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稼轩词多样性与独特性风格的形成,从全新的视角-读者的接受角度进行解读,得出结论:通过语言、修辞、典故等暗示手法的运用,导致伤口浑然融彻的意境、读者多层次的审美感应多义性的美感体验。这是造成稼轩词风独具魅力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2.
稼轩词、迦陵词是继东坡词之后,豪放词的两座高峰.迦陵词主要受稼轩词影响,稼轩词、迦陵词有许多共同之处又各有特点.稼轩词孕育出迦陵词,这是辛稼轩在中国词史上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在稼轩之后的词史中,几乎无人不笼罩于“稼轩风”的“晕圈效应”之中。陈维崧的词作数量在整个词史上不仅度越稼轩而且空前绝后,在有清词坛上,首先吹响了“稼轩风”的第一声号角,揭开了令人瞩目的“清词中兴”的历史篇章,从词风、技法和择调诸方面对陈维崧对辛稼轩都有所接受。  相似文献   

4.
梁启超对稼轩词“好之尤笃”的首要原因在于他对辛弃疾人格的认同和景仰,在于两人的性情与襟抱相近。稼轩词研究不仅是他词学研究的重中之重,而且成为他建构自己词学思想的有力佐证。他对稼轩词的研究是一种认同式的接受,这既宜于较为客观地把握稼轩词的本色特性,也易于走向一种穿凿比附、难以周全的解读误区。  相似文献   

5.
论稼轩诗     
他人之词,也许是“诗余”;稼轩之诗,却是“词余”。平心而论,无论数量或质量,稼轩之诗远逊于其词。与词比较,稼轩诗似乎少一点纵横的英雄气,多一份哲理与平和,分明打上宋诗重思辩重理趣的烙印。然而,与稼轩词一样,稼轩之诗,也是其理想追求与严峻现实之间矛盾冲突的产物。梁启超评陆游诗云:“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赖聊以诗呜。”(《读陆放翁集》)稼轩之诗,亦当作如是观。只有这样才能把握稼轩诗的精髓与神韵。  相似文献   

6.
稼轩资书以为词,笔走龙蛇,纵横挥洒,历来论家对其见仁见智,多有评说。本文认为,稼轩词多用典故,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极大地拓宽了词的题材和表现疆域。在风格方面,稼轩词豪情激荡而又富于含蓄不尽的曲折风味,刚柔兼济,豪雄不废婉丽。就词体而言,继东坡之后,稼轩全力为词,惨淡经营,以自己的创作实际进一步促成了词体的雅化,有力地推尊词体。  相似文献   

7.
李艳 《上饶师专学报》1991,11(1):12-16,21
《稼轩词》与《离骚》都悲壮、沉郁,气象万千;豪迈奔放,境界恢扩,都有吞吐八荒,笼盖一切之气概。都反映社会政治抗争,抒发人民群众的忧愤。《稼轩词》与《离骚》对中国诗歌发展都有重大贡献。《稼轩词》有意仿《离骚》;它常常称赞《离骚》,又每化用、挪用《离骚》语句,并大量以美人香草喻正人君子,以丑恶物事喻阴险小人。决不能说没有《离骚》就没有《稼轩词》。屈、辛二氏的身世、理想、遭际、才情、质性诸方面都酷肖,《稼轩词》之似《离骚》,既非刻意学习所致.亦非偶然现象,而是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8.
辛稼轩之后的词史中,刘须溪的词作篇目在宋人中仅次于辛稼轩,成为宋末辛派词人的“光辉的殿军”。以须溪“文本”为基点,从须溪词的比兴象征与须溪以文为词的特征两方面对须溪从词体和词体精神两方面接受辛稼轩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稼轩词中所显出之道德价值,正由其自身对道德问题之相应。故稼轩对待朱熹与陆九渊,乃能了然二人之治学差异,且于其词中自然流露其对二人学养、感情之不同态度。本即从稼轩词中分析此种差异与不同。  相似文献   

10.
金代后期,部分稼轩词作通过非公开途径传回北国,被元好问推举为北方词坛的新高标。元好问侧重继承稼轩以诗为词、借词留连光景、感慨时事等取向,于稼轩抗金报国情怀不予置评,于稼轩豪放词风亦少有继承。此后,白朴得遗山衣钵,耶律铸侧重借鉴稼轩词咏物、留连光景,失之片面,至王恽始能大力表彰其忠义大节,北方才有了完整意义上的稼轩词。  相似文献   

