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自1981年首次报道以来,已经迅速在全球蔓延,波及到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截止目前,全世界有6000多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约3000万人被艾滋病夺去了生命。当初人们把艾滋病称为“世纪瘟疫,超级癌症”。随着抗艾滋病病毒的药物问世和有效的预防措施,艾滋病迅速传播趋势得以控制。但是如果艾滋病发展到了晚期,出现严重的免疫缺陷以后,即使给予抗病毒治疗,患者仍可能死于机会性感染或各种并发症。艾滋病患者可能合并外科疾病需要手术治疗,手术医生有感染艾滋病的风险。患者因为免疫低下,手术并发症和病死率也比普通患者明显增高。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外科主任刘保池教授与其科研团队对艾滋病的研究得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张琚 《未来与发展》1991,7(3):43-47
艾滋病(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从1981年艾滋病首次发现以来,世界上已有150多个国家报告了近30万个艾滋病例。但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实际上到目前为止全世界约有130万人患有艾滋病。大约800~1000万人感染了艾滋病毒(HIV)。如果按照目前的趋势发展下去,那么到2000年将会有2500—3000万人成为艾滋病毒感染者;如果仍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那其中的大部分人将发展到感染的最终阶段—艾滋病,最终死于这种“超级瘟疫”。尽管目前亚洲报告的病例数仅占全球报告总数的3‰,尽管我国国内内源性艾滋病例很少,但艾滋病确已传入我国井有扩散蔓延的趋势,而且局部地区疫情严重。虽然中国政府对此给予了极大关注与高度重视,并采  相似文献   

3.
卓然 《科学与文化》2004,(11):16-17
今年7月6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2004年艾滋病报告,报告称.2003年,全世界有480万人染上艾滋病病毒,是感染人数最多的一年截止2003年底,全世界艾滋病感染者有3780万,去年有290万人死于艾滋病自艾滋病发现至今,已有2000万人死于这种疾病。  相似文献   

4.
今年7月6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2004年艾滋病报告.报告称,2003年,全世界有480万人染上艾滋病病毒,是感染人数最多的一年.截止2003年底,全世界艾滋病感染者有3780万,去年有290万人死于艾滋病.自艾滋病发现至今,已有2000万人死于这种疾病.  相似文献   

5.
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世界艾滋病日”(WorldAIDSDay,每年12月1日)又来到了。这一天,我们把目光更多地投向艾滋病毒感染者,更多地凝视着具有象征意义的红丝带。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近期公布的报告显示:2005年全世界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500万,病毒感染者总人数已达4030万,今年全世界有310万人死于艾滋病。东欧和亚洲是艾滋病感染者增加最快的地区。  相似文献   

6.
同性恋与艾滋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世界艾滋病日”(WorldAIDSDay,每年12月1日)又来到了。这一天,我们把目光更多地投向艾滋病毒感染者,更多地凝视着具有象征意义的红丝带。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近期公布的报告显示:2005年全世界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500万,病毒感染者总人数已达4030万,今年全世界有310万人死于艾滋病。东欧和亚洲是艾滋病感染者增加最快的地区。  相似文献   

7.
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世界艾滋病日”(WorldAIDSDay,每年12月1日)又来到了。这一天,我们把目光更多地投向艾滋病毒感染者,更多地凝视着具有象征意义的红丝带。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近期公布的报告显示:2005年全世界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500万,病毒感染者总人数已达4030万,今年全世界有310万人死于艾滋病。东欧和亚洲是艾滋病感染者增加最快的地区。  相似文献   

8.
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世界艾滋病日”(WorldAIDSDay,每年12月1日)又来到了。这一天,我们把目光更多地投向艾滋病毒感染者,更多地凝视着具有象征意义的红丝带。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近期公布的报告显示:2005年全世界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500万,病毒感染者总人数已达4030万,今年全世界有310万人死于艾滋病。东欧和亚洲是艾滋病感染者增加最快的地区。  相似文献   

9.
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世界艾滋病日”(world AIDS Day,每年12月1日)又来到了。这一天,我们把目光更多地投向艾滋病毒感染者,更多地凝视着具有象征意义的红丝带。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近期公布的报告显示:2005年全世界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500万,病毒感染者总人数已达4050万,今年全世界有510万人死于艾滋病。东欧和亚洲是艾滋病感染者增加最快的地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杨景玲 《科学中国》2007,(12):59-60,63
艾滋病是全世界最严重的流行性疾病之一。1981年,科学家在偏僻的中1981年,科学家在偏僻的中部非洲地区第一次发现了艾滋病病毒。自那以后,这种病毒横扫全球,在很短时间内就感染了数百万人。目前,艾滋病已夺去了2800万人的生命,仅在2005年就有360万人死于艾滋病感染。虽然有许多病例未上报,但是这种传染性疾病无疑正在迅速蔓延.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每年有2000万青少年进入性成熟期,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10岁~20岁)达3亿人以上。据WHO的报告,在每年全世界所发生的3.33亿性病患者中,至少有1.11亿是25岁以下的年轻人。而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的报告,截止到1999年底。在全世界3340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有1/3是15岁~24岁的青年人。目前,全世界每年新感染的少年艾滋病病例为260多万,平均每分钟就有5名少年男  相似文献   

