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邱文华 《学语文》2006,(1):29-29
“搭配不当”是《考试大纲》规定考查的六种病句类型之一,“一面对两面”是“搭配不当”的一种特殊病句类型。在复习和考试中,不少学生误以为凡是出现一正一反两方面意思词语的句子都属“一面对两面”。因此,我们有必要明确,判定一个句子是否“一面对两面”。不能光凭句中是否含有表示正反意思的词语,而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2.
在学习或中考复习病句中两面与一面(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的语病类型时,如果从单句的结构上去分析搭配是否得当的问题,是很难或不能找到搭配的问题所在的。如果从语义搭配的完整性方面进行辨识与修改这类病句,不仅贴切,易于理解,而且学生更易把握。  相似文献   

3.
一、两面词(1)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2)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步伐,除了要尽力争取国外投资,努力发展高新科技产业之外,搞好节水农业,也是能否发展西部经济的一条重要的路子。(3)居住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居民的心情。分析:例(1)前半句有两面词“好坏”,后半句只涉及到正面“保证生产安全”,因此前后两面与一面搭配不当,为病句。例(2)前半句没有两面词“能否”,“搞好节水农业”是正面,而后半句则出现两面词“能否”,因此前后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为病句。例(3)前半句有两面词“好坏”,后半句虽然没有两面词,但“心情…  相似文献   

4.
自身承担的角色需要进行怎样的转变 在研究性学习中,很多同学习惯向老师提出以下问题:“老师:你要我怎么做?”“老师:下一步该做什么?”“老师:这节课上什么?”“老师:下节课我们还做这个事情吗?”“老师:这次作业最后上交的期限是什么时候?”“老师:你帮我选一个题目吧!”  相似文献   

5.
语词修养     
人们在说话、写文章时,往往在表述时不注意逻辑规律,因而出现了大量的病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逻辑规律,现结合相关例句分类解说如下: 一、判断不明判断不明多指一面性与两面性并用。即“是”前边是一面性问题,“是”后边是两面性问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名小学高段的语文教师.我常常遭遇这样的提问:“老师。您的QQ号是多少?”“老师,您的邮箱地址是什么?”“老师,您有空间吗?”……“多花点儿心思在学习上,少去上网!影响学习,影响视力!”我时常这样一本正经地告诫孩子们。但我知道这样的苦口婆心未必奏效。不在你眼皮底下该玩他们照样玩。相反,  相似文献   

7.
“为什么我上课举手了,老师不提问我!一定对我有偏见!”“我们班主任总是批评我,挑我的毛病,我讨厌他!”很多孩子在和老师相处的过程中都会有这样的抱怨和抵触,有的甚至会因此而影响学习。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孩子能够保持良好学习情绪的关键,那么,怎样才能化解孩子对老师的这种抵触情绪呢?  相似文献   

8.
辨析与修改病句.是每年中考的一个高频考点。2009年全国142个地市的中考语文试题中,有96个地市设置了病句选择题或改错题。所设置的语病主要为“逻辑语序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主语残缺”“宾语残缺”和“否定多余”。对考生而言,此类试题比较棘手,失分率颇高。因此,解读2009年中考试题中的有关病例,对于备战2010年中考的同学来说,一定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这就是我     
与大家共同学习两年多了,大家了解的是活泼好动的我,是学习成绩优异的我,老师们都叫我“淘小子”,其实,我是个女孩,我也有文静的时候,我更有大家看不透的一面。我的爱好是什么?“漫画?”“对!”“打乒乓球?”“对!”“看小人书?”“对!”但那只是我许多爱好中的一小部分,我  相似文献   

10.
在一次辨析病句的专题测试中,不少学生将下面的一个句子判为病句:①学生素质的高低对他们走出校门适应社会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教育的根本。理由是,“素质的高低”讲了“两面”的意义,而“重要的影响”只讲了“一面”的意义,前后照应不周,意义搭配不当。事实上,这一句子并非病句。学生误判,反映出部分学生对这一病句类型认识的肤浅,或拘泥于条条,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在汉语词语中,有些词语只有“一面”意思:可以是正面的,如“高”、“优”、“是”、“应该”等;也可以是反面的,如“低”、“劣”、“不是”、“不应…  相似文献   

11.
“老师,我觉得您说的观点有问题!”一个胖胖的男孩对正在讲课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区级骨干教师司荣说。“好,你能谈谈你的理由吗?”司老师笑眯眯地问道。“老师,我能在黑板上边画边说吗?”“好啊!大家一起欢迎他来做‘小老师’!”在热烈的掌声中,小男孩一脸自信地走上了讲台……  相似文献   

