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对企业技术创新动态发展过程分析,阐明企业技术创新动态发展过程中知识管理作用机理,给出基于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知识管理的人才内涵,构建企业技术创新动态发展过程中知识管理与人才管理耦合演化过程模型。不仅为技术创新、知识管理、人才管理的理论研究提供新的思路,而且为制定有效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知识管理、人才管理能力的对策和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对技术创新网络中企业信息流动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界定了企业信息能力的内涵,构建了技术创新网络中信息流动过程模型.通过设计相应的调查问卷,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因子分析法识别出企业信息能力5个构面,构建了基于信息流动过程的技术创新网络中企业信息能力测度模型,为企业信息能力测度奠定理论与实证基础.  相似文献   

3.
信息化时代,技术创新是企业的立足之本,而技术创新过程中形成的知识资源更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在归纳总结已有关于知识转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信息论的角度对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知识转移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基于信息论的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知识转移模型,对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知识转移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运用知识量和知识熵等参数对企业技术创新知识转移进行量化测度,评价企业技术创新知识转移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对不确定性和转移发生概率的控制是企业知识转移管理的重点。提出了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知识转移效果和效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主要在于了解信息行业组织成员的知识分享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并引入组织氛围作为干扰变量,探讨它们之间的作用机制。利用调查数据并以层次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均受到工作任务知识分享、人际互动知识分享和实际体验知识分享的正向驱动,知识分享在驱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过程中,组织氛围对这种驱动力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受到多种模糊不确定性因素制约。分析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及影响因素,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投入能力等6个维度构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基于可拓关联度的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多方案评价模型。该模型能够较好地处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分析过程中模糊不确定性信息产生的偏差,从整体一致性的角度客观地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定量分析,从而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提供一种新的途径。最后,对国家低碳工业园区——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企业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6.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提出网络能力、资源获取和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假设模型,并以西安市215家科技型小微企业为研究样本,对整体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科技型小微企业网络能力对信息获取、知识获取和资金获取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信息获取和知识获取在科技型小微企业网络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资金获取对科技型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不产生显著影响。研究结论为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从知识资本的构成与特征分析入手,讨论了知识资本对于资本成本,资本结构和企业价值的影响,在对目前国内外企业资本结构发展变化趋势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企业在基于核心能力和技术创新的财务重组过程中重视知识资本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于知识联盟获取持续技术创新优势,提高企业核心能力是当今企业应该树立的崭新理念。本文在分析企业知识联盟内涵及其与企业传统联盟的主要区别基础上,以“中国3G联盟中心”作例证系统地阐明了基于知识联盟进行技术创新的组织结构和过程。冀以此为我国企业树立知识联盟的理念,走技术创新之捷径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顾客参与新产品开发能够有效地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基于顾客知识转移的视角,从知识特性和关系嵌入两个方面探讨顾客参与新产品开发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同时通过对小米公司的案例分析进一步验证顾客参与新产品开发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10.
知识集成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知识已成为最具战略重要性资源的时代,知识集成必然成为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本文在分析知识集成内在机理的基础上,探讨了知识集成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而提出建立知识集成系统是企业实现知识集成,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转型经济情境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环境适应性重构是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针对现有研究缺乏技术创新能力重构及其边界条件实证研究的问题,结合动态能力和组织二元性等理论视角,基于376家高技术企业数据的实证分析,识别了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环境适应性重构方案(对创新绩效效用递增)。研究表明:"吸收能力→集成能力→原创能力"是一种优越的技术创新能力重构方案,且环境越动态,优越性越显著。该发现弥补了能力重构和技术创新领域研究不足,对转型背景下企业创新与发展具有一定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2.
贾卫峰  党兴华 《科学学研究》2010,28(11):1750-1757
技术创新网络的扩张与核心企业的成长相互促进,相互决定,形成了复杂的共生演化关系。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必须在各个层次上构建网络,维护多层交互作用,加强与其他企业的合作。从企业间关系耦合的视角,分析了技术创新网络中核心企业的形成过程,提出技术创新网络中各结点企业间的技术合作是一种相互间的知识协同。研究发现,企业间技术交流的过程就是企业间知识匹配——知识流动——知识控制的过程,而技术创新网络中的企业结点也是通过这三种状态,使自身能力得到提升,进而影响到与其他结点的知识协同,并最终成长为核心企业。  相似文献   

