部分敬谦词在当今的社交场合仍具有生命力。一些敬词和谦词广泛运用于称谓、  相似文献   

8.
尹鸿伟 《云南教育》2010,(19):22-24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次会议后的聚餐,云南省某市市长和市重点高中的校长同桌就座,中间不断有隔壁桌的人上来敬酒,许多人都意外地先敬校长后敬市长。尽管市长的随从不断提醒来人:"这位是市长。"来人答:"知道,我敬完了校长后就敬市长。"  相似文献   

9.
在日常生活中,交际双方对称呼语的选择不仅反映了交际参与者之间的“权势”与“等同”关系,而且也是“表敬准则”与“示近准则”竞争与互动的结果。称呼语序列在常态下顺应交际双方的“权势”与“等同”关系,是“表敬---示近”过程的正应用;而当称呼语序列违背了交际双方的“权势”与“等同”关系时,是称呼语“称呼转换”语用功能的体现,是“表敬---示近”过程的逆应用。  相似文献   

10.
高校作为一个生态环境,各方面的融洽度,无不体现在师生这两个主体人格的敬重上。孔子作为大教育家,把人视为教育目的,他看到了"敬人"、"敬己"双敬"的完美功效,理想教育的人格魅力。就我国高校的教育现状看,我们需要树立起"双敬"敬育观,即对学生和对教师自身都要体现人格化的敬重。这种"双敬",展现于同一教育过程中,忽略一方或者偏重一方都不能很好地建构良好的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11.
我没有朋友     
“找啊找啊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记得在幼儿园我们就唱着这歌找朋友,可是今天,一个14岁的男孩子却告诉我:“我没有朋友。”  相似文献   

12.
刘维民 《华章》2007,1(9):135-135
高校作为一个生态环境,各方面的融洽度,无不体现在师生这两个主体人格的敬重上.孔子作为大教育家,把人视为教育目的,他看到了"敬人"、"敬己""双敬"的完美功效,理想教育的人格魅力.就我国高校的教育现状看,我们需要树立起"双敬"敬育观,即对学生和对教师自身都要体现人格化的敬重.这种"双敬",展现于同一教育过程中,忽略一方或者偏重一方都不能很好地建构良好的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13.
上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朕"主要用于殷商、西周汉语中,可以指代任何说话人。殷商汉语中的"朕"只是一个普通的第一人称代词,没有谦敬等语用功能;西周汉语中的"朕"具有了表尊敬义的语用功能。语境在"朕"语用涵义的判断中具有重要作用。西周汉语中的"朕+称谓+名字"模式对战国汉语仍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城里孩子最聪明,小小年龄就知道1+1=2。妈妈经常教导孩子说:“不要害怕别人,别人打你你就不敢打他?他打你一下,你应该打他两下;他骂你一句,你应该骂他两句;他吃一个苹果,你应该吃一个拿一个,总之要比别人多一个才对,这就是2。”俺农村孩子比较笨,爷奶父母教导也似乎无方。邻居家老根的小孙子今年四岁,到村上学校教室窗户外听老师给学生上课,回到家里问老根:“爷爷,老师说1+1=2,你们小时候1+1等于几啊?”老根很认真地告诉孙子:“我们小时候1+1就等于2。做人也要这样: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谁打你一下…  相似文献   

15.
敬语是任何一个文明社会的语言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汉语中的敬词、谦词和日语中的敬词头、敬尾词、固有敬语动词、恭谨体是极富表现力的语言群落,中日敬语不仅传承了中日传统文化的精品要素,而且各自反映着当代语言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大学讲坛在文化育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安徽师范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特色品牌——"敬文讲坛",在弘扬敬文精神、培养学生学术思维、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等方面发挥重要的文化育人功能。"敬文讲坛"将加强宣传引导、推进讲坛品牌化建设、创新管理机制体制诸措施,来提升品牌讲坛的文化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7.
校园板报     
学生语言美小谈一、称代。用敬词称对方,用谦词称自己。与师长谈话应用现代常用的敬词,如“老师”、“先生”,或用代词“您”。现代口语中已没有表谦称的词了,但在书信中可自称“后学”、“学生”等。二、提出问题和要求,要求答疑和帮助时,除使用敬词谦称外,还必须使用表敬的动词、表谦敬的副词或词组,如“请求、请教、请关照”,或“谢谢、对不起、很抱歉”等。句式宜先假设,再提出要求,如:“××(敬称),如果您……,我想请教……,可以吗?”句意委婉、和顺,就能产生美感。  相似文献   

18.
<正>如今的正月十五,只要全家人聚在一起,就着电视里元宵晚会的BGM (背景音乐),吃上一顿象征着"团团圆圆"的汤圆,就算过了元宵节了。但回望千百年前,古人在这一天的仪式感可比我们要强得多。元宵节也称上元节,被古人视为新的一年正式开启之日。据传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而且让士族庶民都挂灯,以表虔诚。  相似文献   

19.
Making Friends     
找啊找啊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个不会喝酒的人 每每端起酒杯就已经大醉 此刻,我扬起高傲的头颅 敬给冬夜一杯温暖的星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