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改革开放年代,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社会变革中,新闻工作者的法律修养如同政治修养、业务修养、作风修养一样,亟待大力提高.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新闻实践的需要,也是当一名合格新闻工作者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丁骋  张威 《中国编辑》2022,(2):45-50
当下我国新闻工作者职业失德现象时有发生,加强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势在必行.人人都生活在制度场景中,新闻工作者也是如此.制度伦理是通过加强治理主体、制度和伦理主体三者的伦理建设,实现道德建设的软硬结合,从而可以为我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提供新视角.从治理主体来看,我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须将"党管媒体"的新闻体制制...  相似文献   

3.
敬业,是对新闻工作者最基本也是最崇高的要求。当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变型之时,当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以后,我们是否应该——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闭幕的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其核心就是按照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用宪法这样的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下来。这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毕竟是一种全新的体制,在世界上没有成功的先例,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借鉴,特别是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底子薄弱的大国搞市场经济,必然会有一个艰难的过程,必然需要方方面面的不懈努力,新闻工作者自然也包括在其中,而且由于新闻工作的特性,新闻工作者的担子不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新闻工作者为改革开放鼓与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运作是新鲜事物,要求新闻工作者勤于思考。面对新的体制下许许多多的新人新事、新观念、新情况和新问题,新闻工作者在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上,要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才能正确地把握舆论导向,使新闻宣传工作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及时把握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尚未完全被人们认识,市场经济的宣传也是在不断探索中进行,这便使新闻工作者对新的形势的宣传要慎重,要尽量追求新颖和深度,尽量使报纸上的文章有指导性、可读性。无论宏观和微观的新决策、新动态、新现象、新做法,都需要我们去用心捕捉,把隐藏的观点、经验总结起来,及时地在客观与微观之间搭起桥梁,引导人们的思想观念健康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满足现代商品经济在各个阶段的不  相似文献   

6.
新闻工作者的自律和他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工作者的角色认知与职业意识是影响传媒发挥舆论引导、社会整合功能的重要决定性力量。原新华社社长郭超人也曾指出:新闻工作者“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毁誉忠奸,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人命关天。”但是,身处体制转轨阶段的中国传媒业同样也面临着价值观和道德意识方  相似文献   

7.
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新的历史时期,多一点理论素养,多一点理论思维,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了理论上的清醒,才有政治上的坚定,实践中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突出改革,突出创新,是第七届全国好新闻评选的指导思想。参加评选的同志认为,搞好改革是我们国家的大局。广大新闻工作者站在改革的前列,以宣传改革、推动改革为己任,及时报道了改革中涌现的新人新事新经验。评选好新闻应当从这个实际出发,把新闻工作者在改革中所做的成绩反映出来。去年,我国进行了经济体制和科技教育等体制的改革,各方面出现了生机勃勃的形势,但也遇到不少  相似文献   

9.
新闻工作者是思想战线上的战士.邓小平同志说过:"思想战线上的战士,都应当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因此,新闻工作者自身形象问题不单是个人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党的新闻事业的声誉.新闻工作者如何经受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做到不以职业谋私,维护新闻事业声誉,成为我们必须下功夫加以解决的一个课题.市场经济对新闻工作者思想具有双重影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市场经济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具有两重性,既有正效应,也有负效应.一方面,许多传统观众等到冲击.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观念得到发展,如自…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到了最为关键的攻坚阶段,在这场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大变革中,中国的经济领域的空前繁荣和广阔,给新闻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大舞台,也是开创经济报道新局面的好时机: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由于竞争带来的震动和反响、两种体制的转轨切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所有这些,都需要新闻工作者利用手中的笔将其有选择地传播出来,给党和政府的工作以及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或揭示、或批判、或肯定、或否定,而要完成这一任务,只有深入经济领域去采访,在采访中不断开阔思路,提炼主题.  相似文献   

11.
B、记者行为规律性知识是新闻事业科学管理的基本理论依据国家新闻体制的规定和新闻工作者的行为法则是新闻事业科学管理的基本依据。前者是新闻事业管理的出发点,后者是新闻事业管理的客观社会基础;前者离开后者必然脱离社会实际而难以实现,后者脱离前者必然偏离方向而难以活动。国家新闻体制是一定国体的反映,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新闻体制。新闻体制主要包括新闻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论断以后,全国上下群情振奋,形势发展日新月异.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新闻工作者去掌握、去研究。层出不穷的新鲜事物和好典型、好经验需要我们去了解、去报道。可以说,新闻工作者的报道素材是很丰富的。然而,如果我们自己不下功夫“富”起来,新闻  相似文献   

13.
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必将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产生深刻的影响.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新闻工作者要摆脱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产生的旧观念,牢固树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的新思想,努力写好经济新闻,搞好经济报道,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四大确定的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实践,是一场极为深刻、影响久远的重大社会变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必将冲击着我们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传统观念、习惯思维模式,乃至一些过时的、陈旧的报道结构、写作方式、方法等。观念更新是正确行为的先导。新闻工作者作为“当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新的问题摆到了新闻工作者尤其是党报新闻工作者的面前。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摇撼着记者的笔,搅动着编辑的心,以致于新闻界摇旗呐喊:发扬敬业精神,禁止“有偿新闻”,集中精力办报;一方面是自身建设落后的现实逼迫着报人在考虑社会效益的同时,不得不考虑经济效益。 办报者必须集中精力办报,这是天经地义的。但要想集中精力办报,又必须有较为雄厚的财力作保障,这是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6.
我国正处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时期,由于新旧体制的交错碰撞,新矛盾、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人们对同一事物往往产生多种截然相反的看法。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才能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防止报道的片面性和绝对化,是对每一位新闻工作者提出的新课题。它促  相似文献   

17.
新闻工作者自我价值观,说到底就是人生观,用什么样的手段实现自我价值,这又是一个道德观范畴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体制的急剧转轨,国门的迅速打开,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种社会思潮纷至沓来,出现了多元价值观冲击的新格局。这对新闻从业人员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个严重的挑战。如果把“聚敛财富”、“贪图安逸”当成新闻工作者人生观的追求,那真是祸国殃民。所以广电部门的领导,一定要把加强对新闻工作者共产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教育,要像抓好新闻导向一样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并要根据行业特征,制订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十四年来理论认识上的重大突破,也是十四年改革开放实践呼唤的必然结果。可以肯定,随着这一新的经济体制的建立,上层建筑各个领域,包括人们的思想观念,必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那么,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思想观念怎样才能适应这一新形势呢?笔者以为,必须做到坚持“两个基本”,强化四种观念。首先,大家应当知道,我们所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它不仅具备一般市场经济的共同特征。而且具有以公有制、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这种新经济体制,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础保证。作为置身上层建筑一个部门的我们新闻工作者,要想为这一新的基础服好务,首先必须做到毫不动摇地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广大的新闻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更加宽阔的报道平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的过程中,体制的碰撞、观念的变革、心灵的交锋、乃至人性的彰显,都成为精彩的报道主题。在电视新闻界,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为代表的经济性批评报道异军突起, 引领了新的收视热潮,创造了新的收视奇迹,并产生了极  相似文献   

20.
新闻工作者的敏感和责任感,是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的最基本、最可贵的素质。新闻工作者的这两种素质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且都离不开理论和实践。新闻敏感性是新闻工作者的外化素质,是反映一个新闻工作者工作能力的指标;责任感是新闻工作者的内化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