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云 《江西教育》2014,(4):41-42
无论对教育来说,还是对教师而言,没有写作,都是不可思议的。尽管孔子曾说,他是"信而好古,述而不作",但我们在追念他时,必须感谢他的弟子们,没有他们整理的《论语》,我们就将缺失一位如此伟大的教育家——事实上,古今中外那些伟大的教育家,现实社会那些有名的教育者,我们知道他们,莫不是因为他们的写作,因为他们写出的作品而得以流传。  相似文献   

2.
一个人如果没有一本又一本的教育学术论,而且在他的行中也很少看到这主义那理论的学术名词,这个人会被我们看作教育家吗? 这也许是一个让我们很多人汗颜的问题,因为这个人在我们的心中不但是教育家,而且是伟大的教育家。这个人是陶行知。与那些“作等身”的学院教授们相比,使他厚重的并不是单纯的字,而是字及其背后的实践。正是那些切人社会苦痛现实的实践,缠满了一个知识分子良心,使他的字像手术刀一样,对社会中的教育现实充满了力量。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作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广为人知,但他作为一位现代文学史上伟大诗人的地位却少有人承认。因为我们的学界现在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他的诗歌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价值。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的后代会逐步认识到他诗歌的可爱与宝贵。陶行知作为一位伟大的大众诗人的地位必将凸显出来。陶渊明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田园诗人。本文把他们的诗歌做一个有意义的分析和对比,从而发现和定位陶行知诗歌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阅读教育家     
正主持人语苏格拉底、孔子、苏霍姆林斯基、卢梭等一个个伟大的名字,辉映在寥廓的教育星空。教育家的伟大,在于他的思想光辉穿透了岁月的年轮,烛照在后世的教育大地上,激励着今天的教育者沿着历史的足迹,开创新的教育航程。"阅读教育家,书写教育史,成为教育家。"这是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赋予培养对象的历史使命。三年来,第二批培养对象中的小学校长们在导师的引领下,自觉将"阅读教育家"作为每天的"必修课"。重温了教育家们的思想旅程,惊叹于他们如宗教般的教育情怀,惊叹于他们继往开来的教育实践,惊叹于他们深刻透彻的教育哲思。于是,我们对那些耳熟能详的教育名言,多  相似文献   

5.
《新作文》2006,(Z2)
每每在为那些高考作文低分的考生叹息之余,也从心底里感到一丝悲凉!因为,我觉得,我们的许多考生,他们不仅是写不出一篇像模像样的高分作文,更重要的是,他们是“跪”着写作的!他们的人格没有站立起来!他们既没有自己的头脑,更没有自己的心灵。他们生活在别人的“眼色”中,比如老  相似文献   

6.
作为教师应具有宽容之心,因为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小学生,是特殊的人。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在这个前提下引导其前进。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称他的学说为:“一言以蔽之,忠恕而已。”“忠”指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恕”则是指人与人的理解与谅解,即宽容的问题。无独有偶,西方先哲亚  相似文献   

7.
蓝桂娥 《师道》2006,(8):58-59
叶圣陶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卓越的语言教育家。他在长期写作与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作文教学思想。他对作文批改的独特看法,对我们今天改革作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倡自改,让学生真正成为作文主体我们教师精批细改,对优秀的作文勾来勾去,大加赞赏,对于那些较差的作文,也注意删改、增添,及时加上表扬鼓励。可是学生把老师认真批改的作文只看一眼就随手一扔。他们所关心的是等第,“优秀”的自然高兴,而对于没有达到“优秀”的却失去信心。所以老师的批改,写上的批语,对他们的作用确实不大。师道二○○六年第八期叶老说:“我当…  相似文献   

8.
1 电化教学 ,可以激趣引欲激趣引欲是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的一种内部导因。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的学习 ,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 ,从未受过正规教育 ,就因为他对物理、化学有特殊的兴趣 ,所以他一生有 2 0 0 0余种发明 ,我们不能不承认 ,兴趣是最伟大的老师。而电化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形声信息 ,那些具体形象的图象 ,节奏明快的音响 ,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 ,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诱发了他们的学习欲望 ,而且也为他们创造了情境环境 ,使他们在愉悦中学习 ,充分调动了他…  相似文献   

9.
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李树卿作文是不少学生感到头疼的事,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是写作的前提,没有兴趣,是根本写不出好文章来的。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布卢姆曾指出,那些对学习有兴趣、能主动学习的学生会比那些对学习没有兴趣、不愿学习的...  相似文献   

10.
潘清河 《生活教育》2008,(12):36-37
陶行知是一个教育家.这是众所周知的。可假如说陶行知是一位诗人.恐怕有些人就会持不同的看法。当然,我并不是说陶行知的诗歌超过了他的文章.因为陶行知毕竟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理论家和实践家.他的教育思想的理论体系必须通过他的文章和演讲来体现。虽然他不是诗人,但据我所  相似文献   

