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3年12月29日,湖北省科技创业企业经验交流会在武汉召开,大会表彰湖北省第六届科技创业明星企业、科技创业企业家及科技创新领军人物,共同分享了企业家们科技创业创新经验,进一步营造鼓励创业、尊重创新的良好氛围。据介绍,湖北易特科技有限公司等25家企业,湖北凯龙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邵兴祥等25名企业家,湖北三环锻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赟军等15位技术骨干,分别荣获第六届湖北省科技创业明星企业、科技创业企业家  相似文献   

2.
《科技创业月刊》2011,(15):1-2,91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总结创业经验,弘扬创业精神,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促进我省创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在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科学技术厅、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下,湖北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湖北省企业家协会、《科技创业月刊》联合主办的"湖北省第五届科技创业明星企业、科技创业企业家及科技创新领军人物"评选活动,经中国科学院院士、中  相似文献   

3.
为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总结创业经验.弘扬创业精神.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加快推进我省创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在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科技厅、湖北省科协的支持指导下.湖北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湖北省企业家协会、科技创业月刊杂志社联合主办的湖北省首届科技创业明星企业暨杰出创业家评选活动聘请了国内著名经济学及技术工程、创业投资、企业管理和科技管理等方面的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采用国际上先进的标准化评估体系.从关注和提升中小企业的竞争力这一视角.对湖北省2001-2003年度科技创新创业企业进行了首次评选活动。湖北公证处参与了评选的全过程.对评选结果进行了公证。评选结果公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为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总结创业经验,弘扬创业精神,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加快推进我省创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在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科技厅、湖北省科协的支持指导下,湖北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湖北省企业家协会、科技创业月刊杂志社联合主办的湖北省首届科技创业明星企业暨杰出创业家评选活动聘请了国内著名经济学及技术工程、创业投资、企业管理和科技管理等方面的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采用国际上先进的标准化评估体系,从关注和提升中小企业的竞争力这一视角,对湖北省2001~2003年度科技创新创业企业进行了首次评选活动。湖北公证处参与了评选的全过程,对评选结果进行了公证。评选结果通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总结创业经验、弘扬创业精神、推介创业企业、讴歌创业精英,推动我省创业经济的蓬勃发展,由湖北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湖北省企业家协会和本刊社联合组织的“湖北省第二届科技创业明星企业、科技创业企业家及科技创业领军人物”评选活动历经6个月的准备,于2005年8月27日在湖北科教大厦顺利召开专家评审会。  相似文献   

6.
<正>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和省十次党代会精神,推动"创新湖北"建设,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总结创业经验,弘扬创业精神,推介创业企业,讴歌创业精英,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促进我省创业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决定在2003-2013年连续六届(每2年一届)评选湖北省科技创业明星企业、科技创业企业家及科技创新领军人物活动的基础上,组织第七届评选活动。  相似文献   

7.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总结创业经验,弘扬创业精神,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促进我省创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在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科学技术厅、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下,湖北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湖北省企业家协会、《科技创业月刊》联合主办的"湖北省第五届科技创业明星企业、科技创业企业家及科技创新领军人物"评选活动,经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经济学家及创业投资、科技管理、知名企业家等方面组成的评审委员会,采用国际上先进的标准化评估体系,从关注企业的成长性和企业的创新能力、竞争力的视角,对湖北省2009-2010年科技创新、科技企业及个人进行了评选。  相似文献   

8.
正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总结创业经验,弘扬创业精神,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促进我省创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在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科学技术厅、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下,湖北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湖北省企业家协会、科技创业月刊杂志社联合主办的"湖北省第六届科技创业明星企业、科技创业企业家及科技创新领军人物"评选活动,经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经济学家及创业投资、科技管  相似文献   

9.
1987年6月,全国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在武汉东湖新技术区诞生,截止2003年底,湖北省创业服务中心发展到48家,其中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8家,孵化场地面积达60多万m2,入驻企业达1400多家。这是记者从2004年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上获悉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湖北武汉是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源地。1987年6月,全国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诞生,截止2001年,全省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总数已达30家,孵化场地面积39万m~2,在孵企业600多家,累计开发新产品逾千个,整个科技企业孵化器工作已呈现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之势。  相似文献   

