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周春涛 《学周刊C版》2010,(11):121-121
在作文教学的评改环节,最常见的形式是学生写完作文之后,教师去评改作文。虽然这种方式能使教师对全体学生的作文情况有较具体细致的了解,并能逐一修改存在的不足或提出修改的建议。但这种形式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而学生面对教师精心评改的作文往往只注重最终的结果——分数与等级,对其他则一概不管。因此,如何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改,怎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是语文教师都应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着让学生互相评改作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2.
作文评改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师的一个大问题,不少教师依然沿用"教师批改——教师讲评"这一传统的作文评改方法,殊不知,这种评改方法不仅占用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打击了学生参与作文教学活动的热情与兴趣。所以,改进作文评改的方式,提高作文评改的效率,迫在眉睫。我们不妨采用互评互改式作文评改方法,通过学生互评交流、教师再评、学生修改、学生再评交流、教师对比再评等环节,让学生参与到作文评改中去.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评改环节主要是由语文教师独自完成的。这种方式不仅消耗教师很长的工作时间,而且收效甚微。我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作文评改过程,不仅能学习他人的长处,还能发现并改正自己作文中的问题。教师系统地指导学生对作文进行自改互评,逐步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4.
实施作文教学的学生互评教学策略,既使教师从繁重的作文评改中解脱出来,又让学生自觉参与评改作文,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作文评改的主人,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5.
实施作文教学的学生互评教学策略.既使教师从繁重的作文评改中解脱出来。又让学生自觉参与评改作文.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作文评改的主人.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6.
作文评改历来是高中语文教师的心病,传统的作文评改主角是教师,教师虽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对学生的作文“精批细改”,但大部分学生对教师的付出并不买账,对于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不去理解,不去修正。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往往把自己的想法置于学生的观点之上,无法平等地看待学生的思想,这样时间一长,势必就会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写作的个性和创造力就会被扼杀;而大多数学生也无法做到与教师换位思考,他们很难理解对于一篇考场作文,阅卷者最关注的要素。  相似文献   

7.
如何上好作文评改课,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面临的问题。我认为作文评改应归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其中,感受得失,不仅要参与批改,还要让其展示评改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2009年10月,我参加了学校实施的“作文互评互改”课题研究实验,下面就谈谈教师指导学生互评互改作文的具体方法。 一.评改前教师要作示范评改,让学生掌握评改的标准和方法,并统一、规范评改符号。  相似文献   

9.
合作互评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一定的评改标准和科学的评改方法,学生与学生共同合作,评改其他学生的作文。通过合作互评,可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是作文的主人公,让学生由原来的被动评改作文转化为主动评改作文,通过学生之间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争论,可以让学生在互助、民主、平等、和谐、开放、尊重的氛围中,得到全面的提升,使学生真正成为作文评改教学的主体,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  相似文献   

10.
一、中学作文评改的现状 作文的评改,传统的做法是教师评,教师改。教师费时费力地全批全改、精心评改,而学生拿到评改后的作文,却只是扫描一下作文的分数和评语,随即就把作文搁置在课桌里了,很少考虑教师在作文评改中为什么这样评改,等到下一次写作练习,摊开纸、笔,学生依然无从下手。如此循环,形成了目前众所周知的中学作文教学现状:教师的“高耗”与学生的“低能”。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作文是最能考察学生语文水平的方式,它直接涉及到学生有关语文知识、遣词造句、篇章结构、表现手法等写作能力,并且能考察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而作文的评改,更是作文教学的一大重要环节.传统的作文评改是教师的精批细改,在这种批改观念中,教师对作文的批改,往往要花费极大的精力和时间.  相似文献   

12.
2009年10月,我参加了学校实施的作文互评互改课题研究实验,下面就谈谈教师指导学生互评互改作文的具体方法。一.评改前教师要作示范评改,让学生掌握评改的标准和方法,并统一、规范评改符号。要让学生评改作文,首先要让学生掌握评改的标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作文评改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互动合作的关系,是一种平等对话的关系。学生是评改活动的主体,教师是评改教学的指导者,评改任务应该由师生共同去完成。只有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身参与和掌握知识的情感",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强烈的作文兴趣和作文欲望。  相似文献   

14.
叶圣陶先生曾说:“我当过语义教师,改过的作文不计其数,得到一个深切体会:‘徒劳无功’。”基于此,近年来,我对作文评改进行了以学生集体互评为主、教师抽评为辅的改革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当前,在全国轰轰烈烈的开展着课程改革,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为学生自主的学习,以提高学生素质。而"作文评改"这潭死水却少有人问津,为了从其中的困扰中摆脱出来,几年前我便开始了尝试,时至今日,我的作文讲评课已成为学生向往的课堂之一。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学生修改作文的过程又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而互评互改作文的新模式能让学生成为评改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提高其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因此,改变传统低效率"学生作、教师改"的作文评改模式,推行学生自主合作、互评互改作文的新模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作文如何批改才能促使学生不断提高写作水平,是长期困扰语文教师的一个问题。当下存在的现状是,教师在作文评改中耗费了大量的时问与精力,结果却收效甚微。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很早就谈到这一问题,他说:改过学生作文不计其数,得到一个深切体会,那就是徒劳无功。笔者作为一位高中语文教师,从教近二十年来,一直在实践中尝试着,思考着。认为其主要原因是作文评改多采用单一的教师批改形式,而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却被排斥在评价过程之外。作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18.
互评互改作文课的产生,源于观念的转变,具体涉及到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学生和教师地位的转变;作文互评互改要虚实结合.要把作文评改的原则、步骤、方法和要求教给学生;互评互改作文课要突出"评""改"二字,选好评改的文本材料,始终抓住"评""改"的方向和目标,教师要牢记自己"导"的角色,不断探索和总结"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直以来的作文教学遵循着传统封闭的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的教学程式,走入了习作空间封闭、表现手法单一、评价方法单调的误区。严重束缚了学生自由的心灵,扼杀了作文的兴趣。教师要主张多写、多改,特别是在修改作文方面提出具体目标,让学生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相似文献   

20.
互评互改作文课的产生,源于观念的转变,具体涉及到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学生和教师地位的转变;作文互评互改要虚实结合,要把作文评改的原则、步骤、方法和要求教给学生;互评互改作文课要突出"评""改"二字,选好评改的文本材料,始终抓住"评""改"的方向和目标,教师要牢记自己"导"的角色,不断探索和总结"导"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