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博中有专编辑这一行在早年是被看作一种荣誉,名家写出的书稿交到编辑手里,编辑凭着自己的学识和鉴别力,对稿子表述自己的意见,可予采用的稿子又要根据需要作文字的订正和内容的核实,少不了要删改涂红,真正使其起到完善书稿的作用,这样的编辑是称职的编辑,是有学问的编辑。从这里说到  相似文献   

2.
书稿档案工作环节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稿档案是在图书出版工作者从事编辑及出版管理工作中直接形成的,作为原始记录保存起来的以备查考的文字、图表、声像及其他各种形式和载体的文件材料,它是国家档案的组成部分。书稿档案立卷归档范围包括从制订选题、编辑加工直至发行宣传的出版全程,这是保证档案材料优化、多样、系统的关键所在。书稿档案从内容分析,可分为:一、书稿档案主体材料,包括:1.选题列选单,如请示报告、上级指示等;2著(译)作原稿(手迹);3.加工书稿记录,如责任编辑初审意见、编辑室主任复审意见、外审审稿意见、总编决审意见;4出版情况记录,如…  相似文献   

3.
刘文 《编辑之友》1997,(2):61-62
审读报告又称审读意见,是出版社的编辑人员在对书稿的各个方面(包括内容、体倒、结构、语句、标点等)进行了垒面、细致的审读之后,报据自己所认知的书稿情况,从政治思想性、科学性、学术性等方面去评判书稿的优缺点,进而提出书稿处理意见而撰写的书面报告。在当前的出版实践中,相当数量的编辑人员对审读报告写作的重要性和规范牲缺乏正确的认识,以为这不过是履行一下必要的手续。  相似文献   

4.
三审制评议     
三审制是在五十年代初确立下来的。1952年10月,出版总署公布了《关于国营出版社编辑机构及工作制度的规定》,为审稿的基本程序作了明确的规定。其第五条第一款指出:“一切采用的书稿应实行编辑初审、编辑室主任复审、总编辑终审和社长批准的编辑制度。”《规定》所要求的三审,是指对于“一切采用的书稿”。如果一部书稿,经过初审,认为不宜采用,再经编辑室主任复审,如同意初审意见,一般即作退稿处理,不再经总编终审。这就是说,对于不采用的书稿,一般只经二审。如果复审者不同意初审的退稿意见,而初审者坚持时,或者复审者认为有必要请总编裁决时,也可经由终审决定。对于采用稿,五、六十年代在实际工作中还不止三审。一般是四审:助理编辑初审、编辑复审、编辑室主任这一审称为复核,最后由总编辑决审——即终审。  相似文献   

5.
所谓审编合一,是未经三级审稿决定书稿是否采用就进行编辑加工,把加工整理环节中对书稿的审读作为审稿环节中决定书稿是否采用的审读;把加工整理过程中处理书稿的记录作为审稿后对书稿全面评价的意见,并以此作为书稿是否采用的依据。当前,在一些出版社,三级审稿制没有很好地执行,不少编辑人员为追求速度、追逐利润而搞“审编合一”,这是导致图书质量严重滑坡的重要原因。一、审稿和编辑加工整理是编辑工作不能混淆的两个重要环节按编辑学理论,审稿和编辑加工是两个独立的工作环节,两者是不可混淆的。从任务看,审稿的任务是从出版专业的角度…  相似文献   

6.
试论三级审稿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读原稿是“编辑六艺”中的重要一环,也是编辑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无论是自发来稿还是编辑自己组织的约稿都要审读,其目的是要对书稿作出尽可能忠实的评价,及提出恰如其分的处理意见.出版社对书稿一般实行三级审稿制,即责任编辑初审(一审)、编辑室主任复审(二审)和总编辑终审(三审)制.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进行,对这一制度似有争议,归纳之基本上有两种意见:一是  相似文献   

7.
1引言对于决定采用的稿件,书稿初审编辑在发稿前通常要对书稿进行各项编辑加工工作。这些工作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对书稿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和知识性等的审查;第二类是对书稿语句、标点等语法行文方面的修饰修改;第三类则是对书稿体例、格式上的加工整理。本文主要讨论的是最后一类整理工作,即图书编辑如何完整、有序、高效地整理书稿。  相似文献   

8.
编辑对书稿的前期干预即编辑积极介入书稿的整体构思、内容设计、编写过程等方面的工作。编辑前期干预成败的关键在于编辑是否掌握了足够的专业知识和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同时也和是否选择了合适的作者密切相关。不同类型的书稿需要不同的介入方式,编辑要善于根据书稿的具体情况处理好编辑干预和作者创造的关系,使二者形成合力。此外,投入成本也是影响编辑前期干预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吴键 《出版广角》2021,(12):61-63
图书整体设计是书稿内容的延续和深入,是对书稿内容的再创造.文章结合编辑工作实践,阐述在书稿出版过程中容易被编辑忽视的整体设计科学规范及美观简洁的重要意义,旨在引起编辑对图书整体设计的高度重视,夯实编辑的业务技能,发挥编辑在出版工作中的主体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科技图书编辑加工方法探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科技图书的编辑加工方法和其他书籍的加工方法有共同之处,但由于科技图书特有的性质,使得科技图书的编辑加工有其特殊性。作为科技图书的编辑,有必要总结自己加工书稿的经验,探寻出一种比较完善的书稿加工方法。1 审读书稿的分析综合法初审后已决定要出版的书稿交到编辑手里,首要的工作就是通读全稿。通读的目的是了解其内容、结构、形式,提出修改意见。对科技书籍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根据读者对象的不同采用相应的加工方法。比如,若是教材,由于要求有完备的体系,其对象为不熟悉内容的学生,即对书稿侧重于严谨、精细、层次清楚等诸环节;若…  相似文献   