13.
刘海兵  杨磊  许庆瑞 《科学学研究》2020,38(6):1096-1107
后发企业高效追赶模式的内在机理及技术创新能力如何演化已经成为学术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纵向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对华为公司1987-2018年的技术发展历程展开研究,试图从“创新战略--创新范式--技术创新能力”整合性研究视角探讨后发企业实现高效追赶的微观机制,刻画其技术创新能力演化轨迹。通过研究本文发现:第一,后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路径是从模仿创新能力到初级二次创新能力到成熟二次创新能力再到集成创新能力,最终走向原始创新能力的过程,技术创新能力可以从技术距离、技术效率、技术储备三个更加聚焦技术层面的维度进行测度;第二,与后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相匹配的创新战略经历了“市场利用性--市场利用和技术利用—高市场探索性、低技术利用性—高市场探索性、高技术利用性—市场探索和技术探索”的演化过程,创新范式经历了 “技术驱动—技术追赶—技术与市场并驱—市场拉动—市场超越”的演化过程;第三,探索性尝试从知识生态的视角挖掘后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过程中的内在机制,即知识循环机制、知识演化机制、耗散结构平衡机制。  相似文献   

14.
徐蕾  李明贝 《科研管理》2019,40(5):110-119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如何通过技术多元化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引起重点关注,但对两者间的内在机理尚缺乏深入剖析。为此,本文从组织能力视角出发,构建“技术广度多元化、技术深度多元化--吸收能力、技术整合能力--创新绩效”的理论框架,采用回归分析等方法,以沪深两市6个制造行业30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技术广度多元化与技术深度多元化对创新绩效呈现显著正向影响:(2)吸收能力与技术整合能力在技术多元化与创新绩效间所起作用各不相同,技术广度多元化主要通过吸收能力提升创新绩效,而技术深度多元化主要通过技术整合能力对创新绩效起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田庆锋  杨清  刘辉 《科研管理》2006,41(1):119-129
本文以控制理论、资源交换理论以及组织学习理论为基础,研究了非正式控制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探讨了知识转移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和组织学习能力的调节作用。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了174家IJVs的有效问卷。通过逐步层次回归法、验证性因素分析和被调节的中介模型等方法,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模型。研究表明,非正式控制对隐性知识转移以及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隐性知识转移在非正式控制和企业技术创新之间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组织学习能力在非正式控制与隐性知识转移以及隐性知识转移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起到了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生态系统视角基于系统论思想提出信息生态及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的概念,分析了企业信息生态系统组织要素及相互之间的作用关系,给出了知识种群具有的演化、分布、互动及竞争的重要生态特征,并提出4种基本假设。在此基础上,借用网络动力学理论,对信息生态环境下知识组织对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
Abstract:
From the ecosystem point of view and based on the ideology of the theory of system,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s of information ecology and enterprise information ecosystem,analyzes the organizational elements of the enterprise information ecosystem and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m,gives the important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knowledge population such as evolution,distribution,interaction and competition,and gives 4 basic assumptions. On this basis,the paper makes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knowledge organization on innovation capability in the information ecoloy environment by the use of the theory of network dynamics.  相似文献   

17.
邹波  于渤  卜琳华 《科学学研究》2012,30(7):1048-1055
 通过开展校企知识转移,提高企业知识存量,是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关于其内在作用机理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从6个构面构建了理论模型,对370家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运用AMOS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知识转移绩效与知识复杂性和内隐性、大学知识转移意愿和传授能力、企业组织激励和吸收能力、校企间关系信任、组织距离和知识距离等具有密切关系,校企知识转移绩效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具有强正相关关系。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我国校企知识转移绩效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卓越绩效模式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模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国内外关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及"卓越绩效模式"的理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并据此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模型,该模型包括创新投入能力、创新过程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及创新环境支持四大系统;简单介绍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模型在湖南54家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最后得出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9.
面向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专利数据挖掘研究综述(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策略、过程和本质的阐述基础上,重点对国内外面向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专利数据挖掘的几个主要研究方向——基于TRIZ的专利知识挖掘、基于专利地图的专利著录特征项统计分析、专利组合战略分析、专利引证分析和专利内容挖掘等进行梳理和综述。最后,提出了基于专利挖掘的企业技术创新决策支持方阵和系统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