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七七事变"前后,日本帝国主义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在此危难之际,北平高校学生积极组织起来,进行抗日宣传,救护抗战伤员,慰问抗日前线战士,甚至投笔从戎,开展各类抗日救亡运动.他们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场关系民族生死存亡的伟大斗争中,在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2.
全面抗战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各根据地军民紧密团结,通过组建地方武装开展抗日救亡运动。以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为骨干而组建起来的桐城抗日学兵队,肩负着宣传抗战政策、动员组织群众、抵抗日军侵略及打倒反动势力的重任。桐城学兵队是一支听党指挥、纪律严明、英勇无畏而又富有战斗力的抗日武装力量,为桐城抗战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3.
姚名达是我国现代著名目录学家、史学家,被誉为中国现代目录学之父。他在江西国立中正大学教授中国通史时,特别注意启发学生的爱国心和抗战热情。抗战爆发后,姚名达积极参与抗日救亡运动。1942年7月,姚名达率领江西国立中正大学战地服务团奔赴浙东抗日前线为军服务,英勇牺牲,成为为抗战捐躯的第一位教授。2014年9月,民政部将姚名达列入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  相似文献   

4.
顾文 《档案与建设》2012,(12):33-35
吴觉,字延恪,1912年出生于江苏省淮阴县渔沟镇,上海大夏大学肄业。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1930年到抗战全面爆发前,吴觉因参加革命活动四次入狱,两次进反省院。7月5日,"七七事变"两天前,吴觉从镇江的江苏省反省院获释,回到淮阴。成立苏北抗日同盟会  相似文献   

5.
张敏 《档案时空》2015,(1):13-14
1937年“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而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下令改组湖南省政府,张治中接替何键担任省政府主席,则标志着湖南政府抗日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张治中在湘期间,秉承联共抗日方针,在中共湖南地方党组织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进行抗战准备.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爆发后,甘肃的战略位置日益重要。为了推动甘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在兰州设立了八路军驻甘办事处和党的地下斗争领导组织--中共甘肃工委。从此,甘肃的抗日救亡运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蓬勃发展。以兰州为中心的群众性抗日救亡团体纷纷成立,组织发展遍布甘肃各地;各种抗日报刊书籍如雨后春笋,展现在甘肃城乡各个角落;宣传抗日的文艺团体在甘肃大地上演出了一场场激情澎湃、斗志昂扬的抗日剧目,获得了群众的喝彩。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和对侵略者的仇恨。甘肃人民自觉自愿地投入到这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中,积极参加各种抗日活动,大量优秀青年奔赴抗战前线,与敌人血肉相搏,有的战死沙场。人民群众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给抗战以极大的支援。在甘肃广大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齐心协力的共同苦斗  相似文献   

7.
抗战初期,我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武装遍布华北各地。在山东胶东半岛的西部就活跃这样一支抗日武装,它的名字叫“胶东游击队第三支队”。这是一支人员众多、军容整齐、装备优良、战绩骄人,它不仅是抗战初期胶东地区最大的一支抗日武装,在胶东抗战史中具有重要的奠基意义;而且还被列入山东最早发起的十大抗日武装,在山东抗战史上也占有重要一席之地。但是,由于它建置很短,其历史鲜为人知。1937年7月,芦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8年2月1日,日军侵占掖城,地方士绅刘子容被推举为伪县长。3月8日,掖县县委以郑耀南为首指挥“民动”各股武装,…  相似文献   

8.
宣传抗日的《抗战大学》月刊李峰(一)刊物的诞生《抗战大学》于1937年11月1日在厂州创刊,是当年中共广东省委领导的、统战性质的大型月刊,宣传中共中央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抗日主张,积极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的开展、它的前身是广州“北新书店”编印、出版的...  相似文献   

9.
1936年12月的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从次年2月中旬至7月中旬,中共代表周恩来、博古(秦邦宪)、叶剑英、林伯渠先后存西安、杭州、庐山同国民党代表顾祝同、张冲、蒋介石、宋子文等人进行了四次谈判。七七事变后,全国抗日呼声日高。1937年8月9日,中共中央和红军代表周恩来、朱德、叶剑英应邀到南京参加国防会议,同时继续与国民党谈判,协议将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八一三"淞沪抗战后,全国性的抗战已经开始,国共双方达成协议,在国民革命军第  相似文献   