11.
经过三审认定具有出版价值、基本符合出版要求的书稿,可以进入出版流程的第二个环节——编辑加工。书稿的编辑加工任务应由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即本书的责任编辑承担。责任编辑拿到书稿后,不要急于开始通读,应该先检查书稿的内容是  相似文献   

12.
书稿必须是基本可用,估计是可以修改得好的;二、估计作者的写作水平,也是能够修改得好的——以外,在编辑工作者内部,各审次对于书稿的看法和修改的意见,应该是一致的,即使有过参商,也已经过内部协商,意见已经统一了的。意见应该一次提出,力戒反反复复。《秦史稿》第二次退修,幸而还不过是补充修改,有时编辑初审之后,迳自提请作者修改,改了回来再送复审,如果复审意见认为要将改过的仍旧改回来——这种现象是发生过的,这就使作者以为我们是在开他的玩笑了。  相似文献   

13.
寻觅完美     
对于图书,我寻觅的是它的完美,即内容与形式、内在和外表的双重美。当然,作者是专家,相对作者而言,编辑就是杂家。编辑可以成为某一专业的某一分支的专家,而不能成为此一专业所有分支的专家。但隔行不隔理。编辑应千方百计地缩短同作者的距离,熟悉书稿的内容,提出有益的建议,以使书稿臻于完美。关于书题。书题是一部著作的眼睛。画龙点睛,点得如何,直接影响著作的形象。我在书题上往往参与意见。《清代全  相似文献   

14.
书稿的审读,是编辑工作的重要环节,应当努力做好。那么,当你翻开一部书稿审读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我认为应当着重注意四个方面的情况,即书稿内容的政治性、系统性、确切性和科学性。 (一)关于政治性书稿的政治性是审读中必须注意的首要问题,即使是知识性或科学性的作品,也是这样。我们在鉴别书稿的政治思想观点时,应当同马列主义创始人的具体教导相对照,但是不能以此为限,  相似文献   

15.
组稿是编辑的基本功之一编辑工作大致可以分两道工序:前道工序是订选题到组稿,后道工序是文字加工和审定。一般说,选题和组稿是书稿的先天条件,即选题订得好,作者找得准,书稿的质量就有了基本保证。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后天的条件,即编辑的文字加工和政治上、科学上的把关。在谈到编辑的基本功时,人们往往比较重视编辑的专业修养和文字工夫。这也是对的,如果一位编辑,缺乏扎实的专业知识和驾驭文字的能力,要独立处理稿件,达到  相似文献   

16.
正"编辑是为人作嫁衣",如何更好地为作者和作品做好"嫁衣",是编辑工作应该持续探索和努力的方向。但编辑仅仅做"裁缝"是不够的,一定要做"设计师"。即不能只针对样稿、定稿进行修修补补,一定要介入成稿的前期策划和写作之中。本文探讨了编辑介入书稿写作的时间和方法,以期通过编辑对书稿的"隐形介入"和前期操作,更好地提升书稿质量,提高书稿运作效率。一、编辑何时介入书稿写作编辑介入书稿写作,要基于书稿的成稿过程。作者写作大致经历三个阶段:酝酿、成文和修改。在这一过程中,编辑介入的最佳状态是在酝酿阶段与作者进行思想沟通和交流,确定选题意向。良好沟通的前  相似文献   

17.
一、内容加工是图书编辑加工的主体要求图书编辑加工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即“政治把关”、内容加工和文字加工。这是同一劳动的三种表现,并不是三种不同劳动。这三个方面,也可以分别标之为三种要求,即根本要求、主体要求和基本要求。“政治把关”是图书编辑加工的根本要求,必须保证图书内容不得背离和超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文字加工是图书编辑加工的基本要求,没有错字、错词、病句应该是图书最起码的要求;而内容加工则是图书编辑加工的主体要求。文字加工只是对于叙述主体即字词句的修饰润色,而内容加工则是对于书稿…  相似文献   

18.
在编辑工作中,要评价书稿的质量,必须从考察书稿内容出发。编辑只有在全面分析了书稿内容以后,才能了解书稿的质量情况,从而对书稿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评价书稿质量的标准,一般说来,有以下几方面:第一,书稿所表达的主题是否具有出版价值。也就是说,主题是否符合现行国家政策、体现时代精神、顺应社会进步,是否给社会、给读者带来好的影响和效应。如果是编辑自己策划、组织的书稿,由于编辑已经考虑到书稿的出版价值,一般不会发生太大的问题,只要考察书稿是否充分贯彻了编辑的意图即可。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有的时候,因为…  相似文献   

19.
刘江华 《出版视野》2010,(3):16-18,22
编辑是从作者那里分化出来的图书从业者。选题、组稿、审稿、加工整理、整体设计是编辑的基本工作,它们构成了出版的核心环节。在市场经济环境和新技术条件的影响下,编辑工作的观念、形态、方式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传统编辑工作的中心环节在审稿加工阶段,对书稿的实质性处理是从接到书稿后才真正开始的,对书稿的编写介入较少,即使有,也是浅层次的,比如对交稿时间的关注等。  相似文献   

20.
任何事物都有着它内在的客观规律,书籍编辑工作自不例外。我们研究和认识书籍编辑工作的规律,为的是有效地指导书籍编辑工作的实践。书籍编辑学是一门新兴的科学。过去我们编辑工作者在工作中积累了不少实践经验,但是进行理论的探讨和总结,还在开始阶段。我们对于书籍编辑工作规律的认识,也是很初步的,只能作为一种试论,起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书籍编辑工作者的劳动对象是书稿,书稿是著译者精神劳动的产物;编辑对书稿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