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发展,高校教材出版的市场规模也在逐步扩大.由于高校教材市场是目前国内教材出版中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一个领域,相对于中小学教材出版而言,高校教材出版受政策限制较少,因此,较多出版社部已涉足这一领域,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这种竞争,已经从教材出版放开初期的出版资格竞争过渡到新型教材的作者和产品质量的竞争,并进一步过渡到现阶段的营销和服务的竞争.换句话说,竞争已经从教材出版之前延伸到教材出版之后.那么,教材编辑如何做好教材出版之后的工作呢?笔者认为,教材编辑在一部教材出版之后应以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为出发点,把工作的着力点向内放,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李华 《编辑学刊》2004,(3):30-32
最近几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教材市场出现了空前的繁荣.这一迅速成长的市场不仅吸引了大学出版社,也吸引了许多社会出版社的介入.由此而来的是选题的大量重复、同一学科版本众多,有的公共课教材版本有几十种、上百种之多,连以往不被特别关注的分支课程,也出现了多个版本竞争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发展,高校教材出版的市场规模也在逐步扩大。由于高校教材市场是目前国内教材出版中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一个领域,相对于中小学教材出版而言,高校教材出版受政策限制较少,因此,较多出版社都已涉足这一领域,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这种竞争,已经从教材出版放开初期的出版资格竞争过渡到新型教材的作者和产品质量的竞争,并进一步过渡到现阶段的营销和服务的竞争。换句话说,竞争已经从教材出版之前延伸到教材出版之后。  相似文献   

4.
武齐 《现代出版》2007,(2):27-29
一、大学出版社所面临的出版生态困境分析 大学出版社服务于高校的教学科研,以出版大学教材和学术专著为主.众所周知,大学教材利益丰厚,市场稳定,引起了越来越多其他类型出版社的关注,他们纷纷介入大学教材出版竞争的行列.加上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和国家允许高等教育投资办学主体的多元化政策,都使得高校教材市场近几年空前繁荣起来.在大学教材市场,几百家出版社各显神通,推出了数万种教材,竞争十分激烈.  相似文献   

5.
赵佩娟 《新闻世界》2014,(4):229-231
近年来随着普通高校的扩招,大学教材的需求量日益增多,随之而来的是旧教材数量的增多,这些旧教材一般被直接当废纸卖掉或直接扔掉,极大的浪费了资源。一方面,学生愿意购买二手教材而无途径;另一方面,高校二手教材市场管理混乱、信息不畅通。本文以安徽大学为例,探讨高校二手教材市场空间,以及目前高校二手教材市场存在的问题,设想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6.
高校教材出版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发展,高校教材出版的市场规模也在逐步扩大。据相关资料统计,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在学人数总规模达2979万,整体规模居于世界第一。2008年,高等教育教材出版物达到  相似文献   

7.
皮胜 《出版视野》2004,(5):13-14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突飞猛进,各高校招生规模迅猛发展,教育作为一种产业,催生着一个巨大的教育消费市场。教材从出版到发行、流通,目前已成为出版社、经销商灸手可热的一块大蛋糕。尤其,在教材分销市场更是引发了空前的激烈竞争。全国80多家高校出版社图书代办站,作为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长期以来为高校教学科研作  相似文献   

8.
高校教材的出版营销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及专业结构设置的调整,高校教材的市场需求量急剧增加。各出版社要想在高校教材这块市场获取理想的市场份额,就得以满足读者对高校教材的需求为中心进行营销策划,制定科学合理的出版营销策略。下面分别谈谈高校教材的出版策略及营销策略。一、高校教材的出版策略  一种教材能否受到用户的欢迎,关键在于该教材的内容、质量是否符合用户的需求。为出版满足高校用户需求的教材,出版社应进行市场调研,根据市场需求进行选题策划,编写出版符合教学要求、定价合理的教材,并根据使用情况及时对教材进…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高校教材市场的繁荣,高校教材营销渠道迅速膨胀,渠道结构混乱、渠道价格折扣体系不完善、退货问题凸显、回款困难、客户管理不善等问题普遍存在。只有建立有序的渠道结构,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并及时维护渠道网络,对各个渠道进行精细化管理,才能真正发挥渠道在营销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李健 《出版参考》2010,(6):27-27
近十年来,随着法学教育的迅猛发展,法律教材市场日益繁荣,竞争空前激烈。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场上在售教材多达1800个品种。从市场走向上看,法律教材基本上可以分为高等教育教材和职业培训教材两大块,而二者在出版规模和市场容量潜力方面却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现状和特点。在高等教育教材出版领域,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等几家大学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法律出版社等利用所在学校的教研资源或学术资源整合优势,  相似文献   

