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口臭,也称口臭病、口气或口腔异味,是指呼吸或张口时散发出特殊异味的一种病证。口臭与口腔疾病以及胃肠疾病等息息相关,口臭不及时治疗,引发其他病的隐患将大大提高。目前,被口臭困扰的人群并不罕见,口臭也是当今社会影响人们进行社交和造成心理障碍的原因之一。中医认为,体质是影响人体正气的基础,体质是生理之偏,病证是病理之偏。病证在不同的体质背景下会有不同的演变、转化。通过探讨体质与口臭病的相关性,旨在以体质为基础来进一步探讨口臭的临床证型以及通过调理体质实现口臭的防与治。  相似文献   

2.
速递驿站     
《科学与文化》2006,(9):48-49
防口臭,多喝酸奶最新的研究表明,每天坚持喝酸奶可以降低口腔中的硫化氢含量,这种物质正是口腔异味的罪魁祸首。按时喝酸奶还可以阻止口腔中有害细菌的产生,这些细菌会引起牙床疾病或牙菌斑。但是,只有天然的酸奶具有这样的功效,含糖的酸奶起不到这种效果。此外多吃富含维生素C  相似文献   

3.
浅谈常见口腔疾病和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腔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非常高,几乎每个人都有口腔问题,世而界卫生组织发出警告:长期忽略口臭、口腔溃疡,人体便秘、消瘦、 胃病变等并发症将大大增加.从医学的角度分析了口腔的概念并指出了常见口腔疾病和基因疗法.  相似文献   

4.
口腔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非常高,几乎每个人都有口腔问题,世而界卫生组织发出警告:长期忽略口臭、口腔溃疡,人体便秘、消瘦、胃病变等并发症将大大增加。从医学的角度分析了口腔的概念并指出了常见口腔疾病和基因疗法。  相似文献   

5.
林宝秋 《今日科苑》2007,(12):238-239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在社会交往中,语言交流是不可缺少的一种形式。幼儿期是人一生掌握语言最迅速的时期,也是最关键的时期。一个语言交往能力强,善于表达的幼儿不仅自信十足,还会令人刮目相看,反之,缺乏语言能力的幼儿,他们的成长道路会困难重重。本文试图通过具体的实践,浅谈几种教育措施,能有效地提高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培养幼儿说话的主动性,激发幼儿说话的欲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 互联网信息安全形势严峻, 在社会舆情预警、隐私泄露保护等方面具有重 大需求。 在线社交网络由于其承载着海量的信息,是信息安全研究的重要对象。 本文从作为 理论基础的社交网络结构属性和模型展开综述, 其中包含作者所在研究团队的成果及观点。 社交网络的结构特性的研究重点在于揭示社交网络的基本属性、探索作为社交网络基本要素 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本质特征;社交网络模型研究重点在于通过模拟真实社交关系网中人 与人之间的交往行为来构造具备相应属性特征的演化模型, 并以此为基础, 研究特定社交行 为对网络结构的影响, 或者通过所建立的模型逆向分析社交网络的本质特征、推断哪些社交 行为决定着相应的网络特性。 近年来, 不同的策略和技术分别在网络的结构特征、网络中的 信息传播和检索、网络中用户的行为分析、社团结构挖掘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研究进展。 文章 对网络结构研究中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回顾,分别介绍了近期研究中所发现的社交网络在不同 层面表现出的结构特征,并给出了社交网络模型研究中几类常见的结构模型和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互联网信息安全形势严峻,在社会舆情预警、隐私泄露保护等方面具有重大需求。在线社交网络由于其承载着海量的信息,是信息安全研究的重要对象。本文从作为理论基础的社交网络结构属性和模型展开综述,其中包含作者所在研究团队的成果及观点。社交网络的结构特性的研究重点在于揭示社交网络的基本属性、探索作为社交网络基本要素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本质特征;社交网络模型研究重点在于通过模拟真实社交关系网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行为来构造具备相应属性特征的演化模型,并以此为基础,研究特定社交行为对网络结构的影响,或者通过所建立的模型逆向分析社交网络的本质特征、推断哪些社交行为决定着相应的网络特性。近年来,不同的策略和技术分别在网络的结构特征、网络中的信息传播和检索、网络中用户的行为分析、社团结构挖掘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研究进展。文章对网络结构研究中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回顾,分别介绍了近期研究中所发现的社交网络在不同层面表现出的结构特征,并给出了社交网络模型研究中几类常见的结构模型和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8.
社交媒体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具有锻炼大学生情感表达能力、减少现实交流障碍以及节约交往成本等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另一方面,它也在一定程度上疏离了现实同学关系、弱化了现实交往能力、降低了人际信任度。高校辅导员应引导大学生在全面把握社交媒体的基础上合理利用社交媒体,构建和谐的同学关系。  相似文献   

