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元庆是我国著名装帧设计艺术家,自从为译著《苦闷的象征》设计封面后,他在装帧设计领域一发不可收拾,开创了书林封面设计先河。陶元庆的装帧艺术发迹与鲁迅的支持有直接关系,其风格在当时中国文艺界也是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2.
中国书刊的装帧设计是起步较晚,是从近代才开始发展起来的。陈之佛便是近代书刊装帧艺术的引领者,他为书刊所做的装帧设计是一门图案装帧的艺术,具有较高的审美特征,为中国现代书刊装帧开拓了道路,树立了榜样。  相似文献   

3.
封面是书刊装帧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我国装帧艺术家曹辛之,曾在他的《装帧工作者之歌》中这样写道:“一本书如果没有封面,不经过装帧,就象一个人赤身裸体——没有穿衣裳。作者给书以生命、智慧、思想……,我们来为他设计形态,配上合适的服装。”  相似文献   

4.
陈之佛是近代中国一位才华横溢的装帧艺术家,他将工艺美术理论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其装帧艺术融绘画于装饰之中,更多运用了设计及装饰元素,在近代中国装帧艺术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及贡献。  相似文献   

5.
1986年6月,西北西南九省(区)装帧艺术研讨评奖年会在贵阳举行,大伙住在郊外美丽的花溪,每天黄昏,三三两两的散步林间溪边,我认识了好多位知名的装帧艺术家,其中有来自成都的陈世五同志,他总是笑容满面,谦和之极,偶尔发言,引人深思,他的装帧作品构制奇特,受人尊崇。  相似文献   

6.
装帧艺术家刘丰杰的新著《现代装帧艺术》,最近已由中国书籍出版杜出版,这是他继十年前出版《书籍美术》一书后,为我国装帧艺术做出的又一重大贡献。该书是我国迄今出现的第一部自成体系的装帧艺术理论著作。  相似文献   

7.
沃珂瑶 《今传媒》2020,28(5):151-152
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是中西文化、新旧文化碰撞交融最激烈的时期,正是这个时代环境造就了丰子恺这种新时期文人的艺术风貌。丰子恺是中国现代文化艺术史上一位大师级别的装帧艺术家,他的装帧设计可谓独树一帜,从封面到扉页,从环衬到插画,种类繁多。从他所绘制的封面画中都不难看出他推崇以少胜多、以简胜繁。尽管其装帧艺术形式比较简约,但简约不失精炼,日久逐渐弥新。本文基于丰子恺这个书籍装帧大师,通过对其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的装帧设计封面画进行挖掘,从"简"作为切入点,来探索其装帧艺术风格,进而引申出其对现代书籍装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一直以来,新疆出版物的装帧艺术凭借鲜明的民族特色在全国装帧艺术领域独树一帜。近年来,随着出版业的飞速发展、印刷技术不断进步以及读者审美意识的不断提升,书籍设计理念正发生着重大的变革。新疆本版图书的装帧艺术如何创新和发展,是装帧艺术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余侠 《新闻爱好者》2011,(14):132-133
鲁迅在装帧设计领域,不仅有丰富的艺术实践,还有见解独到的理论探索。深入剖析和研究鲁迅的装帧思想,在当代出版实践中加以借鉴和吸收,非常有益于我们今天做好装帧设计工作,提高书刊编辑、出版质量。  相似文献   

10.
余侠 《新闻爱好者》2011,(7):132-133
鲁迅在装帧设计领域,不仅有丰富的艺术实践,还有见解独到的理论探索。深入剖析和研究鲁迅的装帧思想,在当代出版实践中加以借鉴和吸收,非常有益于我们今天做好装帧设计工作,提高书刊编辑、出版质量。  相似文献   

11.
有着"钱封面"之称的钱君陶是中国近现代从事装帧艺术设计的第一职业人,从进入这个行业开始,他就努力探索装帧艺术设计的民族化融入,赢得了文艺界的尊重。  相似文献   

