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医药生物领域的专利申请人合理利用优先权的方式,并引发专利审查中对判断优先权是否成立的思考;通过实例分析总结了可利用优先权制度克服首次申请中的某些缺陷,并完善在后申请的情况;可利用优先权制度对在先申请中的明显失误进行补救,进一步完善技术方案,或对在先申请的数据进行补强;尝试合理利用优先权制度能够充分保护申请人的利益,争取权利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问:本国优先权有什么作用?答:本国优先权与外国优先权一样,可以为申请人带来如下便利。(1)在符合单一性要求的条件下,申请人可以通过要求本国优先权,将若干在先申请合并到一份在后申请中,从而减少以后需要缴纳的专利年费,达到节约开支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近来的代理实务中,遇到了一个典型的案例。申请人是某美国公司,其主张利用美国的在先的"实用专利"(utility patent)申请作为中国外观设计优先权的基础。在审查过程中,审查员发现作为优先权基础的美国申请的类别是"实用专利",据此认为,在先申请与在后的申请并非同一主题,故发出"视为未要求外国优先权通知书"。  相似文献   

4.
2000年欧洲专利公约进行了一次较大的修订,其中涉及很多程序性条款,包括降低确定申请日的条件要求、放宽专利申请文本语言要求、设置超期优先权恢复制度等。本文通过对比相关条款修订前后的具体规定,介绍此次欧洲专利公约的修订情况,进而分析修订对我国申请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方便专利申请人申请专利,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和绝大多数国家专利法部建立了优先权制度.我国专利法也不例外.本文拟对此略作介绍。外国优先权制度外国优先权是指申请人在外国首次提出有效的专利申请后,在一定期限就同一主题向我国提出专利申请,可以要求享有其在先申请的优先权,即以其第一次在外国提出申请的日期作为申请日。外国优先权又称国际优先权。外国优先权导致了申请日的提前,是对申请人的一种优惠待遇。我国专利法第29条规定:申请人自发明或实用新型在外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12个月内,或者外观设计在外国第一次提…  相似文献   

6.
一、优先权的意义优先权原则起源於《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目的是便利申请人在不同国家申请专利和商标。优先权原则是指:申请人在巴黎公约成员国首次提出申请後的一定期限内,再向其他成员国提出同一主题的申请时,能以首次申请的申请日作为在後申请的申请日(称之为优先权日)。外国优先权确立的基础在於绝大多数国家对专利的授予均采用先申请原则,即法律推定最先提出申请的人为最早完成发明创造的人,对於同样内容的发明创造,只授权给最先提出申请的人。优先权的法律意义在於“将优先权日视为申请日”,所享有的是在先申请文件的公开内容的优先权,而不是在先申请所请求的保护范围的优先权。  相似文献   

7.
在专利制度方面,中国、美国、欧洲存在差异,因此,在依据《专利合作条约》和《巴黎公约》向这些国家或地区申请发明专利时,需要考虑这些国家或地区对于时差、客体、功能性特征、超范围以及优先权的不同规定,使撰写的申请文件尽可能满足这些国家或地区的要求,从而最大限度地维护申请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8.
首先,由于美国是巴黎公约成员国,同时也是PCT成员国,因此,申请人既可以通过巴黎公约途径提交美国申请,要求享有在先申请的优先权,也可以通过提交PCT国际申请进入美国国家阶段;其次,美国专利法中规定的专利申请类型较多,  相似文献   

9.
优先权制度的利用已由最初的方便申请人向另外的缔约国提出申请,演变成了有助于申请人于一定期限内进行专利完善、改进、价值评估并合并申请,以降低专利维持成本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但是,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在优先权的提出时存在投机性,在审查中又存在一定程度的主观随意性。本文基于实用新型优先权审查的原则,探讨了"主题明显不相关"的审查标准,并对优先权在实用新型专利保护中的法律效力进行了探析,对实用新型优先权要求是否正确进行了思考和建议,为申请人今后合理要求优先权给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发明与创新》今年第2期对选择发明的概念、专利性判断和保护实施的问题作了一个粗略的探讨,为了进一步阐述有关选择发明的专利性,实施时是否会侵犯他人专利权,以及此时选择发明与基本专利的关系等问题,以下结合一件在先申请的美国专利(以下简称对比专利),和另一件在后申请的中国发明专利(以下简称本专利),就以上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一、案例简介本专利的名称为“烷烃临氢异构化超强酸催化剂”,申请日为1992年3月23日,于1995年6月14日被授权公告,专利号为:92101682.4。该专利的授权专利要求如下:1、一种烷烃临氢异构化催化剂,组成如下:(1)M…  相似文献   