10.
王鹤 《视听》2018,(11):64-65
本文从电影叙事语境出发,以抗战胜利后到"十七年"这一阶段的抗日电影为论述重点,通过对比的方式阐述抗日电影在这一时期叙事主题的变迁,包括文化社会语境对叙事主题的影响、该阶段抗日电影叙事主题变迁的具体体现,最后提出该阶段抗日电影主题的变迁对当下社会文化语境下抗日电影叙事所产生的启示,即以叙事语境为依托才能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挖掘出抗日题材电影叙事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1.
抗战爆发后,河南各地会门武装乘乱崛起。他们抗日抵匪、保家卫乡,成为了一支重要的武装力量,引起了各方势力关注。中国共产党为团结争取河南会门武装积极抗日,正确运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对各地会门武装进行了积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正>抗战初期,我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武装遍布华北各地。当年,在胶东半岛西部的掖县(今莱州市)就有这样一支抗日武装,它的名字叫“胶东游击队第三支队”。这是一支人员众多、军容整齐、装备良好、战绩骄人的武装,它不仅是抗战初期胶东地区最大的一支抗日队伍,在胶东抗战史中具有重要的奠基意义;而且还被列入山东最早发起的十大抗日武装,在山东抗战史中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但由于它建置很短,其历史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3.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七七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仅仅过了一个多月,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并迅即奔赴抗日前线.然而,这距离中国共产党最早提出联合全国各军队共同抗战已迟了近5年时间,距离中共正式提出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也已近半年之久.为了尽快实现国共合作和红军改编,中共不懈努力,甚至屡屡做出让步,与国民党进行了5次拉锯式谈判."七七事变"后抗战全面爆发,最终迫使国民党蒋介石同意国共第二次合作和红军改编.  相似文献   

14.
<正>抗日是龙云一生的重要功绩。他始终坚持抗日立场,先后派出40万大军参与前线抗战,部署滇南抗战,支持滇西抗战,修筑滇缅公路,加紧支援前线等,有力地支援了全国抗战;还支持抗日救亡运动和民主运动,秘密加入民主同盟,促成了昆明民主堡垒的形成。抗战时期,龙云作为爱国将领是当之无愧的。我曾在一篇论文《龙云与云南抗战》中,明确提出,抗战时期,龙云作为爱国将领是当之无愧的;在汪精卫经昆明出逃叛国过程中,龙云是清  相似文献   

15.
<正>上海是我国民营广播电台的发源地,也是民国时期我国广播电台的最大集中地。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当时,上海有国民党官办广播电台两座,民营广播电台三四十座,另有少量外国人所办广播电台。同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淞沪抗战全面爆发。在国共两党合作共同抗日的大背景下,上海的官办民营广播电台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抗日救亡广播宣传活动中,通过广播宣传组织上海市民援助前线抗日将士,邀请  相似文献   

16.
张轸(1894—1981)字翼三,河南罗山人。1913年考入南京陆军第三中学,1918年升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19年初选送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1924年回国后,在陕西镇嵩军刘镇华部任职。1926年转入国民革命军第6军,在程潜手下历任营长、团长、师长等职。1928年,程潜部被桂系瓦解后,离开军界回河南老家隐居。七七事变后,在家乡组织抗日武装,先后任豫北师管区司令、国民党第110师师长等职。1938年3月,率部参加了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会战后,升任第13军军长。1942年,任中国远征军第66军军长,率部赴缅参战。抗战胜利后,历任郑州绥靖公署副主任、河南省政…  相似文献   

17.
音乐家马可1918年6月27日出生于徐州城西关余井涯吉祥巷29号,1929年在徐州培正初级中学读书.1932年考入徐州私立中学高巾部.1935年考入河南大学化学系。抗战爆发后,他领导学校的“怒吼歌咏队”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后参加“抗融演剧第十队”.深入农村宣传抗日。  相似文献   

18.
<正>抗日战争爆发后,四川党组织在恢复与发展的同时,大力推动抗日救亡运动掀起新高潮,党组织成为抗日救亡团体的领导核心。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四川党组织紧紧依靠四川人民,壮大党的队伍,在全国抗战后方基地组织抗日集会,激发群众抗日热情,动员青年参军上前线,组织群众捐钱捐物、参加救援。争取  相似文献   

19.
﹃北京地区抗战史料展﹄正式展出北京市档案馆为纪念﹃七七事变﹄六十周年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有关领导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负责同志以及首都各界的部分专家学者和著名抗日爱国将领的亲属出席了开幕式暨新闻发布会本刊讯为纪念“七七...  相似文献   

20.
黄加来 《档案时空》2006,(1):F0002-F0002
1937年11月20日,南京国民政府改组湖南省政府,委派张治中任省府主席。当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形成,全国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正蓬勃开展,张治中应形势的发展,采取了一些有利抗战的开明措施,其中,组织民众、训练民众,加强抗日自卫力量,是张治中主政湖南时采取的一个重要举措。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