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校园剪影     
一只蜂巢教室,是一只蜂巢。排列的桌椅,是一格格的蜂房,上课铃一响,你一格,我一格,井然有序。我们,是金色的小蜜蜂。时而循着历史的长河飞向遥远的古代;时而穿梭在神秘的时光隧道,飞向未知的世界;时而沉迷ABC;时而斟酌XYZ……时而沐浴在知识的阳光下;时而畅游在科学的海洋中;时而点触鼠标;时而书声琅琅……我们在花海里采集花粉,嗡嗡嘤嘤地飞鸣,渴求,在各自的蜂房里忙碌地储积着蜜。一座鸟岛下课了,美丽的校园,像一座生机勃勃的鸟岛。美的交响乐回旋在一片乐土上空、花丛树下、草坪球场,运动衫、彩裙……飞翔的,流…  相似文献   

2.
有一天,爱迪生在台脱罗市最大的图书馆里专心读书.有一位教师模样的人,走到爱迪生身边亲切地问:"我经常在这儿看见你,我猜想你一定读了不少书吧?"爱迪生回答:"我已经读了十五英尺厚的书了."那么,你到底是怎么读书的呢?"爱迪生又十分认真地回答:"我是按照书架的次序来读书的,因为我想把图书馆里所有的书全部读完."那人惊叹着点点头说:"你这种刻苦读书的劲头真叫人感动.可是,朋友,书海浩瀚,学识无涯,世界上所有的科学知识你可能全部掌握吗?就说这个图书馆吧,藏书就有几十万、几百万册,你就天天读,一生也读不完啊!我建议:你应当选择一、二类主要书籍,有余力再旁及其它.如  相似文献   

3.
教室是蜂巢     
教室是一个大大的蜂巢,错落有致的桌椅是一格一格的蜂房,学生就是那一只只辛勤采蜜的蜜蜂,教师就是那位有着精湛技艺的养蜂人。蜂巢的舒适、干净、整洁,离不开养蜂人和小蜜蜂们的细心呵护和精耕细作,奉献和感恩换来了一个温馨、快乐、和谐的家。在这温暖的大家庭里,小蜜蜂们在养蜂人的引领下,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快乐地领略科学的博大精深。他们时而勤劳地采蜜,博采知识的琼浆;时而认真地酿蜜,探寻知识的灵光;时而与谬误的侵扰搏斗,让幼小的身心在阳光下茁壮成长……校园里,最动听的是琅琅书声。在一间间巨大的蜂巢中,孩子的读书声就是小蜜…  相似文献   

4.
因为工作关系,妈妈带我去了新加坡读书。那里的读书环境非常好,使我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学校的图书馆在操场的中央,外观像一座小城堡,圆圆的屋顶,楼上的护栏是用木头做成的,上面刻着花纹,中间卧着一头正在咆哮的雄狮。平时,我们一放学就到图书馆里看书。图书馆有十间教室那么大,里面摆了好几十个书架。书的种类很多,有马来文、印度文、英文……只要你喜欢,任何一种语言的书都可以看到。借书也很方便,每位同学都有一张免费借书卡,无论什么时候都可以去借书。还书时,只要把印有书名或单价的那一面向上放到电子还书器里,还书器就会自动把书…  相似文献   

5.
有一个姑娘     
"有一个姑娘,她有一些任性,她还有一些嚣张;有一个姑娘,她有一些叛逆,她还有一些疯狂……"这首歌不仅可以用来形容那个古灵精怪的小燕子格格,还可以用来形容时而无厘头、时而装深沉的"她". "她"是一个怎样的姑娘呢?听听她说话就知道了.她一个人呆坐在教室里时,会望着天花板自言自语:"我跟大雄一样笨,为什么小叮当不来帮助我?"她独自在屋里踱步时,会突然冒一句:"……变成家庭主妇以后,连梦想都不在了……"她不忘自我激励:"目标放得这么低,真是太没志气了!"  相似文献   

