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乒乓球的第四次改革发生在2000年2月23日,国际乒联代表大会正式通过了使用直径为40毫米大球的议案,并决定从2000年10月1日开始正式使用大球,其目的是为了增加乒乓球的观赏性。  相似文献   

2.
论乒乓球运动的“回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国际乒联通过的决定,从2000年10月1日开始,在世界乒乓球比赛中使用直径40厘米的大球。大球与原使用的乒乓球相比,直径增大了2毫米,球的重量增加了0.2克;此微小的变化使球速下降13%,旋转下降23%,回球率提高30%。于是,乒乓球界响起了“21世纪进入了大球时代”的呼声。如何适应大球、如何搞好大球的训练、针对大球训练的研究接踵而来,乒乓球器材商也加紧提高击球速度和旋转球拍研制。已经使用了110年的小球为什么会退出历史舞台,新世纪乒坛的重大变革更深层的意义在哪里,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根据国际乒联通过的决定 ,从 2 0 0 0年 1 0月 1日开始 ,在世界乒乓球比赛中使用直径 40厘米的大球。大球与原使用的乒乓球相比 ,直径增大了 2毫米 ,球的重量增加了 0 .2克 ;此微小的变化使球速下降 1 3 % ,旋转下降 2 3 % ,回球率提高 30 %。于是 ,乒乓球界响起了“2 1世纪进入了大球时代”的呼声。如何适应大球、如何搞好大球的训练、针对大球训练的研究接踵而来 ,乒乓球器材商也加紧提高击球速度和旋转球拍研制。已经使用了 1 1 0年的小球为什么会退出历史舞台 ,新世纪乒坛的重大变革更深层的意义在哪里 ,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1   简要…  相似文献   

4.
11月下旬是中国乒乓球队全面接触大球,了解大球的日子。全队一方面在北京总结奥运会得失,同时派出男女共12名运动员奔赴欧洲,参加11月16日至19日的波兰公开赛和11月23日至26日的瑞典公开赛。由于这两站比赛的成绩关系到运动员是否能捞够进入2001年1月日本总决赛的积分,再加上这又是打大球后,国际乒坛众多高手熟悉大球的好机会,因此,许多大牌明星都参加比赛。诸多因素注定了波兰公开赛和瑞典公开赛不再是普通的公开赛,特别是对于备战第46届世乒赛的中国乒乓球队意义更加非凡。11月底,由吴敬平和乔晓卫带队…  相似文献   

5.
《乒乓世界》2000,(11):41-41
悉尼奥运会结束之后,38毫米乒乓球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10月12日,当40毫米大球在大维世界杯乒乓球男子单打比赛中首次亮相的这一天,北京乒乓球队对适应大球需要的新一代乒乓球器材进行了试打和研讨。秦皇岛金棕榈体育用品有限公司针对大球需要而研制的PALIO(拍里奥)系列新产品,已由北京乒乓球队的部分队员使用多时,这是第二次试打和研讨。女队主力队员贾贝贝是直板正胶快攻打法,过去使用该公司的GP3海绵,改用大球后,觉得海绵硬度不够了,这次试用一种新型海绵,马上感觉好用多了。男队的几名队员则对拍里奥CJ8…  相似文献   

6.
大球训练方法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香云 《乒乓世界》2001,(10):37-37
自2000年10月使用40mm大球以来,我们通过一年来的实践,对大球给乒乓球选手在技术、心理、身体素质等方面带来的影响有了初步的认识,并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些措施,在这里把我们的体会跟大家交流一下。  相似文献   

7.
2001年澳网赛是首次使用增大的网球 进行比赛的大满贯赛事。球的大小 变化几乎看不出与过去常用的网球有什么区别。但实际上却影响了一批参加澳网赛的运动员的成绩。但另一方面,网球增大又提高了比赛的观赏性,极大地吸引了观众。此次澳网赛的票房记录创历史新高。 网球运动已有百多年的历史,球拍和球线的发展和创新是非常大的。现在,几乎一成不变的网球也有了重大的改革。继乒乓球比赛使用大球后,网球的大球此次被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确认为正式比赛用球。其实,大球已经在一些少年网球比赛和低等级的网球巡回赛中开始使用,大球代…  相似文献   

8.
自2000年10月1日正式使用大球以来,几乎所有的国手都根据自己的打法,对海绵的厚度和硬度作了一些调整,个别人还更换了底板。由于目前还处于调试阶段,如有更改,我们会及时告诉读者。瞧瞧国手的武器  相似文献   

9.
《乒乓世界》2005,(4):61-61
1月7-9日,国际乒联在法国巴黎分别召开了执委会会议和执行局会议。国际乒联主席徐寅生出席了会议。国际乒联技术委员会主席姚振绪列席了执行局会议。会议建议2000年奥运会以后乒乓球比赛使用40毫米大球。  相似文献   

