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先生在小说《祝福》中塑造了祥林嫂这个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形象。她的一生是惨遭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摧残的一生。传统分析一直认为,祥林嫂死于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毒害。这固然不错,但笔者以为,如果要全面认识其悲剧的原因,仅此一点,是远远不够的。  相似文献   

2.
在鲁迅反映妇女问题的小说中,主要塑造了单四嫂、祥林嫂、子君和爱姑等四个妇女典型。这几个形象既是独立的,也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本文拟通过分析这四个妇女形象,揭示旧中国劳动妇女从麻木到觉醒到反抗的斗争历程,并从中了解鲁迅先生对旧中国妇女解放道路的探索进程。  相似文献   

3.
陈学忠 《青海教育》2003,(10):36-36
鲁迅的《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是《彷徨》的第一篇。20世纪30年代,正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民主、科学”的伟大旗帜,荡涤着中国两千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中国妇女则是中国封建思想最大的受害者。鲁迅选择妇女题材,深刻地揭露封建文化思想的流弊和余毒。  相似文献   

4.
"五四"时期,在民主、科学的旗帜下,一些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知识分子开始了对封建主义的全面批判,解放妇女成为他们反封建斗争的一项重要内容.鲁迅的<我之节烈观>、周作人的译作<贞操论>、胡适的<贞操问题>等文章在当时思想界、文化界产生了极大影响.妇女问题成了"五四"前期思想解放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现代小说中出现了许多遭受封建思想摧残的女性形象.本文主要对鲁迅的小说<祝福>中的祥林嫂及<明天>中的单四嫂子、柔石的<二月>中的文嫂这几个寡妇形象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祝福》是鲁迅的代表作品之一。在这篇小说中,鲁迅塑造了祥林嫂这样一位20世纪初生活在中国乡镇社会底层的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小说对这一人物的塑造是极其成功的,也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典范之一,这一人物形象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她已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宝库中的一个艺术典型。读这篇小说,仿佛置身于这里描写的环境之中,自己似乎凭着所见所闻所感,成了祥林嫂悲惨  相似文献   

6.
《祝福》是鲁迅的代表作品之一.在这篇小说中,鲁迅塑造了祥林嫂这样一位20世纪初生活在中国乡镇社会底层的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小说对这一人物的塑造是极其成功的.也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典范之一,这一人物形象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她已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宝库中的一个艺术典型.读这篇小说,仿佛置身于这里描写的环境之中,自己似乎凭着所见所闻所感,成了祥林嫂悲惨遭遇的见证人,从而唤起了如同小说中的"我",对祥林嫂命运遭遇的无限同情和对封建社会制度的深恶痛绝.  相似文献   

7.
鲁迅在《呐喊》,《彷徨》两个小说集中,深入描写了各种不同的妇女阶层。在众多的妇女形象中,最令人瞩目的是《祝福》、《伤逝》、《离婚》中刻划的祥林嫂、子君、爱姑这三个富于反抗性的妇女形象。在鲁迅描写的妇女形象中,受封建压迫之重,摧残之烈,莫过于《祝福》中的主人公祥林嫂。从她身上,集中反映了旧中国千千万万被压迫被剥削的劳动妇女的悲惨遭遇和命运。  相似文献   

8.
鲁迅先生的小说《况福》素来脍炙人口,其笔下的祥林嫂已成为中国现代文学长廊中一个熠熠闪光的人物形象。祥林嫂的人生悲剧令人扼腕浩叹,她的凄然惨死更是给那个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唱响急如繁弦的挽歌。这篇名作,对于祥林嫂的死因,作者作出了高度的艺术概括.只一个“穷”字便道出个中深意。  相似文献   

9.
在鲁迅创作的祥林嫂人物形象的影响下,二十世纪20年代中国乡土小说中相继出现了一批与祥林嫂精神气质及命运相似的疯妇形象。在封建社会的"四权"压制下,她们或忍辱顺从,或竭力抗争,但最终都逃脱不了悲剧的命运,呈现出疯癫状态,成为时代的牺牲品。该文着力探究这些乡村妇女走上疯癫道路的原因以及祥林嫂给乡土作家们创作疯妇形象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谈祥林嫂     
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用“吃人”二字深刻地概括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放的本质;他的另一篇著名小说《祝福》,则用具体的形象反映了在封建制度下,农村劳动妇女祥林嫂被封建礼教所“吃”掉的活生生的现实。《狂人日记》提出了“救救孩子”的口号;《祝福》发出了救救祥林嫂的呼喊。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完全是一个被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摧残致死的妇女形象,她在遭受封建社会各种势力的迫害时,表现得十分愚昧和麻木。读了《狂人日记》,再去读《祝福》,就会发现这两篇小说的创作意  相似文献   