12.
自美国1981年首次发现艾滋病,并于1983年分离到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即艾滋病毒)以来,患病人数和感染人数与日俱增。到去年12月1日,全世界已有1700多万人感染艾滋病毒,艾滋病患者400多万,其中200万人已经死亡。目  相似文献   

13.
宗素 《今日科苑》2005,(7):50-51
艾滋病已经夺走了全世界2800万人的生命,病毒感染总数超过4000万人——这还只是能够统计到的数据,而由于大多数病例并没有被发现,记录在册的感染人数可能仅是实际人数的1/10。  相似文献   

14.
《百科知识》2005,(8S):55-55
自上世纪60年代起,毒品似瘟疫在全球蔓延,吸毒者日见增多,造成的社会问题也日趋加重。根据《2004年国际禁毒报告》,全世界15岁至64岁的人当中有47%的人至少非法使用过一次毒品。在世界4种主要毒品中,滥用大麻的人数最多,2004年全世界约有1.5亿人吸食过大棘合成毒品的滥用人数居第二位,达3800万人。2003年全球鸦片的供应量增至4765吨。全球每年因滥用毒品致死的人数高达20万。  相似文献   

15.
艾滋病是全球性的一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疫苗也未研究成功,病死率极高,因而被称“世纪瘟疫”、“超级癌症”。自1981年美国首次报告病例以来,艾滋病已迅速传播到世界五大洲,到1994年7月各国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的病例已达85万,实际病例约为400万。目前亚洲及拉丁美洲的病例还在增加,估计到2000年感染艾滋病病毒(HIV)者累计可达4000万,亚洲占1000万。 1985年我国才发现一例艾滋病患者,到1994年11月HIV感染者已达1550例,其中艾滋病患者占43例。与很多国家比较,我国为HIV的低感染国家,但是存在着HIV/艾滋病潜在传播的危险,爆发流行的趋势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16.
社会文摘     
吸烟将在下世纪 演变成瘟疫 世界卫生组织在世界无烟日宣布,每10秒钟,在世界某个地方就有一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 全世界15岁以上的人当中,有1/3的人吸烟,相当于11亿人。世界卫生组织说,每年都有300万人死于这种恶习,这占世界总死亡率的6%。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过去50年里,仅在发展中国家,吸烟  相似文献   

17.
20年前开始在全球蔓延的艾滋病已经夺去了2100多万人的生命。以下是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最近统计的各地区数字: 到2000年底,全球估计有36 10万夕L童和成年人感染艾滋病病毒或患上艾滋病。2000年一年内将出现500多万名新的感染者,300万人将死于艾滋病。北美洲:约有92万人携带艾滋病病毒或感染艾  相似文献   

18.
鼠疫在《圣经·旧约》中就有记载,说的是腓尼斯人在征服以色列人后,反而被鼠疫所灭亡。公元前430年~前427年,古希腊的雅典发生过一次大瘟疫,有一半的人死于这次瘟疫。受这次瘟疫的影响,雅典几乎成为一座空城并开始有了衰败的迹象。  相似文献   

19.
正自1981年被发现以来,艾滋病造成全球7600万人感染、3500万人死亡,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在38年的探索历程中,人们也在不断克服对艾滋病的误解。感染艾滋病会马上发作并死亡吗答案是:未必。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艾滋病发作并去世,患者通常有10年左右的潜伏期。在潜伏期阶段,患者不会有任何临床上的不适,他们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或工作。需要注意的是,  相似文献   

20.
2007年,一个名叫蒂莫西·雷·布朗的人突然之间便成为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他是艾滋病感染者,在德国柏林接受白血病骨髓移植治疗,令人惊奇的是,经过骨髓移植后,他的艾滋病居然被神奇地"治好"了。艾滋病这个长久以来被医生和科学家们称为不治之症的疾病,就这样在不经意之间被成功地治愈了?"柏林病人",黑暗中的曙光?艾滋病一直是无数医生和科学家眼中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艾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