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后现代道德教育观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思潮是20世纪后半叶西方社会最具影响力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本文从教育目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关系、教育研究等五方面对后现代道德教育观的基本主张作了概述,对科学理解和正确对待后现代道德教育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后现代道德教育观述评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后现代思潮是20世纪后半叶西方社会最具影响力的一种哲学、化思潮。本从教育目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关系、教育研究等五方面对后现代道德教育观的基本主张作了概述,对科学理解和正确对和对待后现代道德教育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道德教育观及其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后现代思潮是20世纪后半叶西方社会最具影响力的一种哲学化思潮,后现代道德教育观有关教育目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关系,教育研究等方面的基本主张,向现代人类社会所因袭的道德教育传统提出了严峻挑战,基保的合理成分对加强和改进我国的道德教育工作富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思潮与心理学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后现代思潮是20世纪中期西方发达国家开始转入“后工业社会”出现的一种文化思潮。本文主要论述后现代思潮对“现代心理学”的反思,以及对今后心理学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后现代文化的描述与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西方"后现代文化"这一概念进行了认真的厘定和界说,对目前我国学术界关于"中国是否存在后现代文化"的论争作了肯定的回答,对广泛存在于近年来我国文学艺术领域的后现代现象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和阐释。文章认为,中国后现代文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文化转型的产物,后现代文化的消解功能对当今中国社会文化发展具有积极与消极二重性,必须审慎对待。  相似文献   

6.
西方管理思想的重要特征是理性,而中国管理则因缺乏理性传统而难以融入世界管理思想的现代演进。虽然在西方管理理性正遭遇后现代管理理论的反思和颠覆,但中国社会目前所面临的是现代的而非后现代的挑战,因而理性精神的构筑对中国管理现代化而言是必要且不可逾越的。  相似文献   

7.
在简述西方后现代思潮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后现代思想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负相影响,指出应该积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功能,正确面对西方后现代思潮。  相似文献   

8.
本从西方后现代音乐的形成和艺术特点来说明西方后现代音乐的基本现象,为当代中国大学生欣赏西方后现代音乐提供一个平台。  相似文献   

9.
试论后现代社会思潮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社会思潮于20世纪50年代末在西方出现,真正兴起是在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其影响已较为广泛,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西方已呈衰落并出现分化趋势。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这一社会思潮正以各种不同方式和形态渗透传播到我国高校并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因此,对后现代社会思潮的理论特征和规律进行研究和把握,分析大学生受其影响的思想倾向和消长态势,具有十分重要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大众传媒与文学的后现代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大众传媒的高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的文学逐渐打上了后现代社会的烙印。文学与影视的联姻,网络文学的崛起,文学的视觉化策略,已经成为后现代性文学的重要表征。在文学的书写与传播中,大众传媒无疑成为了后现代文学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1.
《皮男人》是由美国著名后现代派小说家埃德加.劳伦斯.多克托罗(Edgar Lawrence Doctorow)所作,是一部典型的后现代派小说。本文将从人物形象的模糊化处理、情节结构的拼贴零乱以及叙事视角的转换三个方面对《皮男人》的后现代主义叙事策略进行分析解剖。  相似文献   

12.
鲍德里亚的力作——《消费社会》为后现代理论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书中,他以敏锐的眼光和深邃的思想对现代资本主义的:后现代”社会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与批判,并提出了“消费社会”这一概念。笔者试从其消费社会观来分析当代人们消费行为背后所隐匿的真相。.  相似文献   

13.
刘娜 《鸡西大学学报》2013,(11):124-126
主要从后现代的宏大叙述的消亡,消费社会以及不确定性分析《普宁》。小说以断裂富于变化的语言,讲述了俄国普通流亡知识分子普宁在物质至上的后现代消费社会里的漂泊人生,反映了后现代社会身心俱疲的人们似乎彻底迷失了方向,任凭命运的车轮把人们载向未知的旅程,对社会对人生充满了怀疑、悲观和失望。  相似文献   

14.
当代社会的后现代性——鲍曼思想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曼全面细致地描述了当代社会的后现代性质,认为后现代知识分子身份已从立法者转变为阐释者,流动的个体化社会表征为自由的获得和安全感的缺乏,后现代精神的基本特征是不确定性和多元主义,因此需要建立一种保证和体现"道德自我"自由选择的个人主义性质的后现代伦理学。  相似文献   

15.
穿越剧的流行和风靡并不是偶然产物,而是消费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作为后现代语境中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它不可避免地带有后现代主义特征。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穿越剧流行文化的后现代特征有:历史的后现代演绎、大众文化的狂欢、超现实的入梦体验。  相似文献   

16.
文学伦理学批评应具有“共同体意识”,这主要因为在后现代条件下社会含体认识到“社会正义”实现的历史性,也认识到“生活和谐化”的达成只有以“理想共同体”为展望并在合理协调“团体与个体”之间复杂关系的基础上才是可能的,这不仅是后现代社会的一种“生存智慧”,它同时也是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7.
琳达·哈琴后现代诗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对琳达·哈琴的后现代"悖谬"诗学的主要特征和理论缘由进行简要的梳理.哈琴对后现代小说理论的重大贡献在于:其一,她提出了编史元小说的概念,对纯粹"自恋式"的元小说和以一种悖谬的方式关注历史和社会的后现代小说进行了区分;其二,她对戏仿和互文的"双重赋码的政治性"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尽管人们对哈琴诗学本身尚有不少争议,但此两者纠正了不少论者对后现代小说纯属"文字游戏"、"没有意义"和"价值中立"等片面看法,对于全面认识后现代艺术,特别是后现代小说,仍有重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两个哲学流派的思想解析入手,以大众流行文化实例对其理论进行现实分析和解读,说明在后现代思潮冲击之下人类社会生产产品的同质化现实以及人们在面对多重冲击时难于选择的焦虑状态。并依靠结构主义和后现代现实来解读当前状态下人类被机器异化的事实,论证中国是在传统、现代和后现代三重力量的解构下的发展中社会。  相似文献   

19.
随着后现代社会的到来,后现代思潮对教育领域的影响日益凸显,以至于教育界出现了新的后现代教育思潮。然而,关于后现代科学观对科学教育的影响,我国教育界多侧重于批判的破坏性,而对其建设性重视不够。尽管后现代科学观的确存在着偏颇之处,但其新颖而独特的视角有助于我们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从多角度对科学教育进行反思。后现代科学观质疑科学的客观性和真理性,强调科学的可变性和暂时性,其积极意义在于把科学看成永无止境的探索过程,在物理教学中渗透后现代科学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