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小学语文教学是为学生语文学习打基础的教育,小学一年级语文学习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基础的基础,搞好文化启蒙教育,提高一年级语文教学质量,值得语文教师实践研究。在教学中,我结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意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竭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
语文学习兴趣是学生对语文产生的一种力求认识的倾向,它可以使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排除其他干扰,直接指向语文所要研究的内容,是学好语文的关键,是语文认识活动的动力。这里,仅就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3.
李剑平 《师道》2010,(1):42-43
兴趣,在学习上叫做求知欲,它是重要的学习心理,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学科学习,首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能更主动、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是教师的一项首要工作。很难想象,一个对语文学习毫无兴趣,感觉味同嚼蜡的学生,语文成绩能够有效地提高。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呢?我以为,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语文是我国教学中最为基础且重要的一门学科,尤其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学是整个语文学习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能够帮助学生奠定基础的语文知识与语文学习习惯,能让学生在未来的语文学习中更好地进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学生思维的不断拓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所以只有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才能够获得比较好的教学成绩。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现今语文教学较好的教学方式,能够在语文教学中拓展学生的思维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冒琴 《教师》2012,(34):70-70
成功的语文教学是让孩子爱上语文学习,感受到学习语文是一种享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寻找学生乐于接受教育的“兴奋点”,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让学生感知到学习语文是一种愉快的精神之旅。让学生享受语文,就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温馨、和谐的课堂,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让学生享受语文学习的人文环境;享受语文学科的美;享受参与语文学习的乐趣;享受语文中习作的快乐。  相似文献   

6.
尤露娇 《新教师》2019,(9):36-3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一年级是学生形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对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笔者认为,在一年级的教育教学中,有一些不能错过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应该引起低年级教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兴趣对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对学习语文有了兴趣就有学习的动力。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语文水平,这是需要每一位小学老师思考的。将兴趣当作教学的动力和手段,培养学生对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兴趣,为此,老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和模式,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语文的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8.
<正>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是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在学生自主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质疑能力。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培养的误区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质疑能力,是学生语文  相似文献   

9.
合作学习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特点等将合作学习法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及阅读水平,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一、合作学习应用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主要是在教师的带领下去学习和朗读语文阅读教材,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仅局限在个人的理解范围内,并未涉足更广泛的知识,而且,大多数学生都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而学习,学习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在小学生的课程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能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因此,小学语文的学习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兴趣是学生在学习中的最大动力,小学生只有对语文学习充满兴趣,才能对语文学习充满积极性,从而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1.
高中语文作文是在高中生语文学习中,占比量比较大的一项学习内容,也是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的体现,因此学生在语文作文方面的学习程度,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所达到的水平的外在表现,是学生运用文字进行思想表达的主要方式,因此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对于高中语文教师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语文作文教学需要更加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真正的好老师,不是用强制的手段去逼迫学生学习,而是帮助学生建立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觉主动地爱上学习,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的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主要学科,学好语文对学习其他科目也有许多帮助。所以教师在传授给学生语文知识,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本文中阐述了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并且详细列举了一些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希望能够帮助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推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起到作用。  相似文献   

13.
探究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究式学习是在语文教学改革中创造出来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它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层次,促使学生提高做事的能力,而且可以为学生拓宽学习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留白是一种艺术形式,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使用留白艺术更能够展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挖掘学生学习潜力,启发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留白作用,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进行探究式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知识水平,增强学生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5.
正作为长期奋斗在教学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我深深地知道仅仅传授给学生基本的语文基础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教给学生一些简单的、常用的语文学习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即如何学习语文,学习语言知识,让学生能够学会自我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索知识,这也是我们语文教师的奋斗目标。一、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实际语文教学中,教师应  相似文献   

16.
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予大力倡导。”可见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促使学生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的有效途径之一。那么什么是语文综合性学习,在教学中又如何有效的实施呢?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征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结合其它学科,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的学习内容,运用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得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由此我认为这种学习方式应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正一、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一)语文是基础学科,其它学科的学习离不开语文学习语文,除了培养学生基本的阅读、表达能力之外,也为其它学科的学习打下基础。数学、历史、物理这些科目看似与语文风马牛不相及,但是其实如果学生语文理解能力很差,是学不好这些科目的。语文能力差,学生学起这些科目来就会觉得非常困难。(二)语文成绩在高考中的重要性语文在高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在江苏高考中,语文在文科占有200分的分值,在理科中占有160分  相似文献   

18.
朗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必备环节,语文是一项以文字形式为主要内容的科目,其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朗读语文内容是为了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加深对语文课程内容的印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许多院校的语文教师还未意识到语文朗读的重要性,只有在遇到重点语文知识或需要背诵的文章时才会要求学生朗读,使得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没有养成朗读的好习惯,只对重点文章进行反复阅读,这种教学方式无法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应重视小学语文朗读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对此,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的重要性进行相关阐述。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性阶段。并且小学语文的学习可以影响学生的学习习惯,能力和兴趣的培养。小学语文的学习和其教学质量的提高这一课题在教育领域内被广泛的关注。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刘世丽 《学周刊C版》2011,(12):137-137
语文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生活。面对隐痛重重的语文教育现状,要想改变现状就得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教学的强烈愿望,将语文教学转化为学生生活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学习中更好地生活。而这些都需要语文教师把语文教学生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