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统计里的秘密”。教学思考:“数据分析观念”作为《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核心词之一,如何在六年级的统计教学中体现,又区别于其他年段的统计学习呢?我认为,区别于其他年段的统计教学,本节课的“数据分析观念”要立足于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统计信息进行“质疑评价”,“颠...  相似文献   

2.
我国在义务教育阶段将统计与概率作为重要的学习内容.随着大家对统计与概率教学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人们逐渐认识到对于这个领域的学习而言,重要的绝对不仅仅是画统计图,求平均数等技能的学习,它的核心应该定位于"数据分析"和"随机性",其中数据分析观念即统计意识、统计过程、质疑评价.在小学阶段加强对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有利  相似文献   

3.
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在小学数学统计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经历统计活动过程,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建立对数据的理解和领悟,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提升学生统计素养,让数据分析观念在学生心中更加深刻.  相似文献   

4.
数据分析观念是统计与概率领域重点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小学数学统计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数据分析的内在需求、数据分析所需要的基本统计量的理解等方面入手,通过开展探究性、生活性和选择性活动,让学生体会数据分析的价值,帮助学生用统计的眼光看待生活、用数据分析的策略解决问题,从而发展学生数据分析能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7,(14):38-39
资讯收集、数据处理是小学数学学习能力之一。在小学数学统计知识教学中,这是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重要学习内容。笔者从教学实践出发,结合教学案例探讨在统计知识学习中,如何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相似文献   

6.
统计观念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10个核心概念之一,而数据分析则是统计的核心。要使学生逐步建立统计观念,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他们真正投入到统计活动的全过程中,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下面,我以《条形统计图》一课为例,谈谈在统计教学中如何整合校本课程,进行教材再构,以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相似文献   

7.
数据分析观念是小学数学教学十大核心概念之一,但在实际的统计教学中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常常有所缺失。从小学统计课堂教学来看,教学的关键不应只是制作统计表、画统计图、求平均数等方法的传授,而是要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近"数据,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意识,进而提升其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新世纪《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统计”中的“身高的情况”。 【背景说明】 统计的核心是数据分析,统计教学的重要目标是鼓励学生从数据中提取尽可能多的有效信息,体会数据中蕴含着信息。为了更好地提取信息,学生需要学习一些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数据分析观念是"统计与概率"内容的核心概念。"折线统计图"教学中,教师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收集、整理、分析数据,让学生在追本溯源中经历统计的完整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相似文献   

10.
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是在整个统计学习活动中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在教学中,教师应重在引导学生体会数据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加强学生遇到问题时能够主动运用数据说话的意识,同时使学生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学会收集数据的方法,从而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相似文献   

11.
在统计教学中,如何才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顺应学生的切实需求,彰显统计教学的数据之美,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从立足数据表征、数据分析、数据应用三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数据统计能力。  相似文献   

12.
课程标准对学生的统计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处理数据、利用数据分析问题、获得信息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  相似文献   

13.
以一个实际的例子来剖析统计学教学的内容体系,反映统计从数据搜集、数据整理和数据分析活动全过程的一般模式。它是一个系统、综合的操作练习,涵盖了统计方法中大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4.
数据分析观念是小学数学十大核心素养之一,是统计教学的核心所在。以统计图教学为例,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从"改变观念,重视起始课的教学、读图的方法指导,加强数据分析"等角度,浅谈统计教学如何紧扣本质,落实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5.
“统计与概率”进入中小学数学课程是国际中小学数学课程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体现了现代社会在数据意识和统计方法方面的普遍需求。小学数学的“统计与概率”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科学探究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据收集的必要性;引领学生经历统计过程,积累数据分析经验;引导学生运用统计结果解决问题,体会数据分析的作用和价值,实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小学教学"统计与概率"内容领域的核心素养应该指向数据分析观念,数据分析体现的是归纳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第二学段"统计与概率"的教学目标表现为:经历统计活动全过程,掌握统计方法,体会统计方法的合理性;借助图表分析,体会数据中蕴含信息,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体会数据的随机性,感悟不确定数学的思维方式;培养亲近数据的情感和使用数据的意识,体验"用数据说话"的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17.
过去,统计教学不太重要,很多教师只依葫芦画瓢,完成教学任务,没有注重学生统计方法与思维的培养,因此也许学生只对计算感兴趣,但是现实中他们对统计却有点“白痴”.所以教师要重视统计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更要强化统计方法,从而在数据分析中凸显学生的统计思维.  相似文献   

18.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已经变得尤其重要.本文研究的中心是初中数学中统计教学的课堂导入,将结合统计教学的课堂导入原则,具体阐述课堂导入如何结合学生的实际、结合实验和借助计算机来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9.
概率统计是文科学生进行现场统计和数据分析的重要工具,也是他们学习的难点。我们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几点可行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0.
发展学生的数据观念是统计教学的核心任务.以2022年中考浙江台州卷中的统计试题的命制为例,开展指向数据观念培养的统计命题实践研究.通过创设依据数据分析制定每周劳动时间标准的现实情境,引发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过程,基于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活动,在这些活动中考查学生的数据观念.这种指向数据观念培养的统计试题对导向聚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