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可是,近一段时期,《京华时报》等报刊出现的严重失实报道给社会造成恶劣影响,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生产生活秩序,损害了新闻单位的权威性、公信力。日前,新闻出版总署发出《关于采取切实措施制止虚假报道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报刊出版单位规范新闻采编工作,制止虚假报道,维护新闻单位的公信力。那么,在新形势下,虚假新闻有哪些特点?产生虚假失实新闻的成因是什么?如何防止虚假失实新闻的发生呢?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
自新闻诞生之日起,新闻史上就没断了虚假新闻的踪影.(本文中的虚假新闻包含两个概念:完全没有事实依据的“虚假新闻”和部分失实的“失实报道”.)尽管从上世纪80年代起,新闻出版总署就不断发出文件,明令各新闻单位要加强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杜绝虚假新闻;1999年,新闻出版总署出台《报刊刊载虚假、失实报道处理办法》,正式对虚假、失实报道提出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3.
书讯     
《新闻失实论》《新闻失实论》(作者蒋亚平、官健文、林荣强)已由中国新闻出版社出版。该书不仅列举了新闻失实的种种表现,还阐述了社会环境、新闻体制、新闻观点、思维方法、采写方法以及新闻事实本身的复杂性对新闻失实的影响,探讨了个人、新闻单位、社会共同防治新闻失实的方法和措施。 (斯通)《广东革命报刊史料》广东革命报刊史料编纂的《广东革命报刊史料》第一辑,即将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自1920年广东共产主义小组成立,至1950年海南岛解放,广东省在民主革命时期共出版革命进步报刊四百余种,许多同志为之付出了鲜血和生命。为了系  相似文献   

4.
书讯     
《新闻失实论》《新闻失实论》(作者蒋亚平、官健文、林荣强)已由中国新闻出版社出版。该书不仅列举了新闻失实的种种表现,还阐述了社会环境、新闻体制、新闻观点、思维方法、采写方法以及新闻事实本身的复杂性对新闻失实的影响,探讨了个人、新闻单位、社会共同防治新闻失实的方法和措施。(斯通)《广东革命报刊史料》广东革命报刊史料编纂的《广东革命报刊史料》第一辑,即将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自1920年广东共产主义小组成立,至1950年海南岛解放,广东省在民主革命时期共出版革命进步报刊四百余种,许多同志为之付出了鲜血和生命。为了系  相似文献   

5.
许可  王鑫 《今传媒》2012,(4):58-59
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迅速发展,传媒技术与报道方式的改进突破,新闻记者队伍日益壮大。但是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媒介商业化趋势日渐明显,媒介市场的激烈竞争与利益驱动,使得新闻记者在报道新闻的过程中出现了偏离真相,有违新闻真实性的种种行为。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新闻记者》评选出"2010年十大假新闻"产生以及报道的特点,探讨新闻记者在工作中职业道德缺失的表现,为新闻工作与媒介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新闻评论并不是与新闻事业同步产生的,而是新闻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产生的背景就在于新闻事业的主导者需要表达自己的声音,阐明一定的主张。当这种需要积累到一定程度,评论就应运而生了。新闻评论最早是出现在报刊上的。因为报刊是最早发展起来的新闻载体。它一出现就呈现出态度的鲜明、主张的明确、现实的针对性强等特点。在早期政论报纸时期,新闻评论成为报刊最主要的文章,也是办报人最重视的文章。在上世纪30年代初,我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发轫时期,外国人在华创办的《中国差报与广州钞报》在创刊号上直言,“在像广州这么小的社会再办…  相似文献   

7.
看到《报刊文摘》1988年12月27日一版摘载《新闻战线》的《新华社副总编朱承修谈沈从文逝世消息迟发的原因》的摘要后,令人对我国新闻事业及其体制上的诸多弊端,感慨系之。下面引《报刊文摘》所载,谈谈个人想法。一、“沈从文先生5月10日晚逝世,没有哪个单位向我们通报情况。”这种惯于坐等“新闻”自己报来,“新闻”不来,又不承认自己没抓到新闻,如此被动的局面,反映了我国新闻事业的虚弱素质。这种虚弱是我国新闻事业所以不“新”的劣根所在。当然还有别的表现和原因,如通讯网的作用等。二、“记者……稍一折腾,截稿时间已到,一条短消息没能抢出来。”这个“截稿时间”,完全是体制上的问题。什么时候新闻事业能出现“全天候”服务(特别是通讯社),我们的新闻事业才能真正成为新闻事  相似文献   

8.
《新闻实践》2009,(5):51-51
近段时间以来,由于一些报刊不断出现严重失实报道,个别采编人员炮制虚假新闻,一些报刊转载未经核实的报道,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损害了新闻单位的权威性、公信力。新闻出版总署近日印发通知,要求各地新闻出版单位采取8项措施,制止虚假报道。  相似文献   

9.
新闻出版总署日前就中国经济时报社等7家报刊社从事有偿新闻、虚假新闻,甚至以负面报道相要挟,对基层单位和群众敲诈勒索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了查处并通报批评。同时就《甘肃日报》等6家报刊因刊载严重虚假失实报道向全国新闻出版管理、报刊主管部门和新闻出版单位发出通报批评。  相似文献   