11.
1973年10月5日,16个欧洲国家在慕尼黑签订旨在加强欧洲国家间发明保护合作的《欧洲专利公约》(European Patent Convention,EPC),允许根据申请人的要求将欧洲专利的保护扩展到所有缔约方,并根据该公约成立欧洲专利公约组织。1977年10月7日,《欧  相似文献   

12.
申请人在我国递交的PCT申请中,很大一部分比例的PCT申请要求了在先申请的优先权。很多申请人将PCT申请文件在申请前仅对在先的国内申请文件作简单修改,一般为形式问题的修改等。但是也有一些由于在先申请撰写质量较差,导致保护范围过小,从而在提交PCT申请文件时对在先申请做出了较大的修改。  相似文献   

13.
优先权原则作为巴黎公约的三大原则之一是所有巴黎公约成员国所必须接受的,但是巴黎公约的优先权原则主要是针对在不同国家递交专利申请而设立的,也就是说主要是为了外国申请人的利益而设立的,因此,为了使得本国申请人也能够享有与外国申请人同样的甚至是更优的利益,许多国家在制定本国法时设立了本国优先权制度。日本作为建立专利制度较早的国家之一,其专利法中同样设立了本国优先权制度,并且在实践中对于本国优先权制度的利用也积累了大量经验。为此,本文将从日本本国优先权制度的基本内涵、形式要求、实体判断标准以及PCT相关规定等方面作一个介绍,并对日本与我国审查指南中关于优先权规定的主要区别作简单分析,希望能够给我国专利申请人以及相关工作人员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优先权制度源于1883年问世的《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为什么巴黎公约要规定优先权制度,它的设立初衷是什么?优先权的作用有哪些?优先权制度与先申请原则是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专利审查高速路(PPH)是一种各参与国专利局之间的工作共享机制。在PPH中,如果在先申请在首次申请受理局或在先审查局被确定为有授权前景,则可以请求后续申请受理局或在后审查局加快审查后续申请。本文通过比较美国专利商标局的Track1制度、日本特许厅的JP-First制度以及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出台的优先审查制度,分析了PPH申请得以在后续申请受理局或在后审查局优先审查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16.
优先权制度源于1883年问世的《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为什么《巴黎公约》要规定优先权制度,它的设立初衷是什么?优先权的作用有哪些?优先权制度与专利制度的基石——先申请原则是什么关系?对这些问题,在我国专利制度实施二十多年后,  相似文献   

17.
PCT问答(三)     
《中国发明与专利》2012,(3):125-125
Q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进行专利审查有何好处?A 1.申请人可以比非PCT途径申请多出至少18个月的时间考虑是否以及在哪里寻求外国专利保护;2.申请人可以根据国际检索报告和书面意见对其发明的专利性作出评估,考虑是否要求国际初步审查;3.申请人可以在国际初步审查阶段对发明作出全面的修改,使其申请符合各国专利局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高凤鸣 《世界发明》2002,25(9):34-35
考虑到专利保护的地域性,当申请人在外国提出专利申请后,如果要在中国提出专利申请,可以依据有关规定,以在国外提出的在先申请为基础,要求外国优先权。专利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规定, “申请人自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外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十二个月内,或者自外观设计在外国第一次提出专  相似文献   

19.
一、什么是专利申请优先权 所谓"优先权"是指申请人在一个缔约国第一次提出申请后,可以在一定期限内就同一主题向其他缔约国申请保护,其在后申请在某些方面被视为是在第一次申请的申请日提出的.换句话说,申请人提出的在后申请与其他人在其第一次申请的申请日之后就同一主题所提出的申请相比,享有优先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相比于通过《巴黎公约》途径,中国申请人通过PCT途径提交专利国际申请可以获得多方面的好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