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教学曾经有过这样一段历史:用一套固定的程式应对所有的课文教学,用几个固定的术语作为某类文本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以小说为例,人物、情节、环境基本成为教师确定教学内容的基本原则。说人物,必谈肖像、心理、动作、语言描写;教情节,无非是开端、发展、高潮、尾声;论环境,不过就是社会环境、自然环境。这些知识在解读某些类型的小说时确  相似文献   

2.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板书设计的主要任务和目的应该是:用准确、凝炼的语言概括每篇课文的基本内容或显示每堂课的教学要点与步驟,以便于加深记忆,理解和巩固知识。这刚好跟我国传统的章回体小说中拟回目的用意相似,因为回目无非是用来简洁地提挈每章的情节内容,清晰地显示故事发  相似文献   

3.
章媛 《现代语文》2009,(1):141-142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是训练学生语言的例子,也是训练学生思维的例子。”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共同的材料;教学过程是课程设施的过程,也是教材二次开发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在高中语文课本中收录了不少精彩的小说作品,在指导学生学习这些小说的过程中,要关注小说的文体特点,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探究作品的人物,思考作品怎样通过人、事展现生活。高中语文的小说教学不只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传递作者思想情感的过程,教师要把握住若干教学重点,提升小说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讲课文时,我常有一种过瘾的感觉,常有“这才遂我心愿”的感觉。小说教学是解读小说的过程,是师生交流对小说的感受、理解、思考的过程。小说教学的前提是承认一篇小说可以有多种理解。比如莫泊桑的《项链》;难道就只能理解为表现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吗?难道就不能理解为表现人生充满偶然性、戏剧性吗?一个偶然的事情可能成全你,也可能毁掉你,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风生水起,无论是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也好,还是教学模式的改革也罢,关注的焦点无非是学生、教师和教学过程三要素。的确,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相互的过程,学生只有在教师引导下,形成独立的良好学习习惯,让学习过程成为自主过程,那么,效率才有可能提高。  相似文献   

7.
叶圣陶说过,“作文要说真话,说实话,说自己的话……”在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文字材料表达真情实感。在小学中段写作教学过程中,可以作以下尝试。一、实话实说儿童都是性情中人,一只小蝴蝶,一张小卡片,一个矛盾等都足以让他们又哭又笑。为什么作文里看不到他们的真情流露呢?写“我的妈妈”无非是妈妈如何无微不至地照顾生病的“我”或教育“我”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我的老师”无非是  相似文献   

8.
金圣叹评点《水浒传》,改变视小说为附庸的观念,认为《水浒传》“无非为文计”,确立了小说的文学本体地位.对于小说的艺术特征,作家的艺术创造,小说的形式技巧,作出深刻而切实的论述,形成比较完整的古典小说理论体系,在小说理论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当前课堂阅读教学效率低下,"程式化","封闭化"甚至盲目、随意的教学现象仍时时处处可见,以传授知识为本、以教师为中心的"接受式"、"训练式"的主流教学过程仍充斥课堂。究其原因,无非是教师的教学观念尚未转变,对语文教学过程的本质和教学规律缺乏正确的认识,从而带来在教材研究上的浅尝辄止和不恰  相似文献   

10.
小说是语文课文的主要体裁形式之一,也是小学时期的重要教学内容,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引入了多篇小说文本,成为阅读教学的主要资源。为提升小说类文本阅读教学的质量,文章将以统编版六年级上册《在柏林》为例,从设计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四大层面,探索小说类阅读教学设计的基本模板,创建优质、完善的阅读教学模式,引领学生在合理预测、初步浏览、聚焦要素、链接材料和交流分享的过程中,于小说的奇妙世界中徜徉,了解小说文本的特征、体悟其深厚情感。  相似文献   

11.
古代小说作家考证是古代小说研究的重要一翼,一百年来取得了相当成绩,也带来了相当的困扰,归结起来无非是“信”、“疑”二字。古小说作家考证是重要的,要紧的是搞清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在甄别相关文献时要提倡包容的心态,不薄今人信古人。古人的记录,往往是相对可靠的:倒是后人的“辨疑”,反可能是有问题的。  相似文献   

12.
举一反三引导发现─—初中语文第五册小说单元教学例谈安徽六安市九十铺中学卫兴华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必须设法凭借这个例子,使学生举一反三。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发挥能动性,自己去钻研去探索,即帮助学生逐步学会独立使用语文这个...  相似文献   

13.
合弃话题师生之间的言语交流,就不是教学意义上的"对话",而只能是"闲聊"、"谈白"。教师与学生对话的本质无非就是彼此间的提问、析疑、解答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在以往的小说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把小说的整体性割裂,把小说中的部分知识简单地灌输给学生。正确的方法是根据小说独特的风格和魅力,改革初中小说教学方式,以引导式教学为主,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承认学生的个性和独特性,利用多样化的小说学习途径,把小说知识传输给学生,达到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5.
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颓废而又毫无出路,挣扎来去,摆脱不了道德与金钱的双重枷锁,难以避免情感的悲剧。张爱玲小说的主题也是女性文学的永恒主题——无非金钱与爱情。张爱玲与当代女性作家都没有解决女性的出路问题。  相似文献   

16.
情景教学方法在当前已经被高中教师广泛接受并使用。但是,在具体的使用过程当中,却问题频发,总体上对于教学质量度的提升帮助不大。究其原因,无非是在采用情景教学过程当中的实施策略出现一定的偏差。本文主要以高中化学的具体教学为例,详细剖析高中化学课堂当中情景教学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7.
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初中语文小说教学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初中语文小说的审美教学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及鉴赏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初中语文小说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需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合理的阅读方法。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初中语文小说教学主要是阅读、领悟及鉴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提倡引导学生阅读剧本、小说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更加注重多样性和学生的自主性。因此在剧本的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小说进行比较阅读,通过了解剧本和小说的共性、差异,引导学生进行文学改编和创作,是一次紧紧围绕新课标而展开的教学尝试。  相似文献   

19.
小说是中学阶段最常见、最重要的文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科学、简明的板书设计,是教好小说这种文学体裁的最佳手段之一,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小说的文体特点,设计板书。  相似文献   

20.
孙绍振先生曾这样批判中学语文教学:"表面上热热闹闹,实质上空空洞洞,糊里糊涂。课文在处理方法上有多媒体豪华包装,花里胡哨,目迷五色,但是对文本内涵的分析却有时如蜻蜓点水,有时如木偶探海。"我以为孙先生提到的"蜻蜓点水"、"木偶探海",非常形象地概括了当前高中小说教学中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一是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小说阅读初体验,忽视了专家学者相关的研究新成果,仅根据教材教参或从以往的教学经验出发设计小说教学。在解读小说过程中,教师用简单复制式的语言对文本进行"浅读",没有真正激发学生深入思考。二是在小说解读过程中,教师还是沿用初中的小说教学方式,置小说言语形式于不顾,只关注主题解读、人文涵养等,没有认识到小说言语形式和写作技巧才是我们小说教学的"活水之源"。如何才能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本的丰富内涵,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