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发现: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年的家长们越来越强调孩子要具有好、竞争、开放的个性倾向;而如果自己向、害羞,则认为是需要改变的弱点。和传统文化观念中重视含蓄、内敛,避个性张扬的倾向相反。其原因,主要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社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从而影响了家长们的养育观念,使他们担心自己的孩子长大以后,是否能够应付更为激烈的生活竞争。躲避型,趋近型,先天的气质倾向当遇到以前一无所知的新情况、新人或新事情时,每个孩子的反应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是愿意接近、感兴趣,进而去尝试、去探索;有些孩子则是退缩、躲避。实际上,…  相似文献   

2.
林丽 《文教资料》2014,(20):134-135
当代社会,竞争激烈,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但许多家长错误地将家庭教育的重心放在了“早”上,剥夺了孩子正常的心理发展顺序。树立科学的早期教育观念,让孩子正常地学会爬行、走路,不过度地将孩子与他人比较,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现今而言,素质教育及为孩子"减负",其实已成为社会共识,家长们都心疼幼小的肩膀扛着沉重的书包.但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成才观念在今天仍有着巨大的影响.一般家庭都只有一个子女,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谁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有个好前途,从而导致许多家长手持升学这根指挥棒在孩子面前乱舞,很少有家长在考虑孩子的未来时认真地想过他是否会有快乐的人生.  相似文献   

4.
当下社会竞争激烈,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脱颖而出,“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成为共识,但家长们往往关注孩子的学习与健康状况,忽略了对其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目前,“发展个性”是人们颇为关注、谈论最多的话题。一提起发展孩子的个性,许多家长认为这就是让孩子从小学习掌握一项专门的知识技能。他们觉得孩子只有通过学习,有了特长,将来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于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不少家长把孩子往书法、美术、声乐、舞蹈、小记者等各类兴趣班送。其实,他们把培养特长和发展个性等同起来了。在我们的生活中,同事、邻居、亲朋好友,他们作为家长都很重视对孩子的培养。他们中的许多人不仅让孩子上这样那样的兴趣班,还不惜重金为孩子买二胡、古筝、钢琴、电脑等,…  相似文献   

6.
一提起发展孩子的个性,许多家长认为这就是让孩子从小学习掌握一项专门的知识技能。他们觉得孩子只有通过学习,有了特长,将来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于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不少家长把孩子往书法、美术、声乐、舞蹈、小记者等各类兴趣班送。其实,他们把培养特长和发展个性等同起来了。  相似文献   

7.
不要因自己心情的好坏而采取不同的处罚标准由于生活压力的增大,竞争的激烈,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非常完美的人,能够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所以,家长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求往往比较严,而在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家长又很容易根据自己心情的好坏来惩罚孩子。这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发现孩子的潜能,注重发展孩子个性,关注孩子的未来,如何建立自己的幼儿教学特色,提高幼儿园竞争力,提升幼儿园的品质,在竞争中寻求更好的生存、发展能力,是每一个幼儿园园长和幼儿机构负责人关心的内容。因此,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以引导为主,寓教于乐,激发幼儿学习兴趣,让幼儿养成动手操作的习惯,切实提高幼儿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
时下随着寄宿制中学的逐渐增多,陪读家长越来越多了。家长陪读事出有因,父母一代亲眼目睹了近年来学历、知识的重要性,他们将子女视为家庭的未来和希望,家长愿意以“牺牲”的形式成就孩子的学业,这是中年家长们普遍存在的“补偿心理”,陪读即是他们的一种反应。如今升学竞争非常激烈,  相似文献   

10.
冯福 《教师》2013,(21):1-1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已经成了全社会的共识。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的心愿,拥有一技之长以傍身是家长对孩子未来的最大期许,这是典型的中国式家庭教育观念之一。在现代这个节奏越来越快、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中,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越来越急功近利。当下,各种兴趣班、补习班、提高班充斥在孩子的周围,且其招生对象越来越低龄化,而家长总是乐此不疲地带着孩子奔波于各式各样的兴趣班之间,往往自以为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日益激烈,家长们将自己的希望未来寄托在幼儿身上,让孩子背负自己的理想,接受家长的各种爱,学习,学习,似乎学好是唯一可以让家长对自己满意的条件。但是,社会需要的不是只会考试拿高分的人,全面协调发展的孩子才能成长为对家庭、社会、他人都有益的人。  相似文献   