9.
口臭,又称口气,是指从口中散发出来的令别人厌烦、使自己尴尬的难闻气味。杰弗瑞·斯佩瑟是澳大利亚一位牙科和口臭病专家,他说“导致口臭的原因有很多,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都会导致口臭;疾病也会产生口臭。对于不同病因的口臭,治疗方法也不相同。”因此,人们应该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而不是简单选择洗牙或是换一种牙膏。  相似文献   

10.
谁都知道,少量饮酒有益健康,但醉酒就会伤身了!令人惊奇的是,社交网站竟然也具有酒的这些特点!  相似文献   

11.
口臭是指由口中发出的臭秽味,常常在说话或呼吸时自己察觉或被他人所闻。西医认为口臭与牙龈病、口腔黏膜疾病和鼻咽喉疾病有关;中医学则认为风热侵袭、胃火上炎、肝火上冲、肝旺克土及肾虚火浮是其诱因,与中医学的腥臭、口中胶臭、口气秽恶、牙痈、坏痈、走马牙疳等相类同。  相似文献   

12.
张利  王欢 《现代情报》2012,32(11):68
随着3G技术的成熟,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社交网络服务在互联网市场崭露头角。如今,其发展如火如荼,期间也经历了从冬天到春天数十年的发展历程。移动SNS越来越受用户的欢迎,其市场价值也逐渐显现。目前,移动SNS虽然有真实的人际关系为基础,获得了较为广泛的使用范围,但其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用户社交疲劳、从众心理的问题。人人网是国内领先的社交网站,其发展模式值得借鉴。移动社交网络的发展要与中国人的心理特征和交往方式相契合,培养用户的移动社交网络习惯,以有利于突破社交网络的发展瓶颈,实现移动社交网络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对人们的生活中产生的影响越来凸显。社交网络的日益繁盛,使得人们慢慢远离了现实中的人与人的交往和沟通,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交往逐渐开始趋向于虚拟的网络交往,网络交往的盛行反映出当前大学生在现实世界的精神孤独。文中针对陕西十所高校的在校学生的精神孤独现状进行了调研,对大学生使用网络情况、现实生活中的精神状态、网络对引起精神孤独的认识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探索了大学生精神孤独改善的对策,为新形势下做好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和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口臭是一个令自己和别人都感到尴尬的毛病。患有口臭的人往往能感觉到自己口中呼出的臭味;与别人接触时,也使别人嗅到不愉快的气味,因而影响了彼此间的交流,患者常为此感到苦恼。引起口臭的原因很多,有全身因素  相似文献   

15.
我们在生活中,要经常和人打交道,这就涉及到诚信问题。诚信在入与人的交往过程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不仅会影响到交往的效果,甚至还会影响到自己的人生。  相似文献   

16.
鼻子的功能     
嗅觉是一种与直觉密切相关的感觉。许多动物隔着一千米远就能嗅到同类所释放出的芳香物质。与动物一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没少被打上嗅觉的烙印。例如母亲可通过气味识别婴儿的连衫裤。不注重身体卫生的人大家都敬而远之,连俗语都说:“口臭令人孤独。”尽管嗅觉对人如此重要,但长期以来,它一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俄汉身势语的民族特点,将俄汉身势语进行对比分析,使学习俄语的人了解俄汉身势语的差异,在与俄罗斯人的交往中,避免或减少令人尴尬或不愉快的身势语冲撞。  相似文献   

18.
奇怪的工作     
口臭测试员 为什么要去闻别人的嘴巴臭不臭?这是为了检验口香糖和漱口水的效果。如果一个人刚吃了大蒜,刚喝了酒,或者其他味道大的食物,测试员先要闻闻口臭到什么地步,从1~9打个分,记下来有没有臭得让人呕吐;然后给他们口香糖或者漱口水,再次闻闻打分,看看效果如何。  相似文献   

19.
新型社交网络信息传播特点和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郭海霞 《现代情报》2012,32(1):56-59
新型社交网络开放平台近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的沟通与交往模式,并深刻影响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本文主要研究社交网络中信息传播问题,就其传播方式、传播行为、传播路径和传播特点进行了研究,同时以新浪微博为例,在分析大量实例的基础上,提出关于社交网络开放平台中信息传播的几种主要模型及特点。  相似文献   

20.
沈蕾  韦骁勇 《软科学》2015,(4):79-82
首次归纳并提出了病毒营销分享机制的三维度模型,并采用国内大型社交网站的用户行为数据,以HGLM方法验证了不同分享机制的作用效果。研究证实,在用户启发式的信息处理模式下,包含简单社会线索的分享机制反而更能有效地与用户建立持久和稳定的交往关系;由物质激励带来的工具关系虽然会在短期内迅速提高关注量,但同时也会加速关注量的衰退,表现为不稳定的关系状态;工具关系还对其他分享机制的影响存在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