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4 毫秒
1.
中学物理教材中,对概念的定义方法有以下几种: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通过揭示被定义概念的邻近的属和种差来下定义。用公式表示为,被定义概念=种差 邻近的属。所谓邻近的属,是指被定义概念可放进去的另一个更广泛的概念;所谓种差,是指被定义概念反映的那种事物区别于同一属中其他种事物的本质属性。例如,“圆周运动”可放在“运动”这个更广泛的概念中,它区别于其他运动的属性是“轨迹是圆周”,因此,圆周运动就可定义为“轨迹是圆周的运动”。这中间“运动”就是邻近的“属”,“轨迹是圆周”就是“种差”。再如,  相似文献   

2.
“能被2除尽的数叫偶数”,这样的定义在逻辑上叫“属加种差定义”。“属加种差定义”有两个要点: (1)指出一个更一般的概念(属概念),被定义的概念是它的特例; (2)指出被定义概念从属概念中划分出来所依据的属性(种差)。  相似文献   

3.
《普罗米修斯》是一个流传很广的古希腊神话故事,编者将这一故事安排在“故事长廊”的专题中,引导学生感受故事魅力的意图不言而喻。神话故事的魅力何在?不论中国神话还是西方神话,都集中体现在“离奇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奇特大胆的想象”这三个文体特点方面。  相似文献   

4.
论定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讨论了普通逻辑定义理论中的三个问题,并且主张:第一,违反“被定义项与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具有全同关系”这一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并非只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还有其他两种逻辑错误;第二,对单独概念运用“属加种差”定义方法的局限性仅适用于专名和摹状词中带“这个”或“那个”指示代词所确立的单独概念,而用其他方式所确立的单独概念可以用“属加种差”定义方法;第三,规定的语词定义和说明的语词定义有逻辑上的先后顺序,二者并非绝对不变,对此需作具体分析,其真假特性也需具体分析确定  相似文献   

5.
罗兰.巴特认为符号有所指意义和内涵意义两种意义。内涵意义的建构主要通过隐含性与与神话,他认为神话是一种“言谈”,即信息传播。本文以罗兰.巴特的符号学观点,从含蓄意指的再度植入、文化意义的召回来说明的刘文彩“恶霸地主”符号的神话性。再从所指意义上符号的特定性和图象(或信息)的准确性、内涵意义上符号与使用者的文化需要的契合程度来说明刘文彩“恶霸地主”神话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祖先的传说记中国神话大型木浮雕展览最近在北京的中国美术馆展出了以“祖先的传说”为主题的中国神话大型木浮雕,浮雕的主创人王星泉先生是我国资深工艺美术专家,王先生历经数十年的采集、编选、整理,从民间选出286个神话故事。这次展出的是表现45个神话故事的9...  相似文献   

7.
假如让你猜猜上面这两幅图片的名字,相信你一定会脱口而出。但是,不知你是否深入地思考过,这些或超凡脱俗,或机智可爱的神话传说人物,是否在历史上真有其人?“神话”、“传说”与“史实”之间到底有多大的距离呢?那现在就借你一双慧眼,去明辨“神话”、“传说”与“史实”之间的关系吧!历史不会因为你的伟大而偏向你,因为它始终是公平的。“神话”、“传说”与“史实”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神话是流传在古代人民中间的一种口头文学创作,都是一些关于天神、异物,以及人神之间奇异的事。单就这些神话故事的内容看,它是不真实的,只不过是人们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最近新出版的《法律专业形式逻辑教程》颇具特色。但书中有一些疏漏之处。例如,书中将定义分为事物定义与词语定义两大类,并又作了次一级的划分:(一)事物定义:1.属加种差定义;2.发生定义;3.功用定义;4.关系定义。(二)语词定义:1.说明的语词定义;2.规定的语词定义。这里把发生定义、功用定义这些属加种差定义的特殊情形作为事物定义的子项同属加种  相似文献   

9.
在神话学研究领域已经有学者注意到:古代神话,虽然是先民原始文化的结晶,但它绝不是(或不仅仅是)在时间、空间、内涵等方面囿于原始时代的产物。它有一个经由野蛮蒙昧时代向文明、理性社会进发、生成——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的“两极”,便是两种不同的神话表象:一是“原始的、单个的神话”,即独立神话;二是“文明的、综合的神话”,即体系神话。这样一种分类和分型,使得当代神话学研究进入更合理、更科学的认知阶段。西方的神话学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科学精神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但究竟什么是科学精神,它在中国的命运如何,它与人文精神有什么关系这几个问题,学者们各自持有自己不同的见解和看法。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一综述。一关于科学精神的定义与内涵关于科学精神的定义与内涵,不同的学者对它的理解有共同的地方,如认为科学精神是一种求实精神、理性精神、批判创新精神等。但由于科学精神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泛的范畴,所以学者们根据自己不同的理解,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科学精神包括上述内涵在内的不同界定。第一种观点主张从历史的角度在本体论、认识论…  相似文献   