12.
在图书装帧史上,丰子恺先生虽不为家,但可谓先行者。他的装帧设计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感染力,本文就其漫画特征、诗情画意、书法篆刻功底和音乐的熏陶四个方面论述其装帧设计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3.
元月25日,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举行了装帧工作者迎春座谈会。在京的美术装帧设计工作者代表、部分美术界人士、出版社有关领导和版协负责人共100余人欢聚一堂,畅谈近年来书籍装帧的发展和成就,讨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决心在新的一年中把工作做得更好。版协副主席、国家出版委员会主任王子野同志首先向装帧工作者致以新春问候。他说,同行相亲不相轻,这么多装帧工作者欢聚一堂,喜气洋洋,共同交流经验,讨  相似文献   

14.
读到中国青年出版社新出版的《书籍装帧创意设计》一书,我立刻给这部书的作者,我的老朋友邓中和打电话,祝贺他的装帧论著问世。我认为这是一部总结了丰富的装帧设计经验,又进行理论概括,颇多创见,有指导实用价值的好书。书的整体设计精美,图书资料丰富,让人赏心悦目,体味到书籍装帧艺术的独特魅力。这部书对当前书籍装帧中应当关注的热点问题,也发表了中肯的意见,对推动中国装帧艺术的发展发表了一家之言。我感到,不仅装帧设计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五十年友爱的回忆──曹辛之同志逝世周年纪念王仿子第四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进进出出许多装帧界的熟面孔,唯独没有曹辛之,使我想到再也见不到他了,顿的感到他一走带给装帧界的寂寞.我和曹辛之是生活书后的同事。抗战时期他在重庆《全民周刊》,我...  相似文献   

16.
在装帧设计的园地里,老一辈焕发青春,新一代也人才辈出。这里,我想通过一本新书——《中国历代货币》(新华出版社出版),介绍一位新进的装帧设计工作者王小明同志。王小明生长在知识分子家庭,可说是在书堆里长大的。由于十年动乱,他失去了求学的机会,开始做木工,给机器画过图纸,后从爱好油画,慢慢走到设计书籍装帧的路上来。他不断地求师,每设计一本书都要多方征求意见。老一代的书籍装帧设计家曹辛之同志对他装帧艺术上的格调极为重视,因为,王小明设  相似文献   

17.
学术期刊的封面装帧格调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梁伟明 《编辑学报》2000,12(2):70-72
学术期刊封面装帧,与其他的艺术作品一样,有各自的艺术风格的格调,通常,学术期刊的封面格调是指同类型几种以上的期刊,经过一段时间,在艺术特点,艺术风格和艺术内涵几个方面的综合体现,学术期刊封面装帧格调的形成有多种因素,格调的形成并不意味着装帧艺术的完美,学术期刊封面装帧的格调不宜划一,应多样化。  相似文献   

18.
莫克 《现代出版》2002,(3):53-55
在装帧设计中,空间构成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然而“空间”一词在装帧设计领域中很少有人提到它,好像它纯属其他学科或绘画透视学所涉及的范畴。其实,在装帧设计中设计师们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应用它。为了在这一规律中理出点头绪,在此着重论述关于装帧设计空间方面的问题:装帧设计空间的基本概念、装帧设计空间与绘画透视空间和其他学科空间的区别、装帧设计空间在设计中的作用,以及设计在空间方面对其他艺术的借鉴。设计空间中“空间”一词是从物理学那里借用来的,但在装帧设计中的使用又有区别于物理学的自身特殊规定性。装帧设计…  相似文献   

19.
起先,是一位晚生代作家向我推荐这本书。接着,我先生逛书店时带回了这本书。他买这本书主要是因为它的独特的装帧。后来,他在为我的小说集设计装帧时借鉴了这本书的特点。再后来,我才看完了这本书。时间已是1999年春节前夕了。书和人一样,认识了不一定立即阅读,好书更常会这样。它挤在家中顶天  相似文献   

20.
陈昊 《今传媒》2013,(6):101-102
鲁迅先生是现代中国书籍装帧艺术的开拓者和倡导者,他对《域外小说集》、《呐喊》、《北平笺谱》等书的装帧设计,推动了现代中国书籍装帧设计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一批书籍装帧设计大家。但是,他的重要性绝不仅仅是所留下的几十本书籍刊物的装帧设计。更重要的是,他在设计中所体现出的那种民族性、拿来主义和大胆创新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