12.
有语文老师问:“最晚十五天内答复”是病句吗?“最晚”后是不是该接一个准确的时间词?很明显,这是一道令不少语文教师,特别是淡化语法背景下出道的语文教师头痛的语法正误判断题。这类问题屡见不鲜。一些老师认为这是个病句,“内”字赘余。我却认为这道题无错,理由如下:一般情况下,这样的句子,是在一个特定语境下产生的,这个语境就是对询问者或潜在的询问者的答复。比如,甲问:最晚什么时候答复?乙于是说:最晚十五天答复。或说,最晚十五天内答复。  相似文献   

13.
绝妙创意     
9月21日,老爸的生日。至于生日礼物嘛,嘘,千万别露了底!老爸大名“王新伟”,我一面绣上“新”字,一面绣上“伟”字,两面连起来,里面塞满棉花,一个小小的绣包不就大功告成了嘛!送给老爸串在钥匙链上,这样,他时时刻  相似文献   

14.
吴三平 《湖南教育》2011,(12):42-42
“老师,这节自习课很闹!”一个学生跑来向我报告。“怎么回事?”“有好多同学在教室里玩纸飞机!”真是太不像话了!自习课,本来是让同学们自由学习交流的,怎么玩起纸飞机来了?  相似文献   

15.
《中学理科》2009,(9):9-11
评析:读了这篇文章之后,阅卷老师也不禁哑然失笑。这篇文章写得太生动,太形象了。轻而易举的就获得了阅卷老师的“芳心”:我们从标题“唉!这群男生”来看,不难发现文章写的是男生的群像,文章主要着眼在两个方面来“塑造”男生:一是男生“可恶”的一面,一是男生可爱的一面。且每一面都有总结性的话“呀,可恶的男生”“嘻,男生有时也可爱”,这样把这两面分开,层次显很清楚。  相似文献   

16.
王嫩红 《小学生》2011,(2):14-15
“老师,我认为书上错了。”“老师,您讲的不完整。”“老师,我有更简单的方法。”“老师,他打我!”“老师,睡着了……”老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尴尬!课堂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就是摆在每个老师面前的一道难题。实践告诉我,这时要灵活应变、尊重学生,课堂将会因“突发事件”而变得更美丽!  相似文献   

17.
我和书     
一放学,我就用跑百米的速度跑回家,上气不接下气地跟妈妈说:“妈妈!明天我要参加论文比赛!”(起笔不写书,而写“我”要参加论文比赛。交代事情起因。)“好了!看你满头大汗,去洗洗脸好吃饭。”我一面洗脸一面说:“妈妈!老师叫我今天晚上洗个澡,舒畅精神。”“好了!快洗脸吧!”拿起筷子的时候,我又说:“妈妈!老师叫我晚上早点睡,明天好比赛。”“好了!快吃饭吧!”妈妈不耐烦地说。  相似文献   

18.
“丁零零”,上课铃响了,王老师提着一个乳白色的袋子走进教室。真奇怪,今天是作文课,老师的袋子里装的是什么呢?我正想着,王老师发话了:“我会变魔术,大家相信吗?”“老师会变魔术?我不信!”“老师就是魔术师,她一定会变!她才不会骗人呢!”“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嘛!”班上顿时炸开了锅。  相似文献   

19.
高原 《现代语文》2007,(4):125-125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因其考查考生准确、规范地使用汉语言的能力,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成为必考题。高考考查病句主要有两个角度,一是结构,二是内容。在搭配不当的语病中有一种是“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因为既考结构更考内容的特点,有时不好判别。现加以简单的分析,以便于考生简便、快速地识别此类病句。  相似文献   

20.
“六一”前夕,我带着收上来的试卷刚到办公室坐下,一群孩子蜂拥而至。“孙老师,俺考多少?”不抬头,我就知道是机灵鬼李晟旭;“老师,批到我的吗?”吕希急不可耐;“求求你,老师,先批我的吧?”、“老师,这张试卷我做得不错,可能考满分!不信,你这就批!”陈小雅以此来激我。“……”看着一张张涨得通红、写满紧张和急切的小脸,我既为孩子们对学习的重视、对成绩的关注而窃喜,又不禁为孩子们的心理重负而暗自心疼。小小年纪就要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