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物理化学多相平衡一章的教材中,相律是重要内容之一。作为支配各种相平衡体系的一个普遍规律,它反映了体系的(独立)组分数 K,相数Φ和自由度数f 之间的关系。当体系只受温度和压力影响时,其公式为f=K-Φ 2≥O (1)由(1)式可得Φ≤K 2 (2)(2)式为重要的 Gibbs 不等式。关于自由度或自由度数的概念,各书说法虽大同小异,表述语句也长短不一,但定义严格且含义明确。如:“自由度是指能独立改变的强度量的数目”;“不改变相数而能独立变化的强度状态变数称作体系的自由度数”;“体系的自由度数是完全描述体系状态必  相似文献   

2.
1 相平衡本章以相律为基础,着重讨论了单组分和二组分系统的相平衡问题。其重点内容为:1.1 相律公式形式为:f=C-P 2或 f~*=C-P 1(当温度或压力恒定时)其中 C=S-R-R′在应用相律时,首先应搞清式中 f、C、P 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其中难点是独立组分数 C,也即 S、R、R′的确定、注意:R 为“独立”的化学反应数;而 R′为除了在相律推导过程中已考虑过的浓度限制条件外的其它浓度限制条件数。R′的确定是比较复杂的,与相平衡系统中各组分的浓度(或组成)有关。例如,对下列  相似文献   

3.
第六章蒸馏本章中重点为:双组分理想物系的气液相平衡,精馏原理,双组分连续精馏塔的计算,板式塔的简单结构及操作特性等。一、双组分溶液的气液相平衡重点掌握理想溶液的气液相平衡。1.质量分率 a、摩尔分率 x(y)的定义及之间的换算关系。2.相律 F=c-Φ α相律是相平衡的基本定律,相律表示平衡物系中的自由度 F、相数Φ和独立组分数 c 之  相似文献   

4.
1 相平衡本章以相律为基础,着重讨论了单组分系统和二组分系统的相平衡问题。1.1 相律相律是描述相平衡系统中相数P、独立组分数C和自由度数f之间关系的公式 f=C-P 2,其中C=S-R-R'在此,应着重掌握相律中各物理量的含义以及相律的应用,尤其应注意的是R和R'的含义,R为给定条件下实际能够发生的“独立”的化学反应数,在此应注意“独立”二字的含义,参见主教材(上册)p.170或辅  相似文献   

5.
相图是描述多相平衡体系的状态同变量 T(温度)、P(压力)和 X(组成)之间的关系的一种几何图形,是相平衡的重要内容.不少学生由于缺乏空间概念和形象思维能力,对相图难以理解,因而出现了不少错误.下面仅以形成低共熔混合物的二组分相图为例,就学生容易出现的几个问题,谈点看法.1 相图及体系平衡状态的表示方法生成低共熔混合物的二组分体系的相图如图1所示.由相律可知f=K—φ+2=2—φ+2=4—φ1、当体系为单相时,φ=1,f=4—1=3,体系有 T、P、X 三个变量,为三变量体系,其状态用图1中曲面 aa′E′b′bEa 以上的空间表示.  相似文献   

6.
在多相平衡中,相律是各种相平衡系统所共同遵守的规律.在相律公式中涉及到一个最常用的函数——组分数.因此,如何求组分数是相平衡体系中要解决的一个难题.足以表示系统中各相组成所需要的最少独立物种数称为系统的组分数,用符号K表示.组分数的求法公式为:组分数=物种数-独立化学平衡数-浓度限制条件.下面,我们分别讨论各函数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7.
1 相平衡 本章以相律为基础,着重讨论了单组分系统和二组分系统的相平衡问题。1.1相律 相律是描述相平衡系统中相数尸、独立组分数C和自由度数f之间关系的公式  相似文献   

8.
吉布斯相律的数学表达式为f=K-φ+2 (1)式中 f 为自由度数;K 为独立组分数;φ为相数;2代表了温度和压力两个因素对平衡系统的影响。独立组分数又称组分数,它可由下列关系式求得K=S-R-R′ (2)式中 S 为物种数;R 为独立化学反应数;对于 R′的含义,国内出版的物理化学教材的叙述却不尽相同,有的教材称 R′为独立浓度限制条件数,有的教材称之为独  相似文献   