11.
鲁迅小说《祝福》讲述了两个故事,一个是“我”的回乡故事,另一个是“我”讲述的祥林嫂的故事。在苏教版的教学参考书中,对小说主题是这样概括的:“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通过祥林嫂这一艺术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旧社会在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摧残下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这种理解抛开了“我”的故事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12.
小说是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处于社会最低层,被压迫、被侮辱的农村劳动妇女——祥林嫂的形象。借助这个形象作者主要反映了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实,深刻揭露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提示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了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鲁迅是我国近代最伟大的文学家,他通过文学创作来表达对封建思想的反抗,揭露的封建思想害人的本质,特别是对当下妇女形象的描绘,更是入木三分。通过分析鲁迅小说当中妇女的形象,并对她们的悲惨命运作了详细的阐述,从而推导出其对待妇女问题的态度,从而更好地理解鲁迅的妇女观和鲁迅对妇女解放问题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祝福》是鲁迅先生小说中的名篇,长期被中学语文教材采用。小说的主人公祥林嫂是被封建礼教害死的劳动妇女的典型。祥林嫂有没有反抗精神,历来没有统一的看法,新旧教参上也莫衷一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编的同现行教材配套的《教学参考书》中说:“对封建思想和封建秩序,她一点反抗性也没有。祥林嫂是遵守封建道德的,她为了守节不惜以死抗争。再嫁后心里一直有极强的罪恶感。鲁家不让她参加祭祀,她没有一点不平和抗争,而是认为自己不干净去捐门槛,以求获得宽恕。她从未对压迫她的封建思想提出什么疑问,更不用说进行什么反抗,而是顺从地承认自…  相似文献   

15.
鲁迅的《祝福》是短篇小说中的佳作。祥林嫂与孔乙己、阿Q等人物一样都是极富特色、极具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是旧中国妇女具有代表性的悲剧形象。由于时代和阅历的差异,现在的中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和悲剧形象。为此,我在教学中注意突出小说中祥林嫂的“四个三”——即三到各镇、三幅相貌、三重迫害、三番抗争。通过“四个三”的分析,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了解和对作者“揭出痛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创作目的的认识。一、三到鲁镇三幅相貌祥林嫂是生活在旧中国的一个劳动妇女。她的悲剧发生在封建气氛极浓厚的中国农村—…  相似文献   

16.
现代文学巨擘鲁迅先生,在他1921年创作的著名小说《故乡》中,浓墨重彩地塑造了闰土这一人物形象。这个人物与祥林嫂,阿Q等形象,虽面貌不同.经历不同,性格也不尽相同,但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农村被旧制度压得直不起腰的农民形象,他们都生活在病态社会中,身上都带有国民性弱点。  相似文献   

17.
鲁迅小说中塑造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其中女性形象尤为突出,主要有单四嫂子、祥林嫂、爱姑、子君等。通过她们的悲剧命运,揭露了封建制度的“吃人”本质,也说明个人反抗的无力。表现出鲁迅先生对于生活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被压迫被损害的妇女的深切关心和同情。  相似文献   

18.
怎样看祥林嫂的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小说《祝福》中的祥林嫂在祝福之夜悲惨死去。如何看待祥林嫂的死?我想,在她短暂而悲惨的一生中充满了不幸,但她在不幸中却表现了普通农村妇女没有的抗争精神,出逃、抗婚、最后以生命为代价对万恶的封建思想作最大的抗争。这乃是其不幸一生中之大幸。她的死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祝福》是鲁迅先生创作的极具时代特色的著名短篇小说,作者匠心独运,巧妙地在小说中融进有关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的文字,并使之自然融合,这就使得小说更显沉重,更为深刻,更具震撼力和感染力。一、自然环境的描写:无声的控诉更显深沉首先是开篇:营造沉闷压抑的气氛,为人物出场奠基。祥林嫂的一生是屈辱的一生,她是千百年中国妇女的代表,令人唏嘘,让人慨叹,祥林嫂的一生又是悲惨的一生,是那么的无助,值得同情。  相似文献   

20.
在《祝福》中,鲁迅先生为了塑造祥林嫂这一封建社会里受压迫被剥削的下层劳动妇女的形象,曾三次对祥林嫂的肖像进行了集中描写,其中第二次和第三次描写都对其衣着有所交代,看似简单,却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