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国民党第60军原为云南的地方部队,军长曾泽生是云南永善人,他早年入滇军,曾就读于云南陆军讲武堂。1925年入黄埔军校第三期学生队,毕业后回到云南,长期在龙云部任职。历任连长、营长、团长、旅长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升任国民党第60军第184师师长和第60军军长。曾率部参加了台儿庄会战、武汉会战和赣北对日作战等战役。1945年8月,从云南蒙自、屏边地区率部赴越南接受  相似文献   

2.
陶峙岳,1891年生于湖南宁乡县,1916年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第三期,曾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和武昌起义。北伐时,任国民革命军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曾率部驰援上海,参加淞沪会战。此后历任国民党部队第一军军长、三十四集团军副总司令、三十七集团军总司令、河西警备总司令、  相似文献   

3.
陶峙岳,1891年生于湖南宁乡县,1916年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第三期,曾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和武昌起义.北伐时,任国民革命军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曾率部驰援上海,参加淞沪会战.此后历任国民党部队第一军军长、三十四集团军副总司令、三十七集团军总司令、河西警备总司令、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新疆警备总司令.1949年9月25日在新疆率部起义,为和平解放新疆、维护祖国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朱培德将军 (1889— 1936年 )为中华民国时期重要的军事将领 ,曾是孙中山先生晚年主要的军事助手之一 ,历任广东革命政府大本营拱卫军军长、代理军政部长等职。北伐时期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 ,率部攻克江西等地。 192 7年后 ,先后出任江西省政府主席、参谋总长、军事委员会办公厅主任 ,曾主持对日抗战的筹划准备工作。朱培德字益之 ,1889年 10月 2 9日 (清光绪十五年十月初六 )生于云南省盐兴县 ,祖上以开发盐矿为业。朱培德七岁丧父 ,家境渐趋衰弱。他自幼好学 ,并喜习武强身。受当时军事兴国思潮的影响 ,他于 190 7年考入陆军随营学校。…  相似文献   

5.
1938年10月日军侵占武汉后。张自忠于11月率部进驻钟祥县,任国民党第五战区右翼兵团总司令、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五十九军军长,上将军衔,担任防卫鄂西、鄂北地区的重任。  相似文献   

6.
<正>6月30日,蒲江县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龙先生再次来到四川省档案馆,为李家钰将军纪念馆布展和编辑出版《沿着李家钰将军的足迹》,补充收集有关档案资料。李家钰将军是四川省蒲江县人,曾任四川边防军总司令、国民革命军第四十七军中将军长。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出任第四集团军副总司令、第三十六集团军总司令等职。抗战爆发后率部出川抗日,转战山西、河南  相似文献   

7.
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韩练成率部渡过琼州海峡,以围军第46军军长身份兼任海南岛防卫司令官、接收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集海南党政军权于一身,接受日军投降.蒋介石告诫韩:希望韩以"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全局观念统御海南.  相似文献   

8.
宋哲元原系西北军冯玉祥旧部,中原大战战败后被张学良收编.先任陆军东北边防军第三军军长,不久又改任国民革命军第29军军长. 1935年,宋哲元任平津卫戍司令、河北省政府主席兼冀察绥靖公署主任等职.1935年至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华北日军阴谋利用宋哲元,煽动华北五省自治,使冀鲁晋察绥变成日伪自治区,以达到不战而统治...  相似文献   

9.
王凤刚 《兰台世界》2005,(10):62-63
张自忠(1891-1940),字荩忱(取“精忠报国,竭尽微忱”之意),山东省临清市唐园村人。1911年在天津法政学校求学时秘密加入同盟会:1914年投笔从戎.1917年入冯玉祥部,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师长等职。1930年中原大战后,冯玉祥军事集团被瓦解,张自忠所部被蒋介石收编,1931年后,张自忠曾任第29军第38师师长、第59军军长、第33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五战区右翼兵团司令等职。  相似文献   

10.
商豫 《湖北档案》2011,(8):45-46
宋哲元原系西北军冯玉祥旧部,中原大战战败后被张学良收编。先任陆军东北边防军第三军军长,不久又改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军长。1935年,宋哲元任平津卫戍司令、河北省政府主席兼冀察绥靖公署主任等职。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前,华北日军阴谋利用宋哲元,煽动华北5省自治,使冀鲁晋察绥变成日伪自治区,以达到不战而统治华北的目...  相似文献   

11.
《陕西档案》2005,(3):9-10
1、杨虎城(1893-1949)陕西蒲城人。曾参加辛亥革命。1916年后,历任陕西陆军营长、陕西靖国军第五游击支队司令、第三路第一支队司令和第三路司令、国民军前敌总指挥、第三军第三师师长、国民联军第十军军长、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二十一师师长。1930年任国民党第十七路军总指挥,不久兼任陕西省政府主席。1932年任西安绥靖公署主任。1936年12月,在中国共产党影响下,和张学良一起发动著名的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逼蒋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被蒋逼令离军出国。抗战爆发后,要求回国抗日,1937年11月在南昌被国民党特务软禁。1949年9月17日重庆解放前夕,被蒋介石指使特务杀害。  相似文献   