11.
中国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于1987年6月在武汉成立。在中国创业孵化事业30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创业孵化体系,也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回顾总结孵化器30年的建设与发展后,重点分析了湖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中的不足之处以及相应的政策措施,并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长春科技创业孵化器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柏翔  贾雪芬  李书 《现代情报》2005,25(5):161-163
科技创业孵化器通过对创业企业的孵化,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孵化企业的同时也在孵化自己。随着孵化毕业企业的增多,科技创业孵化器不仅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也能为本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提供项目源,并能发挥人才聚集效应,吸引外来投资等。本文从长春科技创业孵化器发展现状入手,进一步探讨了长春科技创业孵化器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现状 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起步于80年代中后期,1987年我国诞生了第一个科技企业孵化器——武汉东湖创业服务中心。经  相似文献   

14.
《科技创业月刊》2009,(6):70-71
不久前,“创业武汉”系列公益培训——“与成功创业者面对面”在武汉图书馆顺利举办,“武汉晨报2008年度十佳创业人物”颁奖典礼也同期举行。有着“中国小器王”之称的梁伯强同十佳代表一起,与现场600多人一起分享创业经验。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国内外科技创业人才相关文献理论梳理基础上,对426位高层次科技创业人才进行问卷调研,对10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现场考察,对1000多名科技型中小企业主要创办人进行座谈访谈。分析了中国高层次科技创业人才及其创业企业的成长特征,主要包括人才和企业的特征、创业过程和创业行为特征、影响创业人才及其企业发展的内外部因素等。剖析了科技人才向科技型企业家转型的瓶颈、创业过程中的困难和需求,提出了培育高层次科技创业人才及其创业企业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6.
1999年底由多家法人单位共同出资成立的专业性风险投资公司——武汉东湖创新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伴随着武汉·中国光谷新秀喜玛拉雅、天喻信息、弘元股份和科地光通讯器件等企业的不断壮大逐步成为东湖之滨的耀眼明星,武汉光谷的新能源。东湖创投自成立以来,就一直致力于建立健全的风险投资管理机制,始终以光电信息和生物医药为产业重点,不断完善融资和退出渠道,加强对投资企业管理和服务,在风险投资领域做着自己不懈的探索和追求。在业界,武汉东湖创投以“出名牌风险投资人,创典范风险投资企业”而盛名。  相似文献   

17.
武汉生物医药科技孵化器是在武汉市人民政府倡导下,经武汉市科学技术局批准组建的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也是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湖北)基地核心园区——武汉医药科技产业园创业服务中  相似文献   

18.
《科学生活》2014,(11):87-87
日前举办的2014年上海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中,首期浦东新区创新领导力计划之科技创业者助推计划(简称“助推计划”)的3家学员创业企业,从156家决赛企业中脱颖而出,荣获优胜奖。 2014年上海创新创业大赛以“创业在上海”为主题,旨在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树立创新创业品牌,打造一批科技创业明星,同时营造“鼓励创新、支持创业”的社会氛围。本届大赛历时4个月,参赛企业多达两干余家,涉及电子信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生物医药、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等领域。  相似文献   

19.
民营科技企业作为我国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正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是,民营科技企业也面临着二次创业。进一步发展的问题。本文在提出民营科技企业二次创业模式的同时,提出了一套验证民营科技二次创业的分析评价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20.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提倡科技创业的时代,特别是十六大将科技创业提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也促使越来越多的人走上了科技创业的道路。然而,现在有很多人对科技创业有一种比较简单的、不完全的、甚至是片面的认识,例如有些人就认为科技创业就应该是有技术的一方去做的事情,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获得效益,因而自己也不愿意放手,这使得我们在科技创业的过程中会走很多弯路。因此我们应该明确认识到技术转移和科技创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