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大学生到农村担任"村官",是新时期的人才培养战略.但是随着大学生"村官"三年任职期满,出路何去何从,不仅成了时下人们热议的话题,也成为摆在大学生"村官"面前最现实、最焦虑、最具体的问题.本文从分析大学生"村官"的实际情况出发,分两大部分对其再就业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这一规定的出发点在于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以缓解当前严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对于大学生“村官”怎样才能顺利开展工作服务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则没有涉及。这导致大学生“村官”的实际工作进行得颇不理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将制度的出发点定位于为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输送大量高素质人才,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据此,应当在制度上明确大学生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方向,并鼓励优秀大学生在服务期满后继续留在农村创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国家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是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是新农村建设对人才迫切需要的反映;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的有效途径.推广"大学生村官"计划,在政策上既要解决"敢下去",的问题,也要解决"愿意下去"的问题.作为高校,可以通过"村官班"的形式,为有志投身新农村建设做"村官"的大学生做好思想上、理论知识上和实践技能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4.
服务期满大学生村官的就业安置和就业去向是关系到大学生村官这项政策能否长期有效实施的重要因素。创业是部分大学生村官在服务期满之后的一种选择。本文分析了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现状,总结他们在创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挖掘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李江红 《时代教育》2012,(11):92-93
推动大学生"村官"创业计划是让大学生"村官"更好地融入农村的一条重要的途径,因此,构建大学生"村官"创业能力结构模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大学生"村官"创业能力结构模型的基本构成、构成要素、行为特征及要求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大学生"村官"创业能力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6.
李松涛 《教育》2012,(35):37
从大学校门到农村,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到农村做一名村官。不过,3年任职期满后,他们该走向哪里?对很多大学生村官来说,从决定到农村的那天起,这个问题就一直悬在心头。除了考公务员、考研,还有没有更多的选择?近日,江苏省委组织部与中国人寿江苏省分公司联合召开2012年大学生村官综合保险承保仪式暨中国人寿大学生村官人才招聘会,中国人寿江苏省分公司将招聘150名大学生村官。不止中国人寿,神华集团、中国电信等多家大型国企纷纷与江苏省委组织部合作,开展定向招录大学生村官工作。大学生村官正在吸引越来越多对人才素质要求较高的大型企业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运用问卷调查数据,测度了在读本科生对江西省大学生村官招考政策的满意度及政策需求优先序问题。整体平均来看,在读本科生对江西省大学生村官政策满意度较高,但满意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其中,"报考安排"和"期满出路安排"两类政策的满意度高于"岗位设置"政策的满意度。在读本科生对提高村官经济待遇、加大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等的定向招考力度、加大干部选拔力度、加大服务期满后自主创业扶持和自主就业推荐等扶持政策的需求最为强烈。  相似文献   

8.
由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近年来"大学生村官"已经成为热门话题。大学生村官政策是国家为巩固农村管理成果,为新农村建设增添青年才俊,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出台的重要政策。许许多多的毕业大学生走进农村,在新农村的建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政策的推进,大学生村官任职期满后的再就业问题已经凸显。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引导大学生村官期满后的有序流动关系着我国村官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通过对临沂费县大学生村官的走访调查发现,大学生村官期满后的有序流动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何制定更加合适的政策和措施,保证大学生村官期满流动工作的有序进行,是值得每一位政府人员和大学生村官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村官"是个特殊的群体,具备高层次的知识水平,却扎根在最艰苦的基层。创业不仅可以锻炼自我,还可以帮助农村经济建设、带领农民致富。海西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大学生"村官"任重而道远。然而,在创业的过程中,模式的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创业的成败。文章以实地调查为基础,从创业模式出发,举若干事例作佐证,阐述了海西新农村大学生"村官"在创业过程中应注重因地制宜,放宽眼界,选择合适的创业模式,这对大学生"村官"本身的发展,以及现代新农村建设将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农村创业是大学生"村官"的根本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村官”有农村工作经历、有知识、了解国情、能吃苦、有胆识、组织能力强,留乡创业将逐步成为具有广阔发展空间的主流方向。  相似文献   

