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酷”是一个有许多含义的词。它最初的意思是温度低,但随着世界的改变,这个词也有了许多不同的意思。“酷”可以表示对各种事物感兴趣。当你看到街上的一辆名车,你也许就会说:“真酷!”当你看到你喜欢的足球运动员,你会想:“太酷了!”我们把“酷”这个词的意思扩大了。你会用“酷”,而不用“新的”、“令人吃惊的”这些词。这里有一个有意思的故事,可以说明“酷”这个词的用途。一位教师要学生们描写一下他们参观过的瀑布,一个学生只在纸上写了一句话:“太酷了!”也许他认为这是表达他所见所感的最好方式。但是,这个故事也说明了词汇的贫乏…  相似文献   

2.
说“酷”     
“酷”是近年来流行起来的一个词,最早多见于港台的一些影视作品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青春靓型或迷人风度。后来广东沿海地区报刊中多所“借用”,且一借不还,似乎有蔓延之势。如今内地青少年口语中也时见“引用”。“酷”字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单独作为一个词使用,多用来作为构调的调素,如“冷酷”、“残酷”。在古代汉语中则可以做为单独的词使用,如“酷吏”。不过无论古代汉语还是现代汉语,“酷”多是作为贬义词出现,之所以会有今天流行起来的作为襄义词的“酷”,大概是音译的产物,英语中cool[ku:]除了有冷的意思外,也有冷…  相似文献   

3.
说“靓”解“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国人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心态对待外来词与言方词的吸收。“靓”与“酷”正是以其新鲜与海味投合世人尤其青年人的心理。实践证明:方言词“靓”已进入汉语普遍话,而单译词“酷”有待检验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童莉 《语文知识》2000,(2):27-29
八十年代以来,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一些外来词不断涌入汉语。近几年,“前卫”、“酷”和“另类”三个词语活跃在人们的口语中,并不时见于报刊杂志。大家觉得新鲜,便认为都是外来词。实际上,“前卫”不同于“酷”和“另类”,后者的确是外来词,而“前卫”倘若究  相似文献   

5.
阿强好赶时髦,凡时尚之事,无一落后。近闻二词,一日“哇噻”,一日“酷”。阿强常见众女生呼之,料其必为时尚之词。前者犹好解之,可后者“酷”一词,思虑良久,不得其解。一日阿强闲逛球场,见某君汗流浃背,左手叉腰,右手持一可乐,仰头狂  相似文献   

6.
生于 70年代末和 80年代、曾被称为“小皇帝”的“第五代人”正裹挟着青春之气呼啸而来。他们承担着相当数量的消费,制造着惹人注目的事件,创造着充满生气的文化。他们中流行着的“酷词酷语”,无疑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他们的了解……   蔻: CUTE音译而来,原意是“可爱”,引申为童稚、天真、轻松、快乐。与中文“豆蔻年华”合而为一,中外语意合成了“蔻”。   哇噻:“酷生代”最常用的感叹词。高兴的时候用,不高兴的时候也用,惊讶的时候用,习以为常的时候还用,反正是时不时地就冒出来。   爽:这个词的意思连“新新人类”都…  相似文献   

7.
一、什么是“会话含意” “会话含意”指说出的话语在特定语境中的言下之意、弦外之音。如“酷”一词,以前主要是残忍之意;后用作程度修饰,“酷寒”、“酷暑”;在当今青少年中,“酷”表达赞叹、佩服或好到无以复加。其他如“顶”、“板凳”、“沙发”等在网络交际环境中都有特殊的含意。再看:  相似文献   

8.
时尚词典     
酷英文Cool的汉语音译。cool本来是冷的意思。60年代开始成为美国青年街头流行语,初期指一种冷峻的、反主流的行为或态度,后来泛指能够让懂得使用“Cool”这个词的人来赞美的一切人和事物。《韦伯斯特大辞典》释为:very good:excellent :fash-ion-able. 70年代传入台湾.即被生性酷爱把一切外来语译成中文谐音.具有“不教胡马度阴山”这气概的台湾人改成了“酷”,并流传至今。很显然,归化之后的cool词竟陡然丰富了起来。台湾“教育部”已正式将该词收入《国语辞典》释为“潇洒中带点冷漠”。而据零点公司的网上调查显示,“酷”与“下岗”、“房改”、“再就业”等  相似文献   

9.
“酷”是近些年来国内极为流行且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时尚用语.本文主要从语用的角度,通过各种媒体、公众的诠释、社会调查,就“酷”的使用频率、来源、词汇义项和影响范围来进行分析。“酷”主要用来形容对某些人或某些事物的印象,它源于英语流行词cool,但借入现代汉语后该词的义项却变得更为丰富。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新词” 21世纪出现了许多新词,像“酷、秀、吧、E时代”等等都相继在书面语和口语中出现了。  相似文献   

