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代中后期,由于商业的迅速发展和商贾势力的急剧膨胀,产生了新兴的市民阶层,促进了通俗化传播的迅猛发展,提高了女性的经济地位,加之当时反礼教社会思潮对社会各个领域的渗透,使得女性的自我意识有了初步的觉醒,产生了追求自由、民主、平等恋爱的思想萌芽。“三言”“二拍”的编纂及时地捕捉到这一现象并及时地以小说的形式加以反映这一动态,对不同阶层女性的恋爱模式进行了描绘。总观“三言”“二拍”中的婚恋作品并加以分析,其恋爱模式主要有芳心暗许型、两小无猜型、日久生情型、主动自荐型四类。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了古文字学、音韵学以及文化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详细阐述了“士大夫”阶层产生的根源和发展脉络,为“士大夫”阶层所具有的“官僚”和“知识分子”双重特性寻找语言学上的依据,从而论证了“士大夫”二重角色的内在统一性。  相似文献   

3.
转型、困惑与出路——美国“进步主义运动”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0世纪之交美国社会经济的巨变和转型促成了“进步主义运动”的兴起。运动的倡导者源自美国社会各主要阶层和集团,共同的社会责任感和危机意识将其维系在一起。作为自由主义改革的集大成者,这场运动从19世纪后期美国的各类改革实践中汲取营养,以之作为渊源和动力并有所超越。由于该时期美国社会转型的复杂性,“进步主义运动”也蕴涵诸多悖论,对其加以准确释读对于观照普遍意义上的资本主义转型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4.
关于“读经”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天,你读经了吗?——时下,中国许多地方掀起了“读经”热,“读经”俨然成为了当前的“时尚词汇”。其实中国有两千年的“官方”读经史,“读经”也和中国传统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辛亥革命之前,读经几乎是每个中国人的必修课,读经是个人通过科举仕途之路,跻身士大夫阶层的必要条件。直到辛亥革命后,蔡元培出任教育总长之时。才下命令废除了小学读经科。然而读经并未从此走下历史舞台。民国成立后,又先后掀起了三次“读经”运动,其主导者分别是袁世凯、章士钊和何健等人。这三次“读经”运动“寿命”都很短,不久就陷入侵旗息鼓的境地。  相似文献   

5.
据说,美国媒体在报道国内新闻事件的标题中,一般不提当事人的社会身份,尤其是所属种族,以避免由此导致的“类偏见”。因为当事人的身份是“群体”和“阶层”的指称,它会产生扩大效应,直接影响到公众对其所属阶层和具有相同身份人群的相应的社会评价。去年,北京动物园发生“黑熊事件”,一些新闻媒体报道此事时使用了这样的标题:“大学生,你干吗跟熊过不去!”把发生在一个大学生身上的事情扩大到了所有具有大学生身份的人身上,很容易引起公众对大学生群体的消极评价,导致“类偏见”。由此我们联想到,在教育领域,“类偏见”的现…  相似文献   

6.
在法兰克福学派、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马尔库塞的“虚假需求”理论视角下,一部分人的精神腐化是社会仇富现象产生的思想根源。矫正社会当前存在的“仇富心理”,可以构建先富阶层与后富阶层共同努力的“五项修炼”路径,从进行系统思考、塑造科学心智模式、达成互相谅解、实现自我超越以及培养共同愿景五个方面来努力。政府在这一路径构建中应积极介入、参与,发挥其不可或缺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地球运动”部分一直是初、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教学难点之一。九年义务教育地理课程中关于地球运动有这样一条标准“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活动建议又指出“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地球运动的空间模型。深入领会地球运动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常常采用地球运动的“假设”情形,形象演示地球运动,激发学生想象思维。但据笔所知,在一些老师的教学及一些教辅书中。关于地球运动的某些“假设”存在误区,致使误导学生思维。在此仅举如下一例与大家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8.
厘清“最广大人民”所指,有利于我党扩大阶级基础、群众基础和社会影响力。厘清“根本利益”所指,有利于我党处理社会各阶级阶层利益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五卅”运动对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时的中共领导人对“五卅”运动的总结,一方面促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另方面也存在着极其严重的缺陷,这就是“左”倾思想的产生和发展。这些“左”倾思想主要表现在对民族资产阶级的片面认识,提出工人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的发展是国民革命的唯一保证,以及对革命发展趋势的过左估计等,从而对大革命的失败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左”倾错误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周荣阳 《中学教研》2014,(10):32-34
物质世界中的万事万物都处在相互作用的普遍联系之中,都处在不断产生、不断消亡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永恒过程之中,运动是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和静止之间存在普遍的联系.在数学中也是如此,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变化和运动的问题,而合理的分析和利用变化中的不变性,让“变”与“定”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解决问题往往能起到一针见血的作用.下面结合平面向量几何法的教学实践浅析“变”与“定”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11.
《凤凰周刊》近期发表署名石勇的文章认为,“我爸是李刚!”和飙车、泡美女、炫富等,实际上是一个形成中的“上等人阶层”在进行夸张的身份建构的宣示。在心理上,它是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一个新的阶层在形成中,建构自我认同时无法避免的神经症性紊乱。  相似文献   