6.
<正>"我是一个不被喜欢的人,领导、同事、朋友们都向我扔‘炸弹’,我扛不住了……","……原来我们都错怪他了!我们应该帮帮他……"这是从上海市杨浦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团体辅导室里传来的一段对话。走进团体辅导室,只见教室里十几名身披不同颜色薄纱的扮演者或站或坐。不同颜色的薄纱代表着不同的情绪和状态,他们时而笑容灿烂,时而愤怒、跺脚。她们的声音时而低沉婉转,时而高昂激越……这是心理剧成长小组的活动场景,参与心理剧角色练习的10多名扮演者基本都是"中心"的志愿者。  相似文献   

7.
校园交响诗     
蜂 巢教室,像一只蜂巢。排列的桌椅,是一格一格的蜂房,井然有序。上课铃一响,你一格,我一格,大家坐好。在老师的传授中汲取,在各科的书籍里寻觅。时而循着历史的长河飞回遥远的古代;时而飞翔在当今的科学天地;时而书声琅琅;时而书写沙沙。在知识的大海里采集、探索、积累。像金色的小蜜蜂在花海里采集花粉,嗡嗡地飞来飞去,在各自的蜂房里忙碌地储积着蜜。啊!一只甜蜜的蜂巢。鸟 岛下课了,校园,像一个鸟岛。美的交响曲回旋在这一片乐土。花丛树下,草坪操场,运动衫,彩裙……飞翔的、流动的身影,旋转的舞步,亭亭玉立的风姿,像鸟儿款款的低飞,欢…  相似文献   

8.
晕书综合症     
有图书馆工作人员告诉我,先前调查"国民读书习惯"时,那些对"去年你读过几本书"作了尴尬回答的人.给的理由一般都是"忙不过来"、"没有时间".但是前两年出现了一个新的答复,大多是年龄不大的人给的: "我一看书就头晕."为了健康而不读书,更是理由十足.  相似文献   

9.
心灵SPA     
来信剪辑:在暑假里,爸爸妈妈就不断地提醒我,说什么"高三了,要抓紧时间"现在竞争那么激烈,不考个好的学校,工作都不好找"……听他们唠唠叨叨的,烦得很,弄得我读书的心情都没得了.  相似文献   

10.
寒假趣事     
黄文迪 《小火炬》2011,(Z1):51+50
说起寒假里的有趣经历,我的脑海里就浮现出去年寒假去挖螃蟹的那一幕。那一天是难得的大晴天,我、小表弟和妈妈来到我们老家后面的小河边挖螃蟹。到了河边,我迫不及待地放下小桶,拿起竹竿,挽起裤管,顾不得脚下的冰冷,就开始"工作"了。小表弟快活地紧跟在我后面,一起埋头苦干。我时而用铲子挖开泥土,时而用竹竿重重地插进螃蟹洞旁边的泥土,时而将竹竿用力往上抬起来……哎呀!由于用力  相似文献   

11.
读书不神圣     
史峰 《生活教育》2011,(11):60-61
小的时候,被老师安排去参加学校里的一次演讲比赛,题目是:努力读书,报效祖国。演讲稿是老师给写好的,我"带着感情"背诵一遍就成。至今还记得稿子的大概内容:有的人说为了自己的前程好好读书,有的人说为了父母的期望好好读书,我却说为了报效祖国而努力读书……因为有了这次演讲比赛的经历,所以我把读书一直视为非常神圣的事情,我也常常因了自己是个"读书人"而感觉心高气傲,觉得自己是个"神圣"的  相似文献   

12.
蜂巢教室,像一只蜂巢。排列的桌椅,是一格一格的蜂房,井然有序。上课铃一响,你一格,我一格,大家坐好。在老师的传授中汲取,在各科的书籍里寻觅。时而循着历史的长河飞向遥远的古代;时而飞翔在当今的科学天地;时而书声琅琅;时而书写沙沙。在知识的大海里采集、探索、积累。像金色的小蜜蜂在花海里采集花粉,嗡嗡营营地飞鸣、渴求。在各自的蜂房里忙碌地储积着蜜。啊!一只甜蜜的蜂巢。  相似文献   