10.
从扬州世界杯看 大球带来了哪些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敬平 《乒乓世界》2000,(12):25-27
当国际乒联决定在悉尼奥运会结束后改用大球时,大球到底会对比赛和训练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对哪种打法有利就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因此,今年10月12日至15日在江苏扬州举行的第一次使用大球的世界杯比赛就格外引人注目。尽管这届世界杯举行的时间距悉尼奥运会只有20天左右,但在参赛的16名运动员中,除了刘国梁、罗斯科夫、盖亭以外,所有的世界一流选手都云集扬州,争夺小球改为大球后的第一个  相似文献   

11.
温植梧 《乒乓世界》2004,(1):i006-i006
2001年1月17日,我在香港乒乓总会主办的新世纪乒乓球技术发展研讨会上聆听了中国乒乓球队总教练蔡振华先生的报告——关于使用40毫米大球的技术总结。会上,奥运冠军刘国梁还在演讲台上为我们表演了他的发球技巧,我也有幸上台与他“过招”。  相似文献   

12.
陈洁 《乒乓世界》2001,(12):22-23
去年和今年的两届男子世界杯,恰好都赶上了乒乓球的重大变革时期:第21届世界杯是国际乒联改用40毫米大球后的第一个重要比赛;今年11月8日至11日在意大利举行的第22届世界杯,是国际乒联实行11分制后的第一个重要比赛。上届世界杯赛,没有参加奥运会的马林较早进入大球状态,似乎顺理成章地成为第一个大球世界冠军,而首次使用11分制的本届世界杯赛,对中国选手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果然不出所料,前三名中欧洲选手占据两席,白俄罗斯名将萨姆索诺夫夺走了11分制的第一个男子单打世界冠军,这也是他三年内第二次夺走这—赛事的乒赛冠军王励勤获得了亚军,德国老将罗斯科夫名列第三。  相似文献   

13.
陈洁 《乒乓世界》2000,(4):6-10
2000年2月23日,在乒乓球历史上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国际乒联代表大会正式通过了大球的议案,并决定从今年10月1日起改用大球。尽管改用大球对技术本身所带来的影响远不及50年代发明的海棉拍,但是它给乒乓界所带来的震动不可低估。把直径38毫米的乒乓球改为40毫米,由三位国际乒联主席共同努力促成。荻村伊智朗首先提出了改用大球的构想,徐寅生将大球的议案正式提交到国际乒联的议事日程,最终由沙拉拉完成。而今天,当改用大球已经成为现实时,人们又说些什么?大球究竟会给乒乓球带来什么影响?对此,记者首先采访了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研究员吴焕群——  相似文献   

14.
2004年多哈世乒赛团体赛期间,全面禁止使用有机胶水被首次提出,并于2006年不莱梅世乒赛期间通过,“禁胶令”于2008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继2000年改用大球、2001年11分制的实施、2002年采用无遮挡发球及奥运会团体赛制的变革以来,国际乒联对乒乓球规则的又一个重要改革。  相似文献   

15.
夏娃 《乒乓世界》2000,(11):25-25
大维2000年世界杯男子单打比赛之前,《北京晨报》记者王旭浩曾以《“大球”让“大腕”出丑》为题发表预测,认为首次使用大球的世界杯赛很可能打乱了套。  相似文献   

16.
《乒乓世界》2000,(4):41-41
在刚刚结束的马来西亚世乒赛上,国际乒联经过投票表决作出了一项重大决议:自2000年10月1日起,所有重大国际比赛(包括世锦赛、奥运会、职业巡回赛及国际公开赛等)正式使用40mm大球。新闻发布会上,热情的记者手拿“红双喜”40mm大球请国际乒联主席沙拉拉签名留念,霎时闪光灯齐亮。此时,在一旁的红双喜工作人员心情久久无法平静,4年的艰辛历程一幕幕浮现眼前……  相似文献   

17.
球变大了,直拍快攻如何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东 《乒乓世界》2000,(9):38-38
直拍近台快攻是我国的传统打法,改用大球后,球速变慢,旋转减弱,势必会给这种以速度制胜的打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从运动员的角度来讲,没有人愿意改用大球,因为习惯了使用小球,突然改用大球,可能会使运动员在一段时间内技术水平有所下降。中国的直板快攻打法的选手难度会更大,因为他们使用的  相似文献   

18.
乒乓球运动进入了大球时代,本文提出了大球的训练思路及对策,这将有利于正确把握乒乓大球的规律,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比赛能力。  相似文献   

19.
《乒乓世界》2000,(10):34-34
国家一队在正定基地备战悉尼奥运会的同时,乒羽中心举办了全国优秀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集训,由国家男二队教练组承担教学任务。为了适应悉尼奥运会之后改用大球的新形势,达到“提前使用,寻找规律,制定对策”的目的.这次集训全部使用大球训练。通过实践和问卷试调查,初步总结出几点打大球的体会。  相似文献   

20.
夏娃 《乒乓世界》2000,(12):20-21
2000年10月1日,乒乓球运动驶入“大球”航道。球体从38毫米增加到40毫米,这“两毫米的革命”给具有百年历史的乒乓球带来了巨大的变化。11月8日至12日在长沙举行的体博会期间,记者感触最深的一点是,改用大球,不仅仅让所有乒乓球运动员站到一个新的起点上接受挑战,乒乓球器材厂商也由此迎来了事业发展的春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