12.
湖南科技学院统战部和民革湖南科技学院支部对永州市招聘的大学毕业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进行了调查。大学生村官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政权建设,培养锻炼年轻后备干部队伍,缓解就业压力,分流就业岗位,以及体现大学生自身价值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大学生到农村担任"村官",情况比较复杂,思想不稳定,加之大学生"村官"身份界定模糊,政策和后期管理不配套等因素,实施大学生"村官"也产生了负面效应。因此,政府要落实好保障措施,引导正确定位,拓宽"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创业渠道,强化考核评价。高等院校要从"培养村官"和"村官培养"两大方面入手,为实施大学生"村官"政策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自2008年国家启动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以来,大学生村官创业受到越来越多群体的关注.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村官创业的现状,探析大学生村官创业行为发生的原因.认为大学生村官创业行为发生的原因不仅有国家政策、社会环境,高等教育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也有大学生尊重需求满足、自身特质、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等内部因素的影响.针对大学生村官创业面对的困难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够鼓励更多的大学生村官创业.  相似文献   

14.
邹茜 《华章》2010,(25)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大力实施,大学生"村官"政策成了一项重大的举措.农村要发展是离不开人才的,引进大学生"村官"不仅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活力,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理管理念,当然大学生"村官"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对大学生"村官"政策困境的成因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2015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农村青年创业富民行动。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是新时期大学生返乡创业的一个缩影,随着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以大学生村官为代表的返乡大学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新鲜血液和重要力量。文章以浙西南丽水为例开展乡野调查,描述目前农村大学生村官创新创业工作,揭示以大学生村官为代表的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富民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职业教育研究》2006,(3):160-160
海南省“大学生村官”计划进行到第7个年头,选拔计划工作渐趋停滞。对于在基层工作的“大学生村官”的后期管理及锻炼期满后的使用,成为当前有关部门面临的一个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17.
试论大学生"村官"准入与培养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学生就业难和农村人才紧缺双重矛盾并存之下,"大学生村官"计划时于保持中国社会的协调发展与和谐稳定、提高村干部队伍素质、推进新农村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但也暴露出了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干不长,留不住"和"不实用"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则有可能会影响"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长效发展.文章在分析"大学生村官"计划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从准入机制和培养机制入手,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8.
2008#以来开展的大学生"村官"计划,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不仅凸显出"显功能",而且还有一个重要的"潜功能",即加强日益松散的农村社会治理力度,提高党和政府对广大农村社会的领导与治理能力.学术界对"显功能"进行了非常充分的研究,但却忽视了对"潜功能"的探讨.因此,大有必要从"潜功能"的视角对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推进在农村社会治理中的功能进行剖析,从而为顺利有效推进大学生"村官"计划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数据     
56.1%——最新出版的2011《中国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根据连续4年重点调查得出的数据表明,任职期满的大学生村官中,备受瞩目的国家机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去向的为56.1%,占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20.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本文通过对北京市百位"大学生村官"调查,表明当前选拔大学生下基层已经形成了选拔、培训、保障、激励和流动等一系列制度规范,大多数"大学生村官"很快适应了农村基层工作,并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不过,当前"大学生村官"制度仍存在不少问题:尽管一些"大学生村官"的收入远远超过当地村干部的收入,但多数大学生村官仍认为自己的收入偏低;超过一半的大学生村官自己认为"专业与岗位不对口,个人专业优势难以发挥";超过70%的人认为人才流动机制不健全,对个人将来的出路有顾虑,而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村官表示不会继续留在农村.建议将"大学生村官"工作岗位由"工作分配"转变为"职业选择";"大学生村官"的选拔由"组织选拔"转变为"志愿服务";"大学生村官"的退出机制从"就业安置"转变为"货币补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