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文章对高职装潢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目前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高职装潢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从课程安排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就业能力的基本结构为基础,对高校课程的诸多结构性要素对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展开问卷调查.研究发现:毕业生对本科各类课程的总体满意度不佳,且存在专业差异;专业教育课程无法满足毕业生实际工作需求;各类课程对毕业生就业能力的促进浮于表面;毕业生胜任工作能力与市场所需能力差异巨大.基于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提出大学课程结构性调整的策略:增设通识课程;重点建设与更新专业基础课程;调整实践课程与素质课程比例及类别,实践课程需分阶段实施;吸纳行业精英参与课程设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的汇总,概括出了体育专科毕业生就业特点,探讨更新毕业生家长就业观念等毕业生就业工作方法,分析学制和专业单一等问题,提出加快专业建设,调整课程设置,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等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张学英  李薇 《职教论坛》2012,(27):62-65
目前,多数学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置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为例,在分析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以及课程设置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原则,并从专业理论课强调任务驱动、校内实践课程进行仿真任务模拟、社会实践课程落实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专业选修课程力求多元化四个角度总结了课程设置改革的重点方向,以提升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5.
张晖 《教育与职业》2007,(35):182-183
文章对2004年至2007年河北省高校体育院系本专科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分析后认为,河北省高校体育院系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有压力和危机,其原因在于高校体育院系的培养目标、专业结构、课程设置已不适合当今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要,以及体育专业毕业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偏低,不能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进而提出调整培养目标、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加强择业观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等对策。  相似文献   

6.
招生、教学、就业是人才培养过程中三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键性环节,我校毕业生就业情况令人喜忧参半。影响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教学因素有:专业设置缺乏职业定向性;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教师缺少"双师型"。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源头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改革课程与教学模式;改革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而社会提供的"理想"岗位又有限,导致高师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在新的就业形势与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下,分析和研究高师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当前高师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高等师范院校专业结构、课程设置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商务英语专业应市场需要而生,经过几年的在本科与中职之间的定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的探索、研究与改革,我国的商务英语专业最紧张的革新基本上已经尘埃落定。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究竟如何,通过调查问卷,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通过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与职业成长情况的分析,对商务英语专业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在作好学生就业教育的同时,还应该关注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开展调研活动,进行数据分析,为院校专业设置、课程定位、教学改革、以及教育教学活动的安排提供参考,以促进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2010-2014年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毕业生就业趋势与所毕业院校的课程设置进行调查,并对用人单位负责人进行访谈,结果显示:毕业生的就业趋向于"自主创业"与"企事业单位",大多数毕业生对现阶段工作不满意,表明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问题。分析发现,如果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一致,学生对工作的满意度高;如不一致,则满意度低;跨专业学生和本专业学生相比,对工作的满意度高,但是用人单位对跨专业学生的满意度低;就业去向为"继续深造"的毕业生,就业满意度最高。2006年至今,课程设置的类型没有明显变化,依然将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课和选修课。体育院校与师范院校之间课程总学分设置差异不显著,但部分体育类院校选修课所占比重要明显高于师范类院校,各校在科研及统计学方面课程设置比例较低。分析发现,体育教育训练学毕业生就业趋势、社会需求与培养单位的培养目标存在冲突,就业趋势、岗位技能与课程设置之间存在冲突,跨专业学生的能力特征与课程设置之间存在冲突。针对这些冲突,提出契合路向为:对培养目标进行有效调整,由以前的为高校培养教学、训练和科研人才转向中小学以及社会需要的综合人才;增大选修课程比重,实行跨学科选修课程;课程设置上注重提升学生教学能力,并强化考核效度;培养单位要注重导师队伍建设,加大对学生的指导力度。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高职教育迅速发展,作为医学高职院校开办医疗保险实务专业有其先天优势,但人才培养实践过程却困难重重。为促进专业发展和医疗保险实务专业人才培养,需对医疗保险职业教育现状及专业发展困境等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医学高职医疗保险实务专业的就业岗位群进行了调研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岗位群的课程体系设置思路,为高职院校该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科学有效的就业指导是帮助医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手段.开设就业指导课是进行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本文结合对广西医科院校2003级学生开设就业指导课的调查,审视和思考在课程改革的原始、课程重要性、课程内容的取舍、课程设置的时间、课程形式以及师资队伍等方面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对适应就业形势和满足大学生就业需求,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民族高职金融保险专业设置的保险技术课程很少,高职学生迫切需要的保险实践课程不多,毕业生就业渠道较窄,影响深造和就业.金融保险专业水准的提高关键在于深化多学科的应用,设置民族地区所需的专业方向,加强学生实训指导,突破保险系统就业的局限,实现专业改革与发展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
医用物理学属于一门交叉学科,对高校专业课程来说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对于我国现代化医学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能显著提高医学生的科学素养及专业水平.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了新形势下医用物理学教学模式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高职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实践中,通过进行系统的课程思政建设顶层设计,建设体现医学专业特色的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构建基于资源库的"分层、分类、分阶段"的课程思政教育模式,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堂、示范课程和示范专业,提高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等途径,构建"一体化、系统化"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提高课程思政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6.
医学专业教育现状与人才培养需求对接中的问题推动了专业课程思政改革。以“诊断学”课程思政改革为例,分析了课程思政改革的原因,明确了育人目标。基于三全育人理念提出“强化教师团队课程思政意识是前提、重视课程思政资源建设为基础、创设多元化隐性育人课程教学过程做平台”的“三课育人”模式教学改革,将三全育人理念指导下的临床医学课程思政实践落脚点定位为注重知与行、师与生、教与学三种关系的平衡与处理,为医学院校课程思政体系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模式。  相似文献   

17.
“行业会计”课程理论上可纳入高职会计专业13门核心课之一,它在帮助学生拓展专业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培养工作能力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据调查,极少数高职院校开设该门课。通过对该门课程的内容分析以及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需求的调查结果,认为该门课的开设有利于缩短学生与各行业就业岗位的距离。同时,鉴于“行业会计”课程的特征及其在整个会计课程体系框架中与其他会计专、渺幸修课程的关系.廊特别注意该门课狸柏勘堂青津  相似文献   

18.
构建基于就业导向的小教本科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目的在于使专业理论知识积累更加深厚,教育教学技能更加娴熟,并增强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通过分析小教本科专业特点及办学现状,提出基于就业导向的小教本科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包括:小学教师基本职业训练课程,就业指导课程,社会实践课程,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课程,综合科研训练课程。  相似文献   

19.
分析学术型医学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树立正确的培养理念、完善技术类课程设置和相关配套体系,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探索建立适应学术型医学研究生培养的科学、有效课程体系,提高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基于“就业导向”的职教课程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导向"职教课程观是以"能力本位"为中心、促进学生充分就业为目标的当代最新职教课程理念。本文从思想基础、运作机制、课程模式三方面论述其基本概念,又详细分了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育过程、考核评价四个基本要素,全面评述其结构。最后强调实施"就业导向"职教课程必须与行业企业需求、学生就业生涯、职业资格证书、生产岗位规范充分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