9.
赵莉 《当代电大》2001,(2):54-58
1 相平衡 本部分以相律为基础,着重讨论了单组分和二组分系统的相平衡问题,也即相平衡系统中温度、压力和组成之间的关系问题。1.1 相律 相律的数学表达式为:f=C-P+2(其中 C=S-R-R’),应掌握此式及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并会利用其确定一些简单系统的f、P、C的关系。 例1 室温下,氨基甲酸铵分解反应为: NH2CO2NH4(s)=2NH3(g)+CO2(g) 若在300K时,给该系统中加入一定量的NH2CO2NH4(s)固体,使之部分分解并达平衡,则此系统的自由度数f为( )。 解:∵x[NH3(g)]:x(CO2(g)]=2:1 ∴R’=1,且R=1则S=3-1-1=1,f=1-2+1=0 在此.应注意R’的确定与平衡系统中各组分的浓度(或组成)有关。1.2 克-克方程式  相似文献   

10.
第五章 相平衡1、重点内容:(1)相律的数学表达式,利用相律确定一些简单系统中f、p、c的关系.(2)利用克——克方程式计算纯液(固)体的饱和蒸气压或相变焓.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了多组分复相平衡问题。指出满足相律数学形式的多组分复相共存体系不一定是相平衡体系。在对多组分复相体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其进行分类,并赋予明确的概念。  相似文献   

12.
Gibbs相律(F=K-Φ+2)的适用条件是什么呢?一般的物理化学教科书只强调:Gibbs相律适用于只受外界温度和压力影响的平衡热力学系统。笔者认为Gibbs相律适用于只受外界温度和压力影响的相间无任何限制的平衡热力学系统。  相似文献   

13.
采用可变体积高压釜测定了正辛醇和CO_2组成的二元体系在308.2K和313.2K温度和高压下的气液相平衡数据.讨论了温度、压力对平衡组成的影响.同压下,随温度的升高,CO_2在液相中的溶解度降低;同温下,CO_2在液相中的溶解度随压力的升高而升高.运用Peng-Robinson状态方程(PR)和Vander Waals-2混合规则建立了相平衡模型,并运用最小二乘法优化计算得到了不同温度下的模型参数.  相似文献   

14.
本学期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第五至八章。为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各章的学习要领,现将其重点内容作一简要分析。第五章相平衡本章以相律为基础,着重讨论了单组分和二组分系统的相平衡问题。其中,重点内容为:1 相律1.1 公式形式及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5.
气体的状态是由它的温度、压力和体积决定的.若气体的温度为0℃(T=273K),压力为760mmHg,则气体所处的状态称为标准状况.通常用V_0表示气体在标准状况时所占的体积,用P_0表示气体在标准状况的压力.气体以及气化后的物质的状态,通常用压力(P)、体积(V)、温度(T)来描述.压强、温度、体积之间的关系可以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温度的热力学定义进行阐述 ,并从分子水平上的能量传递观点对热力学体系的宏观性质“温度”进行微观本质解释。说明温度对热力学体系中各种状态函数 :U·H·S·G以及标准平衡常数K 的影响 ,从而得出温度 (T)是热力学体系的重要状态函数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化学势概念的涵义及一些因素对化学势的影响;阐明了化学势在多组分多相平衡体系及化学反应平衡体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状态函数的特征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力学体系的状态是体系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综合表现。对于有确定的化学组成和聚集态的体系,状态是由许多宏观的物理量如质量、温度、压力、体积、密度……来描写和规定的,这些用来描写和规定状态的性质叫做“状态性质”,人们更常把它们称为“状态函数”。当体系的所有的状态函数都不随时间发生变化而处于定值时,就称体系处于一定的状态。这些状态函数中只要有任意一个发生了变化,就说体系的热力学状态发生了变化。状态函数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其数值只决定于体系当时的状态,而与体系是如何形成的和将来是怎样变化的均无关。例如我…  相似文献   

19.
在已达到平衡的反应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与平衡体系中任一组分物质都不发生反应的气体,对平衡体系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本文假定所有气体都为理想气体的前提下,讨论在不同条件下,所产生的影响。一、气相反应中乎衡常数的各种表示方法设气体的化学反应是:aA bB(?)=gG hH在平衡时,K_p=p_G~g·p_H~h/p_A~a p_B~bp_G、p_H、p_A、p_B、为平衡体系中各种气体的分压,K_P为平衡常数。平衡常数K_P的特性:(K_P仅适于理想气体的化学反应,若为高压气体,要用逸度代替压力。)(1)与温度有关,在一定温度下,K_P为常数。  相似文献   

20.
记号“≥”我们将它读成“大于或等于”即“不小于”,记号“≤”读成“小于或等于”即“不大于”,表达式 f(x)≥0(或 f(x)≤0)一般称为非严格不等式.我们以记号“≥”为例说明非严格不等式 f(x)≥0的意义.设命题 A 表示 f(x)>0,命题 B 表示 f(x)=0,命题 c 表示 f(x)≥0(xR).则命题 C 即为命题 A、B 的“或”(逻辑和),C=A+B.据逻辑和的意义,只要命题 A、B 中的任一方为真,或双方为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