12.
近年高考“力与运动”试题,注意回归基础,适度调高区分度,重视考查求解物理问题的方法,例如,物理模型法、整体法与隔离法、图象法、临界问题分析法等.高考“力与运动”考查热点有:运用正交分解法求解多个方向外力作用产生的加速度,运用整体法与隔离法求解连接体问题,运用临界条件求解临界问题,分析超重与失重问题.现将“力与运动”命题...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分析建国初期“三反”、“五反”运动产生的起因、过程及结果,阐述了“三反”、“五反”运动与保持共产党先进性的关系,以期对当今党的建设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唐宋以来,中国社会崛起了一个新的阶层——富民阶层。富民阶层的崛起,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变革,由此形成一个新的“富民社会”。在此背景下,一大批思想家纷纷发表言论,肯定富民的重要作用,主张保护富民,从而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思想潮流。“保富论”立足于社会发展和处理国家与富民的关系,要求保护中国社会内部新的发展力置,实为一种具有崭新时代特征的经济思想,标志着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重大转型与社会深层变迁。  相似文献   

15.
解决物理问题,归根结底是物理方法问题.教学中发现,尽管教材专门讲述了“力的分解”和“运动的分解”,学生对力的分解及平抛运动的处理方法也基本掌握,但遇到具体问题,需要分解其他矢量或分解其他运动形式时,有时仍显得无所适从.笔者认为,产生这样的原因,是由于思维方式只停留在局部空间,没有真正领悟到“分解”原理的精髓.本文通过例题剖析“分解”的思想,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无论是希特勒国内的还是国外的政治对手,都没有否定过这个事实:到1933年1月,至少三分之一以上的德意志人,都是支持纳粹党以及它的“元首”阿道夫·希特勒的,当时任何其他政治派别的德意志政治家都没有达到或接近过这样高的支持率。当人们注意到纳粹运动的追随者中不仅包括了来自“新”、“老”中间等级的群众,而且也包括了来自其它社会各阶级、阶层、教派的群众时,就不难看出纳粹运动“独裁式大众聚合化运动”的特点。事实上,希特勒要在这个时代里夺取政权,并实现他对内建立法西斯极权独裁统治、对外夺取“生存空间”的目标,不仅…  相似文献   

17.
宋紫 《怀化师专学报》1996,15(4):344-348
“几国同时胜利”理论是马恩提出来,用于指导19世纪欧洲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一国首先胜利”理论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有关思想创造性的发展。“一国说”产生的是一般形态的社会主义。“同时说”产生的是共产主义的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18.
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物理》(必修加选修)第二册第十六章“电磁感应”中,对右手定则的表述是这样的:“伸开右手让拇指和其余四指垂直,并且都跟手掌在一个平面内,让磁感线垂直从手心进入,拇指指向导体运动方向,其余四指指的就是感应电流的方向”.学生利用右手定则,判断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而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非常方便.但笔者认为,这种表述在磁场与导体均发生运动时,容易使学生产生错误判断,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9.
1925年五州运动掀起全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大浪潮。从全国各大都会到偏远的城市,都发生了大大小小的罢工、罢课、罢市的反帝斗争,甚至广东、河南等省分的农村也捲入这个巨大的波涛中来。就在这时,“打倒帝国主义”和“废除不平等条约”等口号,成为全国各革命阶层人民一致的呼声。特别是,在这样巨大的浪潮中,中国工人阶级以坚强的团结力和奋斗力,及时地领导着中国革命运动向前发展,更使帝国主义惊慌失措。帝国主义为了缓和它们在中国所面临的危局,便举行了所谓“关税会议”和“法权会议”;这两个会议自  相似文献   

20.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在台湾开始了长达50年的殖民统治,掀起一场“皇民化运动”。这场运动不仅使一些台湾人对祖国的化产生了隔膜.还使某些台湾人产生了“皇民”心理。一直到今天.还有一些人为日本的殖民统治叫好.并借此叫嚣台独。历史的贻害,不能不使人们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