13.
我刚刚参加工作,就被分配到一个偏僻的乡村完小上课.我在与孩子们相处的第一天里,我同他们一起活动一起学习.每天,看见他们一张张挂满笑容的脸,真像一朵朵绽放的向日葵,迎着阳光和雨露;然而,在他们的一个个眼神里,又都流露出对老师的期盼和对知识的渴求.那人那事,那幕幕无不使我的心灵为之震撼.……  相似文献   

14.
幸福的家     
正4月17日晴"我的家庭真可爱,美丽清洁又安祥……"每当听到这首歌我就想起了我自己,我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幸福的家庭里,因为这个家庭里有温和幽默的爸爸,孝顺漂亮的妈妈,还有一个活泼可爱的我。每逢周末,吃完晚饭,我们一家三口都会到广场上散步。这次同样不例外。瞧,广场上的人真多呀!有的在跳舞,有的在聊天,有的在打羽毛球……爸爸妈妈找了一块空地陪我玩沙包,她俩一边一个轮流拿沙包打我,每一次当他们打我的时候,我时而像一个小兔子蹦得很高,时而像小燕子一样轻轻掠  相似文献   

15.
庄子说得好:"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说的是生命有限,而知识无穷无尽.在当今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哪怕你一天24小时拼命读书,也读不完图书馆里哪怕是某一类书刊中的某一小部分.20世纪30年代,我在清华大学化学系读书,其课程安排是很有道理的.必修课只有普通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这几门.  相似文献   

16.
巴金先生的《春》第四节中写有下面两段话:淑贞经这一劝,心里轻松多了。她觉得琴说的话都有道理,而且单是听见琴的温和、亲切的声音就足以减轻她心上的悲哀的重压,同时增加她对琴的信赖。然而还有一件事情搅乱她的心,她仰起脸去看琴,一面说:"但是妈不许我以后再进书房读书……"琴不等她说完,就接口说道:"那也不要紧。横竖在书房里跟着那个冬烘先生读书也得不到什么有益的知识。你高兴读书,你二哥、二姐和我,我们都可以教你。这比在书房里读《女  相似文献   

17.
如果一个人有了"知识"这样一个概念,并且认识了自己知识贫乏的现状,他就可能去寻求、靠近知识.相反,如果他认为自己什么都懂,他就会远离知识.在他自以为是在前进的时候,走着倒退的路.当我明白了自己读书非常少的时候,我就产生了求学的强烈愿望.当我知道了世界上书籍数目如何庞大的时候,我又产生了分辨好坏,选择好书的愿望.  相似文献   

18.
人生如梦     
"梦是虚幻的,人生也是吗?"我在纸上草草地写下几笔. 成长,是每一个人一生里必须要完成的任务.人们众口一词地说它像一座陡峭的山崖,时而平坦,时而崎岖,等着我们去攀登;像一片茫茫的大海,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澎湃,等待我们去乘风破浪……  相似文献   

19.
读书乐无穷     
我的业余爱好很多:围棋、集邮、书法、打球……但是,给我快乐最多的却是读书。 1975年,我从部队复员,在家中等待分配工作的几个月里,闲得发慌,就每天到北海公园旁的北京图书馆读书。那时,市场上可买的书很少,许多文学作品还是“禁书”,只有在“北图”才能读到。我早去晚归,中午花二勇钱买一个圆面包,图书馆内有开水,就着书吃,权当午餐,其乐也融融。  相似文献   

20.
1979年知青回城,我被安排在一所重点中学的图书馆。对知识的渴求的我,心里自然非常高兴。校领导把我领到图书馆,语重心长地说:“我校是一所颇有影响的学校,文革前图书馆的藏书量在全市中学排行第三。从今天起图书馆就交给你了……”。还说:“前任图书馆老师工作很负责,希望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80年代初期,我参加了市图书馆举办的学习“中图法”培训班,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