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在本文中,作者对与博物馆学相关的几个概念进行了新的探讨。作者认为,作为学科概念,博物馆与博物馆学应视作被赋予一定内涵的名词,而目前对博物馆的阐述和解释并非博物馆学意义上的博物馆。作者还分析了“博物馆现象”问题,指出“博物馆现象”属于博物馆学研究范畴,但并非博物馆,不能把这种现象与博物馆相等同。此外,本文还对一般意义上的博物馆与博物馆学意义上的博物馆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书讯     
《中国博物馆》2012,(1):118-119
《博物馆学参考书》是一本关于博物馆发展与社会角色的跨学科研究论文集。本书分为“视角、学科、概念”,“历史、遗产、身份”,“建筑、空间、媒体”,“观众、学习、互动”,“全球化、职业、实践”,“文化战争、转变、未来”五部分,共收录论文33篇。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中外博物馆学的创立和发展过程为出发点,阐述了博物馆学同其他科学一样,来自社会实践并受其检验。现在,应该充分开发它的科学价值。文章提出并论证了博物馆学属于社会技术科学门类,即它既有社会科学属性,又有技术科学属性。由此,进一步论述了它同哲学、史学以及诸多学科的广泛联系和正确处理这些联系的方法,论述了建立中国博物馆学应该具有中国特色,具有我们自己的完整学科知识体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 )学科建设的成就及评价上的误区。1 994年我与当时的国际博协博物馆学委员会主席马丁·施尔进行过一次长达 3小时的学术对话。当谈到学科地位时 ,我问道 :“当前博物馆学学科建设中的最主要问题是什么 ?你的前任索夫卡告诉我们建立博物馆学作为一门科学的科学体系的讨论很重要。冯·门施说 ,重要的是批判自己。你认为学科建设中的迫切问题是什么 ?” ,施尔回答说 :“我认为当前最重要的是博物馆学应在大学中有一席之地 ,并有人去研究它 ,其次是博物馆学要为博物馆这两个专业群体所接受”。我当即评论说 :“要让大学尊重博物馆学的学科地…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现代博物馆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机构出发,论述了博物馆学学科的特点以及人才培养知识体系,并指出当前我国博物馆学学科发展存在的问题,呼吁加强我国博物馆学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从历年(尤其是近些年来)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来看,“建构关系”始终是一个挥之不去的议题。这种关系的建构大体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作为关系一端的博物馆,以此来建构博物馆与其他领域的关系,这其中就包括环境、社区、无形遗产、记忆、旅游、文化景观等。二是作为关系介质的博物馆,通过桥梁、中枢和媒介的功能建构藏品与公众、文化与社会、传统与未来之间的关系等。如果可以的话,笔者倾向于用“关系主义博物馆学”来指称这样一种国际博物馆的发展态势。“关系主义博物馆学”的基本假设是博物馆不能再自免于社会的影响,亦无法摆脱社会赋予的责任,其基本主张是博物馆应该从机构和学科预设的边界内走向更广阔的跨界合作,并通过论述“关系主义博物馆学”的缘起、立场与困境,以此来勾勒当代博物馆发展的基本图景。  相似文献   

7.
许超 《博物馆研究》2009,(4):17-20,25
项目管理是时下博物馆学研究领域同仁讨论较多的一个话题。诚如有人定义的那样,所谓“项目”,就是一个特殊的将被完成的有限任务,是在一定时间内满足一系列特定目标的多项相关工作的总称。项目管理是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项目的复杂化而逐渐形成的一门管理学科,在博物馆学领域,近年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渐趋引起学界注意。  相似文献   

8.
《中国博物馆》2023,(3):129-129
《中国博物馆》(Chinese Museum)是由国家文物局主管、中国博物馆协会主办、中国文物报社协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学术期刊。2018年起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博物馆学、博物馆事业”类的核心期刊(俗称“北大核心期刊”)。自1984年创刊以来,本刊始终致力于中国博物馆学科建设,推动博物馆行业发展。作为中国博物馆协会的会刊,在理论博物馆学、应用博物馆学方面进行了积极和富有成效的探索。本刊栏目设置包括聚焦、理论、实践、国际、青年、资讯等。  相似文献   

9.
任何一门科学都有自己发生、发展的历史 ,中国博物馆学也不例外。尽管这门学科目前在学术界的声音还比较微弱 ,尽管这门学科是否成立还遭到甚至是业内人士的诟病 ,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都已承认一个不争的事实 :“博物馆学是一门已具有学科基础并正在建设之中的科学学科”。因而 ,对这门学科的历史作一番疏理的构想 ,就不是无的放矢了。试分述之。  一、中国博物馆学史的研究对象和主要任务  博物馆学是研究博物馆性质、特征、社会功能、实现方法、组织管理和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律的科学。博物馆学史即博物馆学发生、发展的历史。概而言之 ,…  相似文献   

