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档案备份的概念出发,阐释了档案备份的目的和功能,辨析了档案备份的各种方法。在此基础上,指出应构建以档案备份登记制度为中心,以异质备份、异地备份、云备份为手段的档案备份策略。  相似文献   

2.
1管理层面:建立电子档案备份体系,保障电子档案备份工作顺利开展电子档案备份工作要顺利开展,政府机关应在管理层面做足工作,档案馆应建市档案馆馆藏重要电子档案容灾备份。应用上级政府提供的电子档案安全备份系统,采取具有抗震功能的小型磁盘阵列作为备份系统,完成档案原文的异地容灾备份。政府机关应加强档案信息安全环境建设,对内网服务器和网站服务器进行扩容升级,定期查杀网络病毒,修复网站首页和网站数据,实现网站数据在线和离线备份。在电子档案载体选择上,应开展磁盘阵列和  相似文献   

3.
王丹 《兰台世界》2007,(11S):36-36
计算机硬件故障、软件缺陷、人员误操怍、破坏性病毒、自然灾害、人为偷窃和恶意攻击等都会造成数据灾难,档案数据摩备份,其最大的作用是帮助数据库恢复,完善的数据库备份是数据灾难发生后起死回生的关键。因此,制定完善的档案数据库备份策略是档案管理系统正常运行的有力保障,下面笔者就档案数据库管理工作中的体会谈一谈数据库备份策略的制定。[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备份是防范风险、维护档案数字资源安全的重要手段。综合档案馆进行备份介质选型时,存在选型要素研究零散、介质管理动态性强、备份数据分级策略不清等问题。论文在分析备份介质技术基础与实践现状的基础上,对选型要素进行多来源的全面收集和重新聚类,构建了涵盖介质、管理、对象三个维度的选型要素整合框架,有助于综合档案馆形成更有针对性的备份介质选型方案。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当前档案数据检测与备份工作存在思想不重视、流程不明确等问题,指出了档案数据检测与备份工作的重要意义,并根据自身实践提出了做好这两项工作在范围、时间、方法、策略上的应对。  相似文献   

6.
档案数据的备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影绘 《中国档案》2004,(10):46-46
随着我国信息化的普及和政府电子政务的开展,档案部门接收的电子文件以及纸质档案、音像档案等数字化后的数据呈几何级增长,这些数据资源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核心,如果遭到破坏,就会给国家及档案事业带来巨大损失。“数据是资产,备份最重要”,及时有效的备份是保证档案数据安全的最佳策略。  相似文献   

7.
<正>2011年8月8日,根据2010年3月15日贵州省档案局与云南省档案局在贵阳签署的《馆藏重要档案异地异质备份协议》相关协定,贵州省档案局副局长归然率考察组赴滇与云南省档案局副局长王志强共同签署了《重要档案数据异地异质备份补充协议》,对数据异地备份方法、保存方式及要  相似文献   

8.
张文艳 《档案管理》2020,(2):126-127
面对电子档案“单轨制”,文章从“单轨制”是相对于同质备份还是异质备份,对“单轨制”进行了深入的理性思考。认为单轨制备份是同质备份;多套制的备份是异质备份,亦可以是同质备份;以期对基层档案工作者在“单轨制”面前产生的疑惑给予解答。  相似文献   

9.
正为贯彻落实国家档案局提出的"重要档案数据异地备份制度"工作要求,确保档案信息安全,近日,河北省档案馆将2006年至2013年间,涉及81个全宗、82267卷、共1065万页馆藏档案的数字化原文数据1.26T、机读目录8G,以光盘和硬盘为存储载体移交省档案馆平山战备后库异地保存。此次移交的备份数据包括光盘142盘,硬盘2块,交接双方对备份数据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封存处理。  相似文献   

10.
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登记备份工作是一项全局性、长效性的工作.各级档案登记备份中心是具体实施登记备份日常工作的主体,它的主要职责是:受理各单位的登记备份相关表格、材料和数据,办理有关审核、反馈等手续;对各单位的登记备份数据进行集中、规范管理,并借助一定的技术和管理手段,确保档案数据的原始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在电子文件和数字档案形成单位发生档案安全事故、真实性纠纷等情况时,经形成单位申请,提供档案数据恢复和可靠性认证服务.  相似文献   

11.
林林 《云南档案》2013,(9):54-55
本文从异质备份、异地备份、灾难备份、在线备份和分层虚拟备份等方面构建档案信息安全保护模式,以实现对档案信息安全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2.
档案异地备份是保障档案信息安全的重要制度.本文在摸清我国档案异地备份实施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档案异地备份的需求,并从备份对象、备份方式与备份载体三个方面提出了档案异地备份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在过去的十年里,用户备份到磁带上的数据有47%无法恢复,数据无法恢复,备份失去意义。如何保证备份数据的安全?磁盘备份作为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顾彦彦 《兰台世界》2012,(11):57-58
文章首先介绍电子档案备份的含义和必要性,提出电子档案备份系统设计要求,并对电子档案备份的方法、存储介质以及备份工具进行选择,重点研究设计出本地备份与异地备份结合、完全备份与差分备份结合的电子档案备份系统。  相似文献   

15.
贾国锋 《兰台世界》2016,(15):30-31
电子档案异质异地备份与管理已经成为各级档案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电子档案异质异地备份与管理工作,已经成为新时期档案工作者面临的最大挑战和难题。电子档案异质异地备份是全国地质资料馆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积极举措,是大数据时代对档案工作的新要求。在信息大数据的今天,如何安全可靠地保存电子档案,已成为地质行业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档案数据容灾备份中心建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相应地给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档案数据容灾备份中心建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相应地给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与贵州省档案馆签署的《馆藏重要档案数据异地异质备份协议》协定,近日,云南省档案馆首批馆藏电子档案备份数据移交贵州省档案馆实现了重要档案电子数据的异地备份保存。此次云南省档案馆共备份电子文件级目录759453条,全文数据7933663画幅数据量为9248G,存储于12块移动硬盘。  相似文献   

19.
档案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文化财富,确保档案信息的齐全完整,是档案工作的基本保障和内在要求.档案灾难备份工作作为确保档案安全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十分重要和有必要的.通过对中美档案灾难备份理论与实践的对比研究,分析我国目前档案灾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借鉴美国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我国档案灾难备份体系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20.
本文指出在四川汶川地震中,一些档案馆档案受损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没有异地备份,而是档案馆建设不到位。分析了档案异地备份难以实现的原因,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最好的办法是在本馆备份,并提出了在本馆备份需要做好的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