11.
从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高校教材市场伴随着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20多年的发展变化,已由教材出版者的卖方市场彻底转入了高校教学需求组合多样化、个性化,而且国内外出版者竞争日趋激烈的买方市场,特别是一些公共课(公共外语、思想政治课等)大品种教材的竞争,已经达到白热化状态.高等教育出版社在迎接这场教材出版的挑战中开拓创新,提出了"一条主线的业务模式",确定了向高校提供"整体化教学解决方案"的出版策略,并开始了教材营销观念的转变,制定了适应教学需求而研发,差异化优势出版,持续的教学资源提供,及时到位的全程教学服务四大业务内容,构成了高教社现代教材营销理念的主体.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逐渐扩大,高校教材在图书市场的份额也随之增加,高校教材的编发工作越来越受到出版社的重视.由此引发的选题策划重复、竞争手段不规范、竞争环境失衡等现象,给大学出版社的高校教材推广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校扩招,国内高校教材市场在经历了短暂的风光之后,迅速跌入恶性竞争的困局,折扣越来越低,非正常开销越来越大,利润越摊越薄,盗版越来越猖獗……许多出版社陷入了无休止的价格战、回扣战之中,被拖得精疲力竭。可以说,高校教材的推广发行,已经到了瓶颈阶段。这种局面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对高校教材出版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大学出版社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为应对这些变化,各大学社不约而同地将发展高校教材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大学教材市场,几百家出版社推出了数万种教材,仅以《数学分析》类的教材为例,国内就有百种以上,竞争十分激烈。本文仅就目前高校教材的出版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我们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随着图书市场的变化、图书出版业的改革以及教育政策因素的影响,高校教材的营销模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其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因此,高等院校、出版社图书代办站、大学出版社、教材经销商应当采取有效的疏通策略,以便促进高校教材营销模式的完善,保证营销市场的和谐。  相似文献   

16.
杨捷 《中国编辑》2005,(4):62-64
近年来,“洋教材”纷纷抢滩我国高校教材市场,已经对我国不少出版社(特别是大学出版社)的教材开发产生了较大的冲击。随着教材市场格局的变化,作为出版人,应敏锐地在这些变化当中寻求生存的战略,其中,编辑思路的创新至关重要.当然,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客观地认识“洋教材”和本土教材,以及二者之间的差别。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专业数量的不断增加,学业市场广阔,高校教材市场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教材为出版业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支撑着出版业的半壁江山.大学出版社当仁不让地成为教材出版的主力军,同时,也吸引了许多社会出版社的介入,包括做过教材的和没有做过教材的都加入了教材的出版行列.  相似文献   

18.
一种教材的成功,其关键环节就是做好教材的营销。伴随着高校教材市场化,各高等农业院校在教育部颁布的相关文件精神指导下及时对教材建设与供应作出了较大的改革与调整,使得大量的大小经济实体诸如民营、个体书店或是图书公司,甚至是其他出版社的分社或发行部纷纷参与进来。尤其是"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高校入学人数急剧增长,其对教材的需求也不断攀升。高校教材的庞大市场,吸引了众多教材出版及经销商的目光。随着民营教材经销商的崛起,  相似文献   

19.
从人才培养看我国高校教材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教材的编写、出版已不利于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加强高校教材建设,注重教材编写的启发性,加强教材的立体化开发和教学资源包的提供是解决当前教材出版对人才培养的局限性、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20.
杨军 《现代出版》2007,(3):45-47
近年来,随着高校教材图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高校出版社的教材出版进入了难得的"黄金时代",高校教材已经成为各出版社"兵家必争之地".目前各出版社都不同程度通过自身产品结构的调整以及教材市场的变化,加强教材营销渠道的服务和建设.虽然教材出版成本比较高、程序复杂、服务要求高、推介难度大,然而一旦被采用就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销售业绩,而且后期的维护成本和精力投入也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