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方法。培养学生质疑能力,一是指导学生抓住题目质疑,学习从题目提出问题的方法;二是指导学生从不懂或似懂非懂的地方质疑,从而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三是指导学生从文章的中心句或重点质疑,培养其从宏观上思考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苏红林 《甘肃教育》2014,(12):87-87
正一、教师先质疑,孕育学生质疑的蓓蕾长期的传统教学,使学生在阅读课文、分析课文时往往无疑可问,这就需要教师多设疑,抓住文章重点,关键点和学生不易发现或难以理解的问题设疑提问,使学生有疑可解,从而引导他们找到质疑的切入点,唤醒他们质疑意识。如,朱自清的名作《荷塘月色》,文字清通明白,学生若未理解作者写作时的思想情感与绘景、状物之间的关系,就很难发现可疑之处。于是,我在讲解该文时,注意紧紧围绕文章所揭示的主题,抓住字里行间所流露的"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这个难点,在分析文章时多处设疑。例  相似文献   

3.
一、围绕疑难点质疑学生面对一篇阅读材料,原有的认识结构与新接受的信息总有不相适应的地方,这就是课文中的难点,也是学生难以理解之处。我们在教学中,如能引导学生紧扣这些疑难点质疑,就可使学生改变思维方向,进行探究,从而浅化难点,平缓坡度,进入自我求通的境界。如教学《赤壁之战》,当学生大致了解了历史背景、事件结果,而对其结果迷惑不解时,就可顺势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周瑜、黄盖竟能以三万大军战胜曹操的八十万大军呢?其奥妙到底是什么?这样一来,就能较好地引发学生的探究心理,促其迫不及待地阅读课文。经过一番分析、推理,便能弄清原因在于周瑜他们善于抓住曹操的弱点,巧设圈套,引其中计。这样,学生不仅深刻理解了文章中心,也可从中受到课文层次的思维训练。二、围绕关键点质疑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篇,有的一看题目就见“题眼”,有的一读课文就见“文眼”。这些都是课文的关键点,教学中如能引导学生围绕这些关键点质疑解疑,必能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阅读功效。例如,教学《飞夺泸定桥》就可紧扣题目中“飞夺”一词质疑;教学《一夜的工作》就可紧扣文中的“劳苦”、“简朴”质疑,从而可达到迅速抓住课文要点,准确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三、围绕矛盾点质疑...  相似文献   

4.
引疑七法     
目前有些教师放手让学生发问、学生答问,看起来“问题”满天飞,热热闹闹,实际上流于形式。不是“问题”肤浅没有质量,就是该发问的地方不发问,不该问的地方纠缠不放。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果将发问答问的过程分解成引疑(引导学生质疑,即“发现问题”)——述疑(引导学  相似文献   

5.
于涛 《学周刊C版》2019,(20):72-72
学贵有疑,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启发引导学生质疑善问,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需要,也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主要途径之一。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指导学生高质量发问,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作用,从而引导学生质疑发问。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实践尝试中也获得许多的成果.就这种教学模式,笔者认为,其立足点和出发点就在于学生的先学,关键点和归宿点应该在于学生的会学.因此,从这个角度说,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能力就是这种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施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一、学会质疑问题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都非常注意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努力创设情境鼓励他们积极发问.但是,教师鼓励学生质疑发问,并不就意味着学生会质疑.综观当下的许多数学  相似文献   

7.
梁俊 《双语学习》2007,(11M):145-146
语文阅读教学,课前预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学生预习效果的质量高低,对课堂教学的效果有很重要的影响。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尝试如下:一、自主质疑、解疑,诱发学习动机。①从题眼上质疑;②从课文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质疑;③从课文的重点、难点处质疑;④从文中看似矛盾的地方质疑;⑤从标点符号上质疑;⑥从作者的表达上质疑。二、写下读后感受,提高课堂“对话”质量;三、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对话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崭新教学方式。生本对话充分注重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通过对话,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建构自己的意义世界;通过对话,学生也可以质疑发问、探究释疑。基于生本对话的预习方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发问的能力。教师是生本对话的组织者、引导者、推动者。  相似文献   

