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在以人为本的社会当中,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曝光率越来越高。加强和改进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报道,对于事件处置和公众心理安抚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最近几年国内发生的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和其他突发事件由于报道及时、导向准确、方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图对一系列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对外报道进行学理考察,从报道技巧、传播策略、传播机制等层面探讨突发公共事件的对外传播机制,并对如何组织突发公共事件的对外报道,以产生积极的国际传播效果进行分析,为今后突发公共事件的对外报道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基本理论,界定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响应机制涵义,并提出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响应机制由应急响应程序、应急响应信息报告与发布机制、应急指挥与处置机制、应急动员保障机制等四个要素构成,指出了当前中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响应机制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从而提出了构建与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响应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郑智斌  王娟 《科技广场》2012,(11):220-226
突发公共事件是风险社会中媒体越来越多面临的重要报道议题,重视危机应急、忽视善后和社会干预作用是长期以来这类报道的误区.本文从回顾媒体相关实践、深化媒体功能出发,提出突发公共事件的“善后报道”理念,阐述其背景、内涵、功能,以及相关的理论基础、媒体角色和报道原则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突发公共事件频发。针对形式各异的突发公共事件,本文分析突发公共事件的公共属性,抽取其共性属性,建立突发公共事件本体模型,并采用OW L本体描述语言进行描述,同时将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元事件进行细分和组织。基于元事件对事件的发展演化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元事件构成的突发公共事件过程构建及处理流程,可以帮助决策者根据历史案例的元事件库,迅速建立处置方案,最后给出了实例进行了验证和说明。  相似文献   

6.
行动者网络视角下突发公共事件的谣言协同治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仲英 《现代情报》2009,29(12):109-120
[目的/意义] 近年来突发公共事件舆情频频产生,基于该舆情往往会爆发相关突发公共事件谣言,谣言对舆情发展影响深刻,通过建立突发公共事件谣言协同治理机制以期提高舆情导控成效。[方法/过程] 论文以行动者网络理论为理论基础,在突发公共事件谣言的生命周期不同阶段进行行动者网络分析,进而确定不同阶段的强制通行点,根据转译过程构建突发公共事件谣言协同治理机制。[结果/结论] 论文以行动者网络理论的行动者和转译要素构建了突发公共事件谣言在潜伏爆发期的监测预警机制、变种期的分析反馈机制、消亡期的反思预防机制,3个阶段的行动者网络形成严密的突发公共事件谣言协同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胡漠  张蕴潮 《情报科学》2023,(11):111-119+161
【目的/意义】突发公共事件短视频舆情的衰退受到多要素的共同影响,识别出对突发公共事件短视频舆情衰退起到关键影响作用的要素,有助于相关主体提高研判突发公共事件短视频舆情衰退所处进程的效率,以更少的投入快速准确地掌握突发公共事件短视频舆情衰退的演化进程。【方法/过程】本文采用元人种志方法对突发公共事件短视频舆情衰退的相关原始研究进行收集、转译与集成,得到突发公共事件短视频舆情衰退的影响要素集;进而采用模糊集理论——DEMATEL方法,通过对影响要素集中的各个影响要素的原因度、中心度、影响度与被影响度的计算与排序,识别出对突发公共事件短视频舆情衰退具有关键影响作用的要素;最后,根据识别出的关键影响要素,有针对性地提出引导突发公共事件短视频舆情衰退的策略。【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突发公共事件短视频舆情衰退影响要素集中共包含17个影响要素,并从中识别出了8个关键影响要素。【创新/局限】对突发公共事件短视频舆情衰退的关键影响要素的作用强度的研究有待后续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公众可以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通过网络媒体及时了解突发公共事件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当公众受他人误导时就极有可能引发网络舆情。有效处理突发公共事件时政府治理能力的体现,而全面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能力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阐述了突发公共事件和网络舆情的概念及特点,分析了地方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突发公共事件频发,尤其是自然灾害呈上升趋势,通信保障在抢险救灾工作中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短波通信凭借其组网方便、抗毁能力强、通信距离远、运行成本低等特点,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通信保障中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突发公共事件通信保障的特点,短波通信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中呈现出的优势,并且提出了短波通信的组织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0.
陈雅丽 《内江科技》2014,35(10):24-24
<正>近年来,一些突发性公共事件时有发生,如2008年汶川地震、疆独事件等,让人们感受到了政府的力量。本文从政府在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地位方面着手分析政府在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管理中可采取的措施。1突发性公共事件概述突发性公共事件是在某种特定情况下,由于缺乏准确预警或有效预防而发生的,危害公共利益与公共安全的意外事件。  相似文献   

