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日益进步,人的心理问题却越来越多。学生也不例外,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严重,"心理孤儿"现象就是其中之一,它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分析"心理孤儿"现象产生的因素,寻找消除这种现象的策略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将分析"心理孤儿"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消除这种现象的对策,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社会日益进步,人的心理问题却越来越多。学生也不例外,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严重,"心理孤儿"现象就是其中之一,它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分析"心理孤儿"现象产生的因素,寻找消除这种现象的策略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将分析"心理孤儿"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消除这种现象的对策,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朱俊婉 《考试周刊》2008,(47):191-192
本文尝试分析离异家庭中"心理孤儿"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寻找改变这种现象的策略,以利于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心理孤儿"是相对社会学意义上的孤儿而言的,是指学龄阶段的儿童、青少年在心理上表现出的自我封闭,游离于集体氛围之外,家庭亲子关系冷漠,怯于交往、难以融入社会生活的特征。农村高中生生活在贫瘠的地区之  相似文献   

5.
"心理孤儿"是相对社会学意义上的孤儿而言的,是指学龄阶段的儿童、青少年在心理上表现出的自我封闭,游离于集体氛围之外,家庭亲子关系冷漠,怯于交往、难以融入社会生活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赵晶  于敏章 《教师》2020,(5):94-95
中职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学习群体,"心理孤儿"问题在这一群体中较为普遍。文章从武汉市旅游学校中职生的"心理孤儿"问题表现着手,从家庭与学校两个方面探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而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措施。消弭中职生的"心理孤儿"问题,一方面需要增进家庭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另一方面学校需要加强心理教育,引导学生"自我实现",发挥学生特长,围绕班级荣誉凝聚学生向心力。  相似文献   

7.
科技发展在促使物理距离缩短的同时,也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致使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几率和时间越来越少,特别是心灵沟通日益缺乏,因此患心理疾病的比率有增无减。特别是农村中学生产生"心理孤儿"的现象越来越多。"心理孤儿"主要表现为心理上自我封闭,游离于集  相似文献   

8.
特殊教育学校"心理孤儿"的现象不占少数,本文试从一个听障生所表现出来的特殊行为表现来分析该生所存在的"心理孤儿"现象,并进行案例分析及寻找对策。  相似文献   

9.
杨柳 《中小学电教》2008,(10):128-128
<正>以政府行为收养"无生活来源"的孤儿,加强教育,培养一技之长,培养独立生活能力,是孤儿学校的重要职责。对不同阶段、不同情况的孤儿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对策,是孤儿职业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在孤儿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工作侧重点各有不同,儿童  相似文献   

10.
"心理孤儿"是当前儿童心理不健全的一种现象,它的出现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家庭教育的缺失一定程度上造成儿童心理需求的缺失。本文从"留守"造成亲情的缺失、"离异"造成安全的缺失、"忙碌"造成交流的缺失、"空间"造成互动的缺失四个方面对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做了具体分析与探究,希望"心理孤儿"现象可以引起社会的关注和家庭的警惕。  相似文献   

11.
孤儿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大学生群体,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学生活是孤儿大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受教育的程度及未来发展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孤儿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成长直接影响到他们健全心理的形成以及今后的发展,更关乎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关注并分析在校孤儿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在实际学习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学雷锋标兵"、辽宁省盖州市慈爱孤儿村村长娄宗全及其夫人李桂凤,他们学雷锋做好事,十余年如一日,呕心沥血,救助孤儿的无私奉献精神,令我敬佩万分。2010年春节前夕,在北京的一次慈善义演上,笔者偶然结识了娄宗全,并且第一次见到了活泼可爱、多才多艺的孤儿们。从此,我甘做"义工",孤儿村却冠以荣誉"爱心爸爸",我深感荣幸,倍感珍惜!三年来,我与有关爱心人士,在北京筹划成立了"爱心团",以不同的方式,力所能及地支持孤儿们,支持孤儿村的慈善事业。  相似文献   