12.
孩子是家长的心头肉、掌上珠,承载着父母所有的爱与希望。父母从本意而言永远不想给孩子带来一丁点儿的伤害,只想帮助孩子得到最完美的幸福。然而,美好的初衷却不一定代表正确的行动,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把沉重的心理压力转嫁给了家长,父母们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生怕自己的孩子成为人生竞技场上的失败者。因此,有的父母会把几乎不近人情的严格要求当作驱使孩子前进的鞭子,又用“爱”作为掌控  相似文献   

13.
金悦  张旭 《安徽教育》2013,(3):11-12
<正>在就业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为了孩子将来能考上好一点的大学,有一个光明前途,家长不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我们作为在教育战线上奋斗了十几年的教育工作者,为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几个隐患感到担忧。一、依赖学校,忽略家庭教育的责任有些家长认为: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病要大夫看,孩子要教师教。因此,他们把教育子女的责任完全推给了学校,自己只负责从经济上、生活上满足子女的需要。孩子的教育,学校  相似文献   

14.
在幼儿园我们常会发现孩子们利用课余的时间去参加课外的辅导活动,特别是中、大班居多。原本开开心心的双休日,现在更多的只有无奈。那么孩子们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绪呢?这些课外的辅导到底是出于自己的兴趣还是爸妈的意愿,我们都能想象得到。现在的社会竞争激烈,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面临的时代的挑战,社会经济地发展,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中,好多父母唯恐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把自己的期望强加于孩子身上,孩子们在家长的期望中失去了本真的快乐j孩子快乐的缺失,关键在违背了儿童本真的特点。要孩子快乐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夏红恒 《师道》2006,(1):16-17
家长在教育孩子之前,首先要问问自己是不是真的了解孩子。在我看来,孩子的学习风格可以分成四个类型:认知型、模仿型、逆思型和开放型,每一个类型的孩子所需要的教育方式也是不同的。这些个性是从孩子一生下来就决定的,家长们首先要了解孩子的这些个性,并顺着个性引导孩子,让他们向好的方向发展。一、以朋友方式对待认知型孩子如果是认知型的孩子,他在平时会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喜欢争辩,喜欢追问事情的来源,学习比较主动,但比较固执,常常不理会别人的感受。这类孩子比较适合美式教育,平常要以朋友的方式来对待他们。“与孩子沟通时一定要以…  相似文献   

16.
一、视家长的心愿为自己的心愿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家长从社会发展的趋势中看到,社会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自己的孩子如果不具备德、智、体、美各方面的素质是难以适应社会需要的。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如果没有较高的素质和竞争能力,很难获得理想的职业,甚至很难立足于社会。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们看到,教师和家长追求学业成绩的意愿不断加码,教师和家长正在走入一个追求同质化竞争效果的怪圈:不管学生智力、个性、特长上的差异,不管孩子的初始条件如何,只是一味地要求自己的学生或孩子考出好成绩,在这些教师和家长那里,只有好成绩才是硬道理,这样的观念比十年前更甚了.  相似文献   

18.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特别是一些知识层次较高的家长。以各种理由为孩子请假,为的是让孩子有时间接受更多“个性培养”,学舞蹈、钢琴.接受艺术启蒙教育。家长们认为孩子学得多少知识并不重要,关键是培养好学习习惯,而小学阶段是对孩子进行各种艺术教育最好的启蒙阶段,切不可荒废和忽视。由于小学主要科目一般安排在上午.下午大部分时间会让孩子自习或进行体育锻炼,因此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带孩子外出“加餐”.以丰富孩子的兴趣爱好。  相似文献   

19.
在教师和家长的传统观念中,"游戏"一词所表达的含义中贬义的成分更多一些,往往是指玩、不务正业。一段时间以来,为了督促孩子学习,家长们甚至会谈玩色变,认为游戏是耽误孩子学习的重要因素,让学生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难以立足。有的家长认为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尤其不能让孩子输在起  相似文献   

20.
张文  沙维 《辅导员》2012,(27):19-20
一、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性对家长们而言,孩子是全家的希望,从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爸爸妈妈们就在考虑怎样教育、培养自己的孩子,如何让孩子将来"出人头地"或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尤其在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不从小培养孩子,将来就有可能后悔莫及。所以,幼儿时期,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最重要。幼儿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良好习惯的养成,将影响着孩子今后一生的发展。《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