11.
期刊和网络互动在报道抗震救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华北国防医药》和自己的门户网站——中国康网在抗震救灾的报道中,通过借势互补产生的放大效应,扩大了期刊的影响,增加了网络的点击量,互动实现了双赢,并为科技期刊在突发公共事件报道中的功能拓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明确政府在开展从突发公共事件中学习时应平衡利用式学习和开发式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提出政府在开展从突发公共事件学习时可以采取叙述、分类、编码和解析这四个循序渐进的步骤,结合当前实际为我国政府推进从突发公共事件中学习提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崔鹏  张巍  何毅  齐婧 《现代情报》2018,38(2):75
借助危机管理中的生命周期阶段论,研究了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演化规律,构建了由酝酿阶段、爆发阶段、扩散阶段、反复阶段、消退阶段、长尾阶段构成的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发展生命周期"六阶段"模型。基于该模型,通过对突发公共事件典型案例分析,探究了政府应对能力指标在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生命周期中的演化态势,为政府提升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提供了理论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4.
江矞 《科教文汇》2014,(19):191-192
本文从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定义和特性出发,结合加权小世界网络理论的前端观点,探讨了高校内突发公共事件中信息传播的特性,通过小世界网络理论中的聚类系数和特征关系长度等要素,分析并得出了通过对信息传播速度、信息传播渠道和信息传播媒介三方面的要素控制来达到高校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传播控制的目的,从而为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提供策略支持。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定义和特性出发,结合加权小世界网络理论的前端观点,探讨了高校内突发公共事件中信息传播的特性,通过小世界网络理论中的聚类系数和特征关系长度等要素,分析并得出了通过对信息传播速度、信息传播渠道和信息传播媒介三方面的要素控制来达到高校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传播控制的目的,从而为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提供策略支持。  相似文献   

16.
丁利  雷宇晶 《现代情报》2016,36(2):79-85
本文通过对2003年4月到2014年12月国内权威媒体公开报道并在网络空间形成强大网络舆论,从而引发行政官员问责的128个突发公共事件的研究样本进行整理和统计,以问责事件领域、问责领导职级、问责处理方式、行政问责渠道、问责领导复出等5个方面作为分析维度,以实证的视角探寻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以及行政问责的发展特点和问题不足,进而为我国突发公共事件的行政问责制的完善提出路径选择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突发公共事件呈现逐步升级的趋势,给全世界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生命财产损失。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能力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本文分析了全球突发公共事件及其应急管理发展五个方面的趋势,介绍了国际社会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能力的一些经验与举措,以期能为提高我国各级政府和人民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提供借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一、相关名词 1、突发公共事件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重大社会影响,危及公共安全的事件。  相似文献   

19.
胡频伟 《科教文汇》2008,(4):120-120
高校突发公共事件中往往伴随着各种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文章从谣言产生的条件出发,分析了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谣言对高校师生教学和学习带来的极其严重的影响。文中还初步探索并提出了高校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谣言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突发性公共事件的特点及近年来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应对情况,分析和阐述了在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中,对"信息"的控制是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关键,对当前应急体系提出了中肯建议.同时也对针对突发性公共事件防控的"干部问责制"的实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