13.
隐性"孤儿",也就是父母都健在,而产生的心灵孤儿。心灵孤儿就是由于父母监护缺位而忽视孩子的思想、情感、内心世界的需求,孩子的心理教育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导致孩子长期处于孤单、寂寞、失望的境地,逐渐形成了"孤独心理"。花样随笔:隐性"孤儿"心灵沟通的最佳路径,有文就写,有感就发,有事就记,有理就说,率性而为,不必拘泥!可写、可画,诗歌、画画、随笔……让孩子们随心而为。  相似文献   

14.
雨季 《中国教师》2004,(6):56-57
在鄂西北丹江口市传颂着18个“孤儿”一个“妈”的动人故事。故事中的“妈”是一位女教师,她先后把远离家长的18名学生接到自己家中生活,并辅导他们的功课,结果,他们都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点高中。1996年,叶仲春从竹山县来到丹江口市。当得知自己被分配到条件很好的丁营中学时,她立即向市教育局申请,将自己改派到江北山区学校。当时,她才20岁,成了石鼓中学唯一的一位女班主任。丹江口市城区和其他乡镇来石鼓中学读书的学生有几十人,这些远离家长的学生,星期天成了“孤儿”,孤独感占据了他们的整个心房。为了使这些“孤儿”的心灵不再孤寂,叶…  相似文献   

15.
“南京两女童饿死”“最悲伤作文”“毕节四兄妹自杀”等事件已引起公众对于事实孤儿生活和心理困境的关注。事实孤儿指事实上无人抚养的孤儿。他们多数父母一方失踪、死亡、患有精神病、正在服刑或重残等,另一方未行监护照料义务1年以上,或是非婚生、遭遗弃后无人收养。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12月,我国有58万以上事实上无人抚养的孤儿。事实孤儿的境遇与孤儿相似,但因为他们不符合孤儿父母双亡的条件,所以不能较好享受到国家孤儿福利救助政策。  相似文献   

16.
南宁市明天学校是广西第一所孤儿学校,有来自全区各地的126名孤儿。孤儿是当今社会最弱势的群体,他们丧父失母,饱受家庭残缺之苦,心灵受过严重创伤。这些孤儿来到我们明天学校这个大家庭学习、生活后,呈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忧郁、自卑、猜疑、逆反、补偿心理,个别孤儿由于家庭的特殊性,还表现有仇恨、冷酷、虚伪、欺诈等更为畸形的心理。心理健康是入的良好心理素质的表现,是入的整体健康状态的必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老班"这词儿,是时下学生们私下里对班主任的称呼。初中阶段的学生有着不同以往的特点,他们渴望成长,却带有叛逆心理。"老班"是他们每天接触最多的教师,其一言一行都会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所以"老班"要有点"心机",才能让学生团结于他的周围,认真听取其教诲。本文通过四点"心机"阐述"老班"人格魅力的塑造,以期对同仁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童背负着沉重的学习压力,与外界的接触很少, 交往的范围很狭窄,“精神家园”日渐封闭,心理问题十分严重。“心理孤儿”现象便是其中的一种。所谓“心理孤儿”现象是相对社会学意义上的孤儿而言的。这里指儿童在心理上自我封闭,游离于集体生活,家庭亲子关系冷漠,怯于交往,难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法律孤儿"的人权保障现状形势严峻,"法律孤儿"的生存权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发展权保障形势不容乐观、公正权没有受到全面的保障、获助权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为了保障"法律孤儿"的合法权益,帮助其健康快乐成长,既需要政府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法律孤儿"人权保障的法律法规;又要增强"法律孤儿"及其相关主体的人权意识,构建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四位一体"的"法律孤儿"人权保障机制,形成合力保障"法律孤儿"的人权。  相似文献   

20.
"80后"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在几年的大学生活中,他们完全要靠自己来安排学习、生活方式.作为思维最敏锐的一个群体,在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他们所要承受的学习、就业、心理等方面的压力都非常大.因此,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更加清楚地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找准学生管理工作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结合点,最大程度地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