9.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喜开始。"在学生创新素质中,创新思维力是核心,而创新思维力的外在表现就是质疑、理解和开发利用,质疑又是理解和开发利用的基础。小学生处于智力开发期和思维品质生成期,以培养学生发问能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的质量是由教与学两方面决定的,有目的,有组织的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学须有疑。善于质疑、解疑是阅读方法的重要内容,又是重要的阅读能力。重视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是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需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重视让学生质疑,不只是教师发问学生答问,要让学生学会如何质疑、解疑,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思考,这就要求教师应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为把握课文的本质而质疑。 从审题入手进行质疑。抓住课文题目质疑,往…  相似文献   

11.
抓关键词句助阅读理解呼和浩特第二中学余剑涛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使学生学会阅读。要快速准确地阅读理解文章,就需要借助一定的手段。实践证明,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句细致分析,深入理解,是指导学生准确理解文章的重要环节和行之有效的阅读窍门。所谓关键词句,是指...  相似文献   

12.
阅读教学重在启思质疑。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教师可开展有针对性的"微训练"。聚焦文题,紧扣文题质疑,激发探究兴趣;抓住文眼,围绕关键词句质疑,理解文章主旨;关注表达,抓住特殊形式及表达特点质疑,探寻写法。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教师抓住关键点予以点拨,运用"微训练"强化学生阅读分析的能力。在阅读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分析文题、抓住文眼、关注文章的语言表达,由浅入深地展开逐层分析。  相似文献   

14.
施教之功,重在引导,贵在启发。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问难,敢于探讨、创新,并且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质疑、发问,把质疑、释疑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这样才能活跃学生的思路、拓宽学生的思维,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那么如何引导、激励学生大胆质疑、发问、探讨呢?根据二十多年来的教学体会,笔者是这样进行引导、激励的。  相似文献   

15.
柳青 《考试周刊》2014,(79):40-40
文言文的阅读教学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的发展是从问题意识开始的,问题意识是推动学生再创造的动力。从文题入手直接发问,理解文言文的思路内容,进而抓住重点词句深入追问,品析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通过关键语段研究问题,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从语言和写法体悟最深处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6.
此次事件凸显了育人特点,其核心育人价值是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育,在具体操作中凸显了如下两个特点。一是凸显了主动建构的育人特点:由“教会顺从”到“教会选择”。在本次事件中,面对一个个有思想、有主见、敢于发问、大胆质疑的学生,教师没有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压制学生的想法,而是鼓励学生发问和质疑,不仅为学生创设了自我教育的环境,指导着学生自我学习的方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教师的“现代学生观”。  相似文献   

17.
在初中语文小说教学中,若能抓住故事情节设计教学,将促使学生抓住关键点,更好地读懂作品。教师可抓住情节转折点让学生推理逻辑关系,抓住情节关键点让学生思考表达技巧,抓住情节临界点让学生体会人物情感,抓住情节精妙点让学生感受个性化的语言。通过这些,学生能更好地深化对小说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一篇夹叙夹议的文章,如果说记叙是“画龙”,那么议论则是“点睛”。抓住了点睛之笔,主题便不难理解;不能抓住点睛之笔,对主题就理解不深,甚至可能理解误偏。中学语文课本里一般的夹叙夹议的文章较易读懂,点睛之笔也容易找。但鲁迅的夹叙夹议的文章学生就较难读懂,点晴之笔也较难找到。因此,抓住鲁迅这类作品的点睛之笔,启发和帮助学生领会它的含意,能加深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甚至能使学生对文章的思想内容豁然开朗。这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阅读鲁迅作品的  相似文献   

19.
目前多数学生满脑子的问题希望得到解决,却不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针对这种情况,怎样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质疑,谈一下我的一点看法。一、抓课题质疑。课题是一篇文章的高度浓缩,是文章的眼睛,有的课题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有的揭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学生通过课题提出一系列问题,然后带着问题读书、释疑,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经常利用课题让学生提出问题,便于学生养成善于思维的良好习惯,弄清题目与课文的内在联系,帮助阅读理解,形成相应的学习方法。二、抓住重点、难点质疑。任何事物都有主…  相似文献   

20.
韩加留 《江苏教育》2007,(14):38-38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苏教版语文十一册)叙述的是著名音乐家肖邦离开祖国,前往巴黎,至死不忘祖国的感人故事。在教学中我抓住了学生的一个质疑,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近肖邦,解决了学生心中的疑惑,理解了文章重点内容,接受了肖邦强烈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