12.
王凤刚 《兰台世界》2005,(11):62-63
张自忠(1891-1940),字荩忱(取"精忠报国,竭尽微忱"之意),山东省临清市唐园村人.1911年在天津法政学校求学时秘密加入同盟会.1914年投笔从戎.1917年入冯玉祥部,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师长等职.1930年中原大战后,冯玉祥军事集团被瓦解,张自忠所部被蒋介石收编.1931年后,张自忠曾任第29军第38师师长、第59军军长、第33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五战区右翼兵团司令等职.1940年5月16日,他在湖北宜城南瓜店与日军的激战中,血染沙场,壮烈殉国.他是中国军队在抗战中牺牲的职务最高的将领,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阵营五十余国中战死的最高军队将领.  相似文献   

13.
2008年12月18日,开国少将,原湖南省革委会主任黎原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黎原是河南省息县人,1938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学员、教员、队长、副营长、教导大队大队长等职,参加了保卫党中央保卫陕甘宁边区等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东北民主联军吉黑纵队一大队政委、团政委、团长等职,参加了攻克长春、三下江南、开原攻坚战、辽沈、平津、宜当等战役战斗。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团长、师参谋长、副师长、代师长、师长、副军长、副军长兼参谋长、广州军区副参谋长、军长、军长兼湖南省革委会主任、兰州军区副司令员等职,参加了湘西剿匪和抗美援朝,为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贡献。1978年12月至1983年1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副主任。曾任北京市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黎原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他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曾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独立功勋荣誉章。  相似文献   

14.
少华 《出版参考》2005,(14):21-22
左权(1905-1942),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被选送到苏联,先后到莫斯科中山大学、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30年回国,历任闽西红军新十二军军长,红五军团十五军政委、军长兼政委,红一军团参谋长、代理军团长,八路军副参谋长、前方总部参谋长等职.1942年5月25日在辽县麻田附近指挥部队掩护八路军总部转移时壮烈牺牲,年仅三十七岁.他是共和国三十六位军事家中学历最高的一位.  相似文献   

15.
何键秘闻录     
何键,字云泉,后改芸樵,湖南醴陵人,保定军校第三期毕业,曾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五军军长,1927年5月策动许克祥发动"马日事变",后任湖南省清乡会办等职,1929年3月出任湖南省政府主席.  相似文献   

16.
少华 《出版参考》2005,(5):21-22
左权(1905—1942),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被选送到苏联,先后到莫斯科中山大学、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30年回国,历任闽西红军新十二军军长,红五军团十五军政委、军长兼政委,红一军团参谋长、代理军团长,八路军副参谋长、前方总部参谋长等职。1942年5月25日在辽县麻田附近指挥部队掩护八路军总部转移时壮烈牺牲,年仅三十七岁。他是共和国三十六位军事家中学历最高的一位。  相似文献   

17.
萧克(1907.07.14-2008.10.24),湖南省嘉禾县人。1926年参加国民革命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师连长。参加了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湖南宜章黄沙堡游击队队长,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连长、营长、第一纵队参谋长、第十二师师长,红一方面军独立第五师师长,红八军军长,红六军团军团长,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红三十一军军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〇师副师长,冀热察挺进军司令员,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华北军政大学副校长,第四野战军参谋长兼华中军区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军委军训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校长,国防部副部长兼军事学院院长和第一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第十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在中共第十二届一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  相似文献   

18.
黄樵松将军是原国民革命军第30军中将军长,是一位具有浓郁爱国思想和民族气节的军人,在抗战中屡建功勋,成为抗日名将.解放战争开始后,他反对蒋介石的内战政策,一贯赞同中国共产党的主张,他在山西太原前线酝酿率部起义时,因被"最忠实"的部下出卖而牺牲.黄樵松是整个解放战争期间,因阵前起义而牺牲的国民革命军唯一一名军长.中华人民...  相似文献   

19.
肖舟 《档案天地》2013,(6):19-22
随着历史禁锢之门的逐渐打开,对抗战时期正面战场的调查与写作渐成热点。2012年12月12日,《扬子晚报》刊登了题为"最传奇将军"一文。显然,如果这篇整整两个整版、图文并茂的6000余字的独家首度披露的"应该推荐给大家的故事",确是如记者谷岳飞笔下的是"1945年抗战胜利后,正驻扎在福建境内,作为时任国民党第70军军长的陈颐鼎迎来了他军人生涯的最高荣光——被蒋介石任命率部跨越海峡从日本殖民者手中收复失散半个世纪的台湾且堪称“二十世纪中国最具传奇色彩的将军”。  相似文献   

20.
谭延闿、程潜和唐生智在国共第一次合作所进行的北伐战争中,分任北伐军中的三个军长。史传“无湘不成军”,北伐最初组建的八个军,湘军就占有三个,它们是谭延阎的第二军,程潜的第六军和唐生智的第八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