11.
拉风     
《初中生》2011,(8):19-19
“拉风”一词自古有之,指人或其行为与众不同,有点独特。它是高硼硅等玻璃产品制造中的一个生产环节。当前,这个词算是应用得相当广泛的,有“酷、时尚、出色、前卫、性感……”等意思。  相似文献   

12.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酷”,原指残酷,程度深。可如今,中学生中也流行起“酷”来:长相英俊的“酷”,打扮时髦的“酷”,冷峻阴沉的“酷”,模仿歌星影星的“酷”,学习成绩优秀的“酷”,甚至“敢”与老师顶嘴、与父母辩理也成了“酷”。看来,“酷”已被赋予了多种含义。那么,你是如何理解“酷”的呢?你周围有哪些“酷”的人或事?你有哪些“酷”的经历或感受?请以“酷”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相似文献   

13.
    
“哇,好酷啊!”“哇噻,酷毙了!”今天,中学生言必谈酷:头染黄发,“野火烧不尽”,这是酷;身着奇装,如“北方的狼”,那叫酷;体刺纹身,如“动物世界”,也称酷;故作冷静,“沉默是金”,也夸酷;特立独行,“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还说酷。怪异是酷,沉默是酷,叛逆是酷。酷是美感,酷是魅力,酷是形象。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之风首先由南方吹来.由此引起的南言北借成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比如“酷男”、“靓女”都是从南方传到北方。并进入普通话的。“酷男”的“酷”是英文cool的音译.表示时髦、与众不同等意思.“酷男”就是coolguyfguv一词在流行英语中已取代了manl.而“靓女”的“靓”本来是粤语方言,意为漂亮。好看,“靓女”就是prettygirl(也有“靓仔”一词,即handsomeyoungman)。  相似文献   

15.
“拉风”自上世纪八十年代盛行伊始,因其涵盖时尚、酷、炫、出色、前卫等诸多义项,赢得了众多年轻人的喜爱。各大媒体也相继出现“拉风”一词。究其滥觞。“拉风”与法国眼镜品牌“Lafont”有关。“Lafont”眼镜造型独特,惹人注目。台湾将“Lafont”译为“拉风”。  相似文献   

16.
也说“酷”     
几年前的一天,儿子放学回家,很骄傲地对我说:“今天,我们老师酷呆了。”“酷——呆——了?”我迟疑地问,“酷呆了是什么意思?”“连这都不懂?就是帅极了。”其实,“酷”的含义丰富而模糊,怎一个“帅”字了得?“酷”在《辞海》上的注释有“残忍,暴虐”、“惨痛”、“极,甚”三个意思,均与现在流行的“酷”风马牛不相及。流行的“酷”来自英语中的“cool”的音  相似文献   

17.
海弘同学:“酷”成为一种时尚,所以当下有不少明星精心包装、刻意经营“酷”。作家群中有没有人扮“酷”?难说。装出来的“酷”,不免做作、矫情,“酷”得使人不舒服。比如有一阵子,影视中的男一号个个是面孔铁板的硬派小生,好像仿造的“高仓健”在中国批量出品。领教了这类“酷”(cool),我倒宁愿看葛优的嘻皮笑险。当然你也可以说,葛优这样的是另一种“酷”。我个人不喜欢(注意:不是如今常见的“不太喜欢”这种委婉句式)做出来的“硬派”作家,尽管他们往往“酷”得使不少人投以青睐,甚至加以崇拜。如果要我投票选“酷”的作家,我的首选是:王小波。  相似文献   

18.
盘点“炫”     
韩志湘 《现代语文》2006,(8):110-110
可以说,近二十年关于“自我展示”“自我评价”词汇的更替,如同电脑升级、手机换代一样,频率之高、速度之快,令人目不暇接,当你还在以为自己是个紧跟时代潮流的人,整天念叨“酷”“秀”等词时,其实你已经“out”了。时下最“in”的词,是“炫”。(说到这里,我也有点心虚,说不定我已经“out”了。好在我是在对“炫”进行总结,奇怪它为什么没有向其他词那样生命短暂,还没有“out”。)  相似文献   

19.
脚下的土地并不肥沃,但“酷”老师和“酷”学生打造了一个“酷”的班级,那道“酷”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20.
光看着别人“酷”那是很不过瘾的。不少人精心筹划,潇洒“酷”了一回。还有些人是一不小心就“酷”起来的。他们真正尝到了“酷”的滋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