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苏联政府的一项特别决定,1918年10月在莫斯科建立了国家东方艺术博物馆,是全苏唯一的东方艺术博物馆。今天,它已成为收集、存放、研究和传播亚非人民艺术遗产的一个主要中心。国家东方艺术博物馆的宗旨是向人民大众介绍东方艺术的古典传统,苏联高加索、中亚和哈萨克人民的艺术,西伯利亚各民族的传统艺术,以及国外东方现代进步艺术家的作品。这一宗旨应当为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服务。  相似文献   

2.
派遣人员参加他国社会主义建设,是冷战时期社会主义国家外交关系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历史档案资料和实地访谈为依据,讨论1956年至1963年临朐县300名中国工人赴苏援建的社会动员机制。研究发现赴苏工人认为中苏之间存在"一位苏联专家换四名中国工人"的合作协议;赴苏工人对参与苏联共产主义建设具有参军般的荣誉感;中国政府通过宣传动员和组织动员把国家意志与人民需求有效结合,保证了赴苏工人项目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艾晶  李晨 《中国博物馆》2012,(2):112-116
为了加强博物馆陈列艺术的学科建设,促进博物馆陈列展览水平不断提升,2012年3月,本刊编辑部委托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艾晶和编辑李晨,拜访了我国博物馆陈列艺术著名专家、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周士琦先生。周先生1951年毕业于原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1955年就从事博物馆陈列设计工作,曾参与中国革命史陈列、纪念辛亥革命50周年展览、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科学技术成果展等大型展览设计,1984年担任中国博物馆协会陈列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1992年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奖励,1998、1999、2009、2011年先后担任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的评委,2009年被国家发改委特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成就展”的艺术顾问。作者是周先生的门生,此次拜访,向周先生了解中国博物馆陈列艺术学科的发展情况,同时就当前博物馆陈列行业的一些热点问题,与周先生进行学术探讨。  相似文献   

4.
这里选译的中苏关系文件译自《苏联对外政策文件集》(ⅡoRyMeHT~BHCm—HeIⅡe6 HO~THEH CCCP)第21卷,莫斯科1977年版。这卷文件集汇集了苏联在1938年间对外关系的重要文献,其中涉及到中苏关系方面的有此间苏联官员同国民政府要人会谈记录,苏联外交人民委员会和苏联驻华全权代表往来的电报等。现特译出,以供研究中苏关系之用。  相似文献   

5.
杨秋  崔波 《中国博物馆》2012,(3):125-126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发应用不断提升着博物馆的展示艺术效果和科学管理水平。作为文物最直接的保护者——展柜也得到相应的发展,同时也遇到更高的发展要求。为推动展柜功能不断发展,中国文物报社联合中国博物馆协会陈列艺术委员会主办,中国文物报博物馆周刊、山东金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了博物馆展柜功能新需求研讨会,就展柜材料、技术、功能进行了热烈研讨。  相似文献   

6.
苏联驻华全权代表卢干兹致苏联外交人民委员会电 1938年5月16日 5月14日,外长王宠惠同我进行了会谈并通告: 1.中国政府已命令孙科去莫斯科,在那里亲自转达因苏联对中国在道义和物质上的援助而对我国政府的感激,中国正是因此才顺利地进行解放战争。 2.委托孙科通告,在这一期间日本投入了新的部队,战线大大延长了,这就需要中国有更多的部队和资金,因此请苏联还要给予援助。 3.此外,孙科被授予全权请求苏联政府向中国友好地指明道路,借助于这些道路,中国一定能成功地结束解放战争。 此外,在援引我们国家的双边利益时,王宠惠建议交换关于国际形势的所有资料,建议事先交换看法,以至事先协调在国际关系方面行为的所有问题。  相似文献   

7.
黄冬成 《新闻天地》2005,(12):57-58
艺术成就 朱训德.又名释然:1954年生于湖南湘乡。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兼湖南中国画艺术委员会主任,湖南师大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其作品曾获全国美展银奖,国际水墨画大展金质奖.数件为中国美术馆、日本近代美术馆、联台国总部及国内外艺术博物馆和文化研究机构及收藏家珍藏,出版有《朱训德作品集》、《中国民族风情.傣族集》、《朱训德画文集》。译著《与风景秀丽的对话》、《听泉》等。  相似文献   

8.
1940年1月,由中苏两国共同筹备的"中国艺术展览会"在莫斯科开幕。中央研究院、故宫博物院及中苏文化协会挑选中国历代艺术品赴苏参展,展会的筹备因中央研究院各方意见分歧而颇费周折。本次展览会所展出的中国古代及中国抗战艺术品在苏联各界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对于推动战时中苏艺术文化交流、扩大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具有重要意义。苏德战争爆发后,"中国艺术展览会"被迫中断,在中苏关系渐趋冷淡的背景之下,中苏两国间就中国参展艺术品归国所开展的交涉活动也颇具意味。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18,(10):30-39
东北沦陷后,国人报业饱受日伪新闻统制摧残。伪满《出版法》限禁了新的国人报纸的出现,伪满洲国通信社垄断了新闻媒体的信息来源,伪满弘报协会的整顿使国人民办时政大报实质性消亡。1932年至1937年"满"苏边界纷争的舆论鼓动是东北地区国人民办报纸在日伪新闻统制下拥日反苏的实际表现。"不法越境"、外交抗议、军事冲突等新闻选题是日方对苏思想战在伪满地域内民间形式存在的新闻媒体中的具体反映,日方这些舆论鼓动的实质在于形成对苏外交的宣传攻势和加强对东北地区的殖民统治。  相似文献   