11.
读稼轩词,词中“气吞万里如虎”、“看试手、补天裂”、“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袖里珍奇光五色,它年要补天西北”之句,《水龙吟,寿韩南涧尚书》、《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之章,使我们不能不为稼轩词慷慨激昂的情怀,雄壮豪放的风格而击节赞赏,故自宋以来,人皆视稼轩词为豪放。但是,豪放并不是稼轩词的全部。稼轩词是多姿多彩的。除豪放外,还有委婉清丽者、纤绵密者、诙谐幽默者,故从诗歌审美来看,豪放仅为稼轩词审美内涵的一部分,将稼轩词仅视之为豪放,未能充分发掘稼轩词  相似文献   

12.
历代词人次韵辛弃疾词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全宋词》、《全金元词》、《全明词》、《全清词》(顺康卷)等历代词总集的检索与统计,我们获取了从南宋中后期至清康熙朝约500多年间历代词人次韵追和稼轩词的作品数据,共计有135位词人创作出384首次韵词,涉及稼轩词凡50调共103首作品。宋代以15人28首作品,拉开了次韵稼轩词的绚丽序幕;在金元只有1人2首次韵词的低潮之后,明代则以31人97首的数量将次韵稼轩词的创作推上个一个小高潮;清代顺、康两朝更是蔚为壮观,共有88人创作次韵稼轩词凡257首。通过对历代词人次韵稼轩词的定量分析,我们不仅对稼轩词的名篇杰作在历代的传播接受情况获得了一个新视角的体认,而且也得以进一步确证了辛稼轩在词学发展史上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及其不朽地位。  相似文献   

13.
辛弃疾登上词坛以后,雄踞于词坛峰巅,南宋诸词家多笼罩于“稼轩风”的晕圈效应中,陈亮作为稼轩的好友及志同道合的同志,也以表达“经济之怀”的词作,与稼轩声气相求,陈亮对稼轩词多有接受,表现在题材、风格、语言等多个方面都受到稼轩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稼轩词中的梦词有78首,约占稼轩词总数的12.4%;从内容看感叹人生如梦、无奈归隐的梦词有37首,占总梦词的近50%。深入解读稼轩梦词,有助于了解词人从儒家积极入世思想转变为佛道归隐思想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辛弃疾登上词坛以后,雄踞于词坛峰颠,南宋诸词家多笼罩于“稼轩风”的晕圈效应中,陈亮作为稼轩的好友及志同道畲的同志,也以表达“经济之怀”的词作,与稼轩声气相求,陈亮对稼轩词多有接受,表现在题材、风格、语言等多个方面都受到稼轩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作为豪放派词人的杰出代表,辛弃疾和他的稼轩词在宋词发展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稼轩词题材广阔,风格多样,“横绝六合,扫空万古”,代表了宋词的最高成就。它熔豪放与婉约于一炉,形成了以豪放为基调,而不失温婉的独特风格。我们认为,“悲壮沉郁,含蓄蕴藉”是对其艺术风格和艺术特色的极好概括。本文将从稼轩词“以气为词”、“以文为词”、“以故典为词”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稼轩饮酒史的分段,研究稼轩饮酒心态及词风变化;豪饮期(两湖、江淮时)多宴饮词,词风豪爽峻健;狂饮期(带湖、七闽时)多与官宦乡绅饮,词风沉郁悲壮,或独酌,词风悲凉清丽,与山民村夫饮,词风清新自然;矛盾期(瓢泉时),理性词与形象词各有所长,微醺期(两浙,铅山时),词风恬淡平和。  相似文献   

18.
用词表现农村题材是辛稼轩在词史上的贡献之一。本文旨在说明稼轩农村词在描绘农村生活的表象之外,还倾诉了自己深沉的忧愤,展现了自己对理想的幢憬,并试图表明稼轩爱国思想在各阶段的一致性和强烈性,以及他在农村题材抒写中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9.
辛稼轩的爱国词在当时就对爱国志士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而到了清代,尤其是到了晚清时期,稼轩风又再次鼓扬起来,为中国的爱国词增添了绚丽多彩的光辉一笔。  相似文献   

20.
辛稼轩的词作中包含了大量的山水意象,稼轩词中主要有“东山”、“南山”和“青山”三种山意象,“东山”象征作者收复山河的志向,“南山”象征作者隐居生活的苦闷,“青山”是作者精神上的挚友.稼轩词中的水意象是作者情感意志与作者历史观融合的产物.分析稼轩词中的山水意象,有助于研究稼轩词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