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正泉 《江苏高教》2014,(2):145-146
主体性教育理论对高校社会实践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有重要意义。首先,明确了学生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要依据实践塑造和构建学生主体性;其次,作为保障倡导者和扶持者角色的教师要确立教师主体性;第三,在主体间性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交互式主体性教育理念,通过学生和教师的双主体协同交互,以促进受教育者主体性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作为核心任务,高师院校是培养教师的摇篮,如何培养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的实施主体性教育的新型教师必然成为高师院校的改革方向。为此,必须树立主体性教育理念,改革管理制度,实施主体性教学,使师范生能够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去学习,成为主动适应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有主体性的教师。  相似文献   

3.
数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过程.在现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下,随着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与发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本文从民办高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及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出发,结合作者"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实践及取得的积极效果,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角度撂讨了如何在民办高校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大学学风建设主体性的缺失与重建:基于文化管理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大学学风建设的整体成效仍不够理想,其深层次原因在于作为学风建设主体的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价值陷入缺失状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主体性假设理论指导下的大学学风建设迫切要求大学管理转向文化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教学交互主体系统是适应现代教育和人的全面发展所生成的特色教学,是学生主体性学习与教师个性化教学有机结合而生成的教学模式,教学交互主体系统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更是一种教育理念,本文就其内涵、意义及其实现方式做一探讨。一、教学交互主体系统教学模式的内涵教学交互主体系统教学是在学生主体性学习与教师个性化教学有机结合的基础上生成的教学模式。1.主体性学习与个性化教学主体性学习是基于学生主体的内在规定性,充分发挥其自身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发展学生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教学理念非常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主体”原本是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它针对的是教师的话语霸权.然而,在当下的实际课堂教学中,这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却被一些主体性弱的教师当作借口.这些教师对学生的回答总是面带微笑,给以妥协性的赞扬,对学生回答的要害之处不评不导,整堂课一团和气,自美其名日“尊重学生”.这种所谓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做法,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对学生的学业发展、对经典文化的传承都有着致命的打击.  相似文献   

7.
传统大学英语教学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都片面强调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性,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课堂想要实现《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的目标——加强和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就需要教师改变教学理念,学生改变学习目的,师生共同努力改变教学方法,在发挥教师课堂主导性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  相似文献   

8.
旅游管理专业主体性实验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性实验教学的核心是强调承认并尊重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教育促进他们主体性的提高与发展,使学生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这种教育理念特别适合旅游管理专业的实验教学活动.为此,需要旅游教育工作者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树立教师的平等意识,养成同学生交流的习惯,培养相关的技巧;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建立符合主体性实验教学的教学管理体系和教学保障体系;选择合适的主体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新一轮课程改革再次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应该是教育教学的核心之一。那么,在当前新课程理念下以学生为主体究竟意味着什么?如何去实现学生的主体性?一、以学生为主体意味着应建立民主、和谐、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建立民主、和谐、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必然表现,也是实现学生主体性的前提和基础。应该说,能否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关键在教师,在于教师是否有民主平等的意识。  相似文献   

10.
主体缺失、主体发现和交互主体性建构是师生关系的历史嬗变的三个阶段.而交互主体性是主体性教育视野中理想的师生关系,这种理想的师生关系昭示了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和学习观等一系列教学理念的革新,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潘恒 《中国成人教育》2007,(15):170-171
大学外语课堂实行主体性教学是当今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的课题.本文对传统的教学进行了反思,对主体性概念进行了界定,论述了课堂实现主体性教学是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主体性视角下的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的主体性与创新意识有密切的联系,以主体性的视角研究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必须树立主体性教育理念,强化学生主体意识,保障学生主体地位,形成有利于学生个性和自主性发展的良好环境,改革评价体系,鼓励自主创新,不断促进创新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教育必须坚持学生的主体性,为此,在小学英语课外作业设计方面,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设计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不断提高小学英语课外作业的创新性和趣味性.  相似文献   

14.
蔡伯建 《文教资料》2011,(33):151-152
近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精彩纷呈,其中重中之重就是主体性教育。主体性教育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体积极主动学习时表现出来的一种学习状态。主体性教育倡导树立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这需要教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高度重视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陈婕 《江苏高教》2021,(10):53-56
现如今"以本为本"已经成为国家意志和学界共识,然而该理念在推进过程中,却遇到三个方面的问题:内涵悬浮,对"以本为本"内涵的把握,停留在"以本科阶段教育为本"层面,没有深入"以本科生发展为本"这一核心层面;制度悬浮,促进教师教学投入、促进学生学习投入的核心制度没有成为大学主要的改革举措;主体悬浮,落实"以本为本"的主体链条"政府—大学—教师—学生"发生断裂,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彰显.针对这三个悬浮问题,文章尝试探索与阐述其中原因,并提出了落地思路和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6.
李绍玉 《天津教育》2012,(12):36-37
促进教师的主体性发展,以实现学生自主发展、健康发展、全面发展,这是学校管理的终极目标,以人的主体性发展为中心的管理是学校管理者管理理念的新突破。在学校办学过程中,要形成凝聚人的合力,近年来,我们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努力探索科学、高效的管理方法,向管理要质量,逐步形成了学校主体管理特色。一、管理思路教师劳动具有创造性、自主性、科学性、艺术性,必须实行以人为本的主体管理,以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唤起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自主创新精神。同时,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特别是实行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学校管理更要突出人的发展,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人的发展是管理的目的。同时,实行主体管理也是学校改革发展的需要。一所学校要提高教育质  相似文献   

17.
李群英 《文教资料》2008,(20):98-100
文章阐述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均具有双重主体性.教学过程是师生双主体性得以施展的有效途径,大学课堂教学应以此主体教育理论为指导,构建新型课堂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8.
论大学教学管理制度蕴含的基本矛盾及其协调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大学教学管理制度是协调校部与院系之间、教学管理者与教师之间、教学管理者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基本规范与准则。现代大学教学管理要求变客体管理为主体管理。主体管理要求正确认识和处理校部集权与院系分权、教学控制与教学自由、教学管理与教学服务三对基本矛盾,按照三者协调的原则进行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与改革;针对我国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现状,应当进一步强化分权管理、教学自由和教学服务三个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我国教育界提出主体性教育思想。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基本理念与主体性教育思想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真正落实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目标。实施主体性教育,需要国家、社会、教师和学生等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但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把主体性教育思想贯穿于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教师应该用"以人为本"的理念统领教学关系,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学习方式、课后作业、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教学设计上,都要兼顾学生主体和课程标准要求,以促进学生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学生主体性德育的基本理念表明学生是德育活动中的主体,学生主体性与德性同步发展,学生自主建构主体性道览德人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