11.
提高教育质量,要求教育工作者首先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提高教育素养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学习国外的教育理论,二是从自己民族的教育历史中汲取智慧。中华民族有悠久的文化教育历史,孕育了一大批教育家。尽管他们没有构建自己的独立的教育理论体系,但是,不可否认,他们不乏教育智慧。他们的教育智慧不仅属于历史,也属于今天。孔子是我们民族最伟大的教育家,一生致力于教书育人。孔子在世之日,坚持“述而不作”,自己没有亲自动手撰写论著。在他谢世之后,他的学生把他的言论收集、汇编成书,这就是《论语》。《论语》凝聚了孔子一生的教育智…  相似文献   

12.
李真 《家长》2008,(11):21-21
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李苦禅是我国当代杰出的大写意花鸟画家、书法家、美术教育家。其子李燕正是在他的悉心教育  相似文献   

13.
自古以来有许多名人,他们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名言.看到这些千古传诵的名言,大家是否会想到名言也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和依据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用概率的知识解释一下春秋时期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名占的科学道理吧. 孔子是一位大学者,伟大的教育家.虽然他的学问很高,但仍然很谦虚,自称与任意两人(加上自己共三人)同行(简称"三人行"),则他们中间一定有一个可以做自己的老师(简称"必有我师"),这就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意思.  相似文献   

14.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啊,朝气蓬勃、活力四射的他们确实如花朵般鲜艳夺目.然而,细心的语文老师,你发现了没有?当你面带笑容地告诉他们"今天我们要上一堂作文课"或者"今天我们的作业是写一篇作文"的时候,这些原本充满生机的"花朵们"大部分都在顷刻间"蔫了",教室里顿时"怨声四起".为什么孩子们会如此惧怕写作呢?追根究底,是他们不会写.因为不会,所以惧怕;因为惧怕,所以不感兴趣;因为不感兴趣,所以写不好;因为写不好,所以更加害怕……如此这般,恶性循环.那么,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呢?我个人觉得,关键是靠我们语文老师多途径地去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去让他们掌握写作的技巧.我在教学实践中是从课外练笔着手的.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位特殊人物,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而且是伟大的教育家.也许有人有异议,因为毛泽东甚至没有一本教育学专著.但正如崔相录在<东方教育的崛起--毛泽东教育思想与中国教育70年>中所说,判断一种教育思想是否成立,不应以有没有教育专著作为唯一的绝对的标准,更为重要的标准应该是有没有科学性、独创性、体系性以及对教育实践和理论的重要影响.[1]早在求学时代,作为师范生的毛泽东就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有利于教育教学改革的建议.后来不论是在办湖南自修大学、苏区教育、中国抗大、鲁迅艺术学院的实践中,还是新中国成立后对于教育事业的指导上,他都提出了一系列科学的、独创的教育思想.他的教育观不仅在当时,即便是现在对我们的教育教学都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对陶行知先生是有感情的,因为他是我的老师,印象比较好。他是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当然,不能把他的思想看成都是马列主义的。  相似文献   

17.
心理学告诉我们,快乐是人某种需要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良好情绪反应。英国著名教育家赫伯特·斯宾塞指出:“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相反在情绪低落、精神紧张的状态下,他的信心会减弱,这时即使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在面对他们,也不会有任何办法。唯一的方法,是先把他们的情绪调整到快乐、自信、专注,然后再开始学习。”  相似文献   

18.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他提出了"教育来源于生活","整个社会生活是教育的源泉".因此,在语文习作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习作教学回归生活,应该是语文习作教学的康庄大道. 一、生活中感悟作文 学生写作时会碰到的种种困难,如无话可写,也没兴趣去写;没鲜活的思想展现,也没有表达自我情感的愿望……凡此种种都给学生的写作动力和兴趣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把写作与平时生活联系起来,使写作有明确的意图和内容,就能使学生保持写作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陶行知作为人民的教育家,在其长期的办学生涯中写下了一些对联,这些对联虽然不多,却深刻地反映出他的办学思想和主张,对我们学习和借鉴他的教育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所以被毛泽东同志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正是因为他具有伟大的献身精神.例如,“五·四”运动后,他和安徽的教育界人士,在南京创办了“安徽公学”以收容“五·四”失散的学生.当时他曾题联:“义则居先,利则居后;敬其所长,恕其所短”,不仅申明了办学宗旨,更表达了自己的无私精神和用人之道.  相似文献   

20.
苏格拉底不仅被视为一位伟大的哲学家,而且被视为是最可尊敬的老师.无论是在他生前,还是在他死后,都有一大批狂热的崇拜者.人们对苏格拉底的热爱和崇敬,不仅因为他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更是因为他的人格魅力.当我们重读苏格拉底,我们对他的崇敬之情又一次油然而生,同时也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