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儿园注重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就要努力为幼儿创设交往的环境和机会,教给幼儿人际交往的技能,并且关注交往中幼儿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2.
如何在游戏中培养中班幼儿的交往能力呢?1、创设良好的交往环境。幼儿的交往能力是在交往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教师应积极地为幼儿创设丰富的交往环境。2、适时指导,放手让幼儿进行交往活动,培养交往能力。3、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不断提高幼儿的交往质量。  相似文献   

3.
孙临美 《科教文汇》2008,(18):44-45
本文通过对在园幼儿(3、4岁-6、7岁)采用情境故事法来获得幼儿与同伴交往所采用的不同策略,研究表明:不同阶段幼儿同伴交往策略呈显著差异,不同性别的幼儿交往策略无显著差异;随着年龄的增加,运用交换与协商等合适的交往策略的幼儿占多数:但教师与家长仍需重视指导那些常采用等待、回避、冲突等不当交往策略的幼儿。  相似文献   

4.
指南提到促进幼儿交往能力发展需要为幼儿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因而从幼儿园教育目标出发,研究影响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因素,提出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5.
社会性行为是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对他人或某一事件表现出的态度、言语和行为反应。它在交往中产生,并指向交往中的另一方。人们通过社会性行为来实现与他人的相互交往。幼儿期是社会性行为发展的关键,幼儿的社会性是在交往和游戏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会使幼儿受益终身,而培养幼儿的社会性行为是教师和家长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教师要了解幼儿告状的原因与特点,正确认识、看待幼儿的告状行为,科学引导与教育幼儿,使幼儿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交往,学会解决矛盾,从而提高交往的技能与水平。  相似文献   

7.
家庭是幼儿与外界交往的最初场所,幼儿早期经验的获得来自子家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与同伴交往同时家庭影响着幼儿的同伴关系。为此,本文论述家庭对幼儿同伴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良好的合作与交往能力成为人才必备的重要素质之一。幼儿期是培养幼儿初步交往能力的重要时期。家庭"伙伴式"交往活动模式,不仅为幼儿拓宽了交往的空间、提供了交往的环境、创造了交往的机会,更为帮助幼儿提高交往的技能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永明 《科教文汇》2014,(17):206-207
同伴关系是人际交往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幼儿社会化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良好同伴交往能力可以促进幼儿获得良好个性发展。本文通过调查分析,获得农村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的特点,据此提出通过活动发展幼儿良好的同伴交往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韦新 《百科知识》2023,(6):84-86
<正>同伴是幼儿在进入幼儿园后最重要、最频繁的接触者,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孩子身心健康与社会性发展。但笔者发现在幼儿园里,总有一些幼儿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被排斥、被拒绝。如果不对被拒绝幼儿进行正确引导,会使其在与同伴交往时经常被拒绝,长此以往,对其心理健康及社会性发展产生消极影响。所以,研究被拒绝幼儿同伴交往的实际状况、为什么同伴会对受欢迎幼儿和被拒绝幼儿表现出不同的态度等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幼儿期是幼儿掌握语言的关键期,教师应善用多种方法,快速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激发幼儿的语言兴趣;采用多种游戏方法,刺激幼儿的语言行为;提供与人交往的机会,提高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12.
幼儿同伴冲突是幼儿交往中的一种社会互动形式,在幼儿的交往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幼儿冲突的良好解决有助于幼儿冲突交往能力的提高。然而,由于幼儿的思维还处在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认知水平很低,同时缺乏生活经验,于是需要在幼儿园教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教师合理有效地应对幼儿冲突,将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本研究通过观察和收集资料,对幼儿冲突的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研究了当前教师应对幼儿冲突的经验,发现其中的有效措施和不足之处。针对研究者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使得教师能够积极合理地应对幼儿冲突,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们从观察入手,以建构游戏为例,以点带面,发现大班幼儿合作交往的具体表现,梳理归纳幼儿在游戏中合作行为和交往方式的特点,并寻找合作交往的有效策略,从而让建构游戏成为一个动态性的游戏活动,无形中提高了幼儿合作和交往能力,达到幼儿的个性和谐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培养交往能力是发展幼儿社会性的一个基本途径,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利用音乐活动来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让他们在音乐活动中学习与同伴友好的交往,尝试大胆的交往,能够积极的交往。  相似文献   

15.
幼儿期是培养儿童同伴关系的最佳时期,良好的同伴关系对于儿童间形成相互协助意识及其人生发展都有很大帮助。本文试图对通辽市A幼儿园中班幼儿同伴关系现状调查,呈现中班幼儿同伴关系的脉络特点,找出中班幼儿同伴交往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影响幼儿同伴交往的各种因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幼儿在幼儿园进行各种活动交往时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矛盾,教师的介入是能很快解决问题,但会对幼儿造成依赖的心理,使幼儿独立自主的能力得不到有效地锻炼。针对班上常出现"告状""打报告"的现象,教师可以尝试从小班开始一直到大班让幼儿自己解决交往中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同伴关系在儿童青少年的发展中和社会适应中具有成人无法取代的独特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早期的同伴关系不良将导致儿童青少年短期或长期的社会适应困难。有效提高幼儿同伴关系中混龄交往的互动性,有利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做好幼儿同伴交往中混龄交往的研究,从而进一步扩大混龄交往范围,并充分发挥混龄交往的优势,为幼儿建立良好的早期同伴关系,也为儿童青少年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心理健康是幼儿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水平,对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预防各种心理疾病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阐述了交往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意义,以及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教育问题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幼儿教育是一种基于义务教育之前的学前教育。传统的幼儿交往往往是获取知识为主,很多学者以及家长也普遍认为获取足够的知识才是教育的意义,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学习者能否成功的关键,而体育教育也自然而然的排挤在外。殊不知体育教育对幼儿的身体以及心灵的成长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合作行为和交往能力是幼儿在频繁的接触和互动中建立起来的,在建构游戏中,正好给了幼儿有利的平台。大班幼儿会围绕建构的主题、材料的使用、建构的技巧等展开讨论,从而使其的交往互动更为紧密,合作行为也更加频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