10.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更是媒体形成影响力、公信力和权威性的基础。在我国新闻事业快速发展,信息传播速度不断加快的今天,媒体上虚假的、失实的报道时有出现,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损害了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也损害了媒体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我国新闻事业史上著名的报刊,民国时期的新记《大公报》为研究对象,从新闻专业主义的角度考查其办报方针和办报实践,分析《大公报》新闻专业主义的体现,并且把它与同时代的其他报刊进行比较,总结出《大公报》一方面在新闻理念上,更贴近新闻专业主义的思想,另一方面在实际运作中也有背离新闻专业主义的做法。文章旨在通过对《大公报》新闻专业主义的剖析,了解民国时期报刊的生存状况以及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报刊中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2.
翟宁 《东南传播》2010,(12):79-80
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申报》前期的新闻理论:报刊的性质、报刊的功能、新闻的报道原则、新闻自由、新闻从业人员。这些理论,在近代中国报业发端之际,提高了人们对报刊性质和作用的认识,开创了"有闻必录"的报道方法,积极争取新闻自由,促进了新闻从业人员的自身修养,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朱学诗、许万全两位老新闻工作者编著了《守护生命线——新闻失实案例分析与防范对策》一书,邀请我作序。因为"新闻失实案例分析与防范对策"是湖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资助的研究课题,我理所当然应该写几句话。这是一个应该重视的课题新闻真实性是新闻工作的根本问题。离开了真实性,新闻报道和新闻事业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但是,新闻失实又是从新闻事业诞生起就如影随形相伴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新闻报道中的隐性失实,是指传媒刊播新闻信息时出现的具有一定隐蔽性的失实。这种失实或隐伏得比较深(是深层次的失实),或出现在隐微处(并不引人注目),因而不易为大多数受众所识别。惟其如此,这种失实就更具危害性。当然,隐性失实的隐蔽性是相对的。具有广阔知识面和很高综合素质的受众,总是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发现报道中的隐性失实,此时,隐性失实也就无隐蔽性可言了。例如,经  相似文献   

15.
论新闻失实的体制性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正强 《新闻知识》2004,(11):13-16
新闻体制是指新闻事业的组织制度,它包括新闻事业的行政隶属关系、内部结构、组织体系、干部制度等。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体制构成了新闻政策的制定、实施的一个规范性、边界性环境,制约着新闻事业的发展与日常报道活动。新闻传播当然由具体的新闻工作完成,他们决定着传播内容的真假,但是,新闻工作并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他们不可能不受到新闻体制的影响。有些新闻失实,媒体并无失实行为的主观恶意与客观失误,即此类新闻失实的产生是非媒体过错,而是由媒体无法抗拒的体制性外力引起的。也就是说,根治此类失实新闻的有效方法是进行体制性创新,实现制度的有效供给。具体而言,造成新闻失实的体制性因素有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朱光潜既是中国现当代著名的美学大师,又是一个著名的报刊编辑,先后主编过中国公学的《旬刊》、《文学杂志》月刊、《工作》半月刊、《华北日报》副刊、《民国日报·文艺》等多种报刊,也为《东方杂志》、《一般》及《工作》等报刊撰写过新闻通讯和许多政论,尤其是他曾经在香港大学学习,后又在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留学,对国内外新闻事业有着独到的观察。他的报刊实践和新闻思想体现出自成一家的鲜明个性。 (一) 朱光潜认为:“报章的主要功用是报道新闻和反映舆论。”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了解很大一部分也得  相似文献   

17.
本刊与《南方都市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重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联合发起——新闻教育关系着新闻事业的未来,快速增长的新闻传播院校(专业)是媒体庞大的后备人才库。而媒体的竞争即是人才的竞争  相似文献   

18.
努力减少和避免新闻侵权诉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新闻出版事业的快速发展,新闻媒体不断增多,新闻媒体从业人员急剧增加,新闻竞争日益激烈。与此同时,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稳步实施,全民普及法律知识教育逐步深入,我国公民和法人的法律意识显著增强。于是,由新闻报道引发的新闻侵权纠纷屡屡发生。它已成为困扰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的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新闻侵权是指新闻单位或者个人利用大众传播媒介以故意捏造事实或者过失报道等形式,向受众传播内容违法或失实的新闻,从而侵害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的行为。广义的新闻侵权包括因新闻侵权而构成的刑事犯罪行为和…  相似文献   

19.
朱宜学 《青年记者》2002,(12):10-11
问:看近几年您发表的新闻业务研究文章,有一个突出印象,那就是目光集中在新闻创新问题上。请谈一下初衷。答:当前,我国新闻传媒竞争激烈,许多新闻教育、理论研究机构和众多新闻媒体,对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要求都提到了空前的高度。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新闻创新的成果还远远跟不上我国新闻事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本刊与《南方都市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重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联合发起——新闻教育关系着新闻事业的未来,快速增长的新闻传播院校(专业)是媒体庞大的后备人才库。而媒体的竞争即是人才的竞争,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