10.
二战结束以来的西方博物馆学研究比较活跃、成果颇多,并出现了一些重要的趋势性变化,可概括为博物馆学研究的四大关注:即理论关注、社会关注、传统关注和非西方关注。这些变化从不同方面拓展和深化了博物馆学研究,对当代博物馆学学科发展与建设做出了各自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笔者在1987年写了一篇关于博物馆史的文章《天津考工厂是中国第一个博物馆》,发表于《中国博物馆》杂志,它引起博物馆学专家的注意和批评。关于“天津考工厂之争”,其焦点似乎不在于“第一、第二”,而集中于“天津考工厂是不是一个博物馆”。这确实是关系到“近代博物馆概念”的问题。打开文化部文物局主编的《中国博物馆学概论》,在“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道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作者是现任国际博协博物馆学国际委员会主席、荷兰博物馆学家。在这篇文章中,他分析研究了近二三十年来荷兰博物馆超常发展以及随之而产生的藏品、观众剧增的现象及其形成原因,对上述这种令人喜忧参半的博物馆“消化不良症”提出了个人的看法。文章原来的题目是《荷兰博物馆:一种财富的困扰》。  相似文献   

13.
博物馆学是一门应用学科,有着很强的实践性。认识博物馆学的实践性这一显著特征是十分必要的。它有助于把握研究方向,避免沉缅于“经院式”的探讨,在书斋里构筑完美的理论体系,或者坠入从概念到概念  相似文献   

14.
<正>尽管博物馆学研究在中国已有逾百年的历史,但是其研究现状却实在不容乐观,"博物馆学家如果要把博物馆学发展成具有历史学、考古学一样的水准的学科,要走的路还很长"。毋庸置疑,中国博物馆学界对于博物馆学的学科范围、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等问题的不同认识,极大地阻碍了中国博物馆学的发展。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我们再次提出藏品研究在博物馆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问题,考察藏品研究在中国博物馆学界的研究现状,反思中国博物馆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加强藏品研究或者强调以藏品为核心的博物馆学研究倾向,对于构建中国博物馆学学科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5.
围绕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博物馆与有争议的历史:博物馆讲述难以言说的历史(Museums and Contested Histories:Saying the Unspeakable in Museums)",从理念、实践与研究等多个角度,向莱斯特大学博物馆学教授理查德·桑德尔(Richard Sandell)提出了问题。桑德尔教授结合自身博物馆工作经验和学术研究,对于这一话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讨论了博物馆与社会的相互影响、博物馆学的发展和学科特点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书讯     
正《理解21世纪新博物馆学——社会博物馆学视角》(第3卷)To Understand New Museology in the XXI Century(Sociomuseology)(Volume 3)1972年,圣地亚哥圆桌会议首次正式对博物馆的社会角色展开讨论;1992年,《加拉加斯宣言》呼吁博物馆应担负起社会管理者职责,服务社区,推动社会变革;上世纪90年代末期,英国《发展议程》、《包容性社会政策》的实施,北美思想解放运动的演进,欧洲诸国多元文化主义的兴起等社会变革都推动了博物馆事业进入新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新博物馆学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甄朔南 《中国博物馆》2001,(1):25-28,32
当前随着经济与科技一体化、政治多极化与文化的多元化的发展 ,博物馆正面临经济与社会的挑战 ,博物馆学也在适应这种变化而不断增加新的内涵。在国际博物馆协会的附属机构中就有一个名为“国际新博物馆学运动” (Internationalmovementofnewmuseology)的组织。为了发展我国的博物馆事业 ,有必要对国际上博物馆学研究中的新观念、新进展有所了解 ,下面就是对新博物馆学的简要论述。   (一 )什么是新博物馆学一般地说 ,新博物馆学是指具有一整套关于博物馆的目的和功能的侧重理论的探讨 ,并且在运作中…  相似文献   

18.
《中国博物馆》2023,(2):F0003-F0003
《中国博物馆》(Chinese Museum)是由国家文物局主管、中国博物馆协会主办、中国文物报社协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学术期刊。2018年起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博物馆学、博物馆事业”类的核心期刊(俗称“北大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19.
博物馆学     
博物馆学是一门研究博物馆的产生、博物馆的社会作用、博物馆事业的理论及工作方法的科学学科。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博物馆的产生及其职能的规律;  相似文献   

20.
博物馆学是一门十分年轻并且还很不成熟的学科,这从它至今在国家社会科学分类体系中尚无确定的位置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1].对于博物馆学自身的研究内容、理论方法,它与相关学科的区别、联系等等问题,人们并没有一个达成共识的明确认识.博物馆学学科发展的这种状况,直接影响到对博物馆专业人材的培养上.自从80年代南开大学率先在历史系设立博物馆学专业,培养四年制的本科学生以来,十几年的时间中,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已有十几所大学相继成立了博物馆学(或文博)专业,培养不同层次的专业人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