10.
苏联社会历史的所有阶段,创立最佳条件为博物馆完成向劳动者进行教育的社会职能,向群众进行思想动员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的现实任务,是苏联博物馆事业发展的主要条件。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条件下,博物馆向苏联人民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作用越来越大,它要求不仅要实现博物馆本身的直接的活动,还要有科学根据和合理的组织进行博物馆的事业建设。改建博物馆工作的进行过程是从六十年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为国际情协澳大利亚委员会主席、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馆长唐·麦克迈克尔在国际情协第四届亚太地区大会上所作重点报告的讲稿。在该文章作者简单回顾了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的历史,简述了博物馆开展社会教育的主要途径,方法。然后,他提出了“博物馆社会教育”的新概念,即它非一般知识性教育,而是一种特殊的、鼓励人们参与干部社会重大问题,改变人们对社会的看法的一种教育。此外,作者还分别就自然历史、文化历史、艺术、科技及社会历史类博物馆的社会教育目标作了分析和论述。作者所列举的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及苏联的一些成功的博物馆展览及其在博物馆社会教育领域中的努力给读者以新的启迪。  相似文献   

12.
燕舞 《今传媒》2005,(6):61-61
于丹,女,1965年出生。电视节目策划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影视传媒系主任,影视学博士,教授。现为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视协高校艺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视协理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中央电视台研究处客座研究员、中国新闻研究会、中广学会主持人研究会、中广学会法制节目委员会常务评委、澳大利亚新闻集团首席顾问、北京电视台首席策划顾问。  相似文献   

13.
博物馆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借助艺术授权博物馆可将其文化价值转化为博物馆的文化效用和文化创意,实现博物馆文化理念、价值的传播,最终让文物"活起来"。2000年以后,博物馆艺术授权才在中国逐渐兴起,并得到迅速发展,回顾国内外博物馆艺术授权的发展历程与研究成果,本文对博物馆艺术授权的概念及模式、授权流程、保障机制进行了论述,以期为博物馆文创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纽约市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古根海姆博物馆、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和新当代艺术博物馆的走访和调研,了解到关于藏品、展陈、衍生品设计和博物馆建筑等方面的诸多细节。并以此为切入点,结合博物馆学理论框架及研究方法,试图探索、分析纽约艺术博物馆经营管理之优势,以期对中国艺术博物馆未来发展道路提供成功经验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兰台世界》2003,(11):40-41
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曾任总参谋长、副国防人民委员、苏联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成员、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司令员、远东苏军总司令等要职。本文选自《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战争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一书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参加的首次重大国际会议是1954年举行的日内瓦会议。这次会议讨论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中、苏、美、英、法五大国等共20多国参加。除苏联外,尽管参与有深有浅,都是前朝鲜战争、后印支战争的交战国。朝鲜问题和印支问题是当时世界的两个热点。这个会议能够召开,是世界人民和中国人民的伟大胜利。会议正式开幕的前一天,1954年4月25日,我在日内瓦旧国联大厦看到苏联《真理报》副总编辑茹可夫,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试图就建设一座代表国家形象的标志性博物馆——国际友谊博物馆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进行探讨,以便求教于高明。一、建造一座展示外交成就的国家标志性博物馆的重要性新中国成立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外交同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以独立自主的鲜明特点,为维护国家主权、民族尊严,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而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外交取得更为喜人的成果,前景也更为宽广。在日益频繁的中外友好往来中,积淀下大量来自世界各国的外交礼品,是新中国、新时期中外交往历史的实物见证,体现了我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在实践中结…  相似文献   

18.
史记 《航空档案》2007,(5):93-95
1月1日 以何长工为团长,段长俊、沈鸿为团员的3人代表团主离京赴苏,9日下午抵达莫斯科,苏联副外长葛罗米柯到机场迎接。苏方对这次谈判十分重视,以外交部长维辛斯基为首组成7人委员会负责接待。1013上午,代表团拜会维辛斯基。下午,苏贸易部长孟西维采夫邀请开会,组成10人混合委员会。苏方参加的有:外贸部副部长科瓦利、航空工业部副部长卢金,空军副司令果尔聂夫等6人;中方有何长工、段子俊、沈鸿及中国驻苏使馆参赞江泽民4人谈判先后于1月12日、1月16日、1月30日进行了三次,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9.
在出版界,大学出版社起步较晚,在这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大学出版社书籍装帧艺术工作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一直显得乏力,这是一个历史的事实。近几年,随着大学出版的迅速崛起,大学书籍装帧艺术工作者的队伍及活动也逐渐壮大。1997年10月在新闻出版署有关领导的关怀指导下,经大学书籍装帧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中国大学出版社书籍装帧艺术委员会在北京成立。从此,大学出版社的美术编辑有了自己的组织。中国大学出版社书籍装帧艺术委员会的成立,为中国大学出版社装帧艺术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年来,委员会充分发挥大学出版社的群…  相似文献   

20.
苏联百科全书出版社将出版《通俗文艺百科全书》。这本百科全书共有四千个条目,二千张黑白插图和二百幅彩色复制品。主要内容有建筑艺术、绘画、雕塑、造型艺术、珠宝艺术、服装、手工艺品及世界主要的博物馆。这本百科全书还反映苏联每一个加盟共和国和自治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