11.
对新时期素质教育的再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同时期人们讨论素质教育有不同的角度和认识。新时期可对素质教育作如下思考:素质教育是一个规定性的政策概念,没有“属+种差”式的定义;“素质教育随学段增加而状况更忧”可能是一个假命题;更加关注素质教育推进中“人”的因素;研究素质教育要处理好高度与深度、“两个服务”、中与外等3对关系。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神话文体的课文主要分布在第二学段,且以传统的经典神话为主。笔者认为其教学价值主要体现在:首先,神话是对古代文化的一种传承;其次,神话故事情节性强,是指导中段学生"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与"了解事件梗概、复述作品大意"的适宜材料;最后,神话天马行空的想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神话,它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过去曾经有过许多争论,产生过不少流派和意见.可是到后来,这些意见却高度地统一了,连一向研究神话的一些同志,也承认“神话就一天一天地归于消灭了”①.他们把人类童年以后产生的神话称为“传说”,或叫做“神话性质的传说”②.而古代神话的发展、变化,统统被说成是“封建文人的篡改”;老百姓的口耳相传,成了“中毒”;新产生的神话,不是封建迷信,就是变形的幻想,一律不予承认.中国的神话,几千年来,被历代统治阶级排斥、篡改,儒家之徒视之为异端,连大史学家司马迁也“不敢言”,故所存已经甚微;今天的一些专家学者,也不敢正视,于是乎全部中国神话,能讲的就所剩无几了;所以,关于神话理论的问题,很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4.
对于中学语文课本前后解说不一的现象,笔者曾写了《语文课本前后称谓不一举隅》(见《语文教学与研究》)1991年9期。)现在再就“解说不一”举隅于次: 一、关于“说”这种文体的内涵。“说”这种文体,1991年版初高中课本就选有7篇课文,对于它,课本前后有过4次解释。 初三册280页注⑩:“说,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下同。) 初五册158页①:“说,是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高二册273页“预习提示”:“‘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文无定法”并不等于文无章法。但很多学生在作文时不注意或不明了文体特点,写出来的作文非记叙非议论非说明,成了“四不像”,严重影响了表达效果。议论文中不能很好地处理理”与“例”之间的关系,则是其中表现极为明显的一个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其一,在表明观点之后,不  相似文献   

16.
目前采用的一些哲学教课书,通常把时间定义为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顺序性。我认为这一关于时间的定义是不够准确的。首先,这个定义不符合定义规则。时间作为物质的基本形式之一,上属于物质存在形式,并与物质的其他存在形式,如空间,有着固有的种差。因此,对于时间概念可以作出“属加种差”的形式逻辑定义。也就是说,要在时间定义中指出,时间是物质的怎么样的一种存在形式,或者是物质的怎么样的一种表现方式。在现行的时间定义中,时间的属被省略了,这是允许的。关键在于,“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顺序性”是否揭示了时间的种  相似文献   

17.
古代奥运会的起源古希腊是一个神话王国。优美动人的神话故事和曲折离奇的民间传说,为古奥运会的起源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古希腊奥运会是何时和如何产生的,已不可考,但是从希腊这个神话王国流传下来的一些传说中,依然可以看到一些蛛丝马迹。关于奥运会的起源主要有三个神话传说。第一个传说,宙斯的父亲克罗诺斯  相似文献   

18.
<正> 一、内涵的界定什么是双向参与?目前,高教理论界认为,它是学校参与社会,社会参与学校的简称,或者说,所谓“双向参与”就是学校发挥自身的优势参与社会,为社会服务;社会则根据需要参与学校,支持学校办学。从逻辑学的角度来看,这概念定义至少有如下方面欠妥。首先是不符合概念定义的基本方法。给概念下定义的基本方法有两种即种差加属定义法和发生定义法,前者要求被下定义的  相似文献   

19.
梅秀 《文学教育(上)》2009,(18):122-123
苏童的长篇新作《碧奴——盂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即作为“重述神话——中国卷”在25个国家同步出版。如何将代表文化符码的神话进行“再创造”,并使之与古老文明产生一次深情对话,成为“重述神话”的深层意义。《碧奴》以孟姜女哭长城的神话故事为原型,融合作家的个性风格,  相似文献   

20.
<正>一、"讲":讲关键字词,梳理故事情节1.串联故事线索,熟读文本,抓关键字促进复述小学低段学生处于儿童期,对教材中的神话特别有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感受故事的"神奇"之处。笔者曾经对低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有80%的孩子是因为神话故事的神奇喜欢上神话的,说明低年级的学生比高年级段的学生对神话这一文体更容易接受。因此,在神话文本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厘清神话发展的经脉,提炼文本的核心词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