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灵芝 《考试周刊》2010,(39):99-100
心理语言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其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中各层级的学生的语言习得和语言教学影响深远,本文通过对大学英语分级教学C级学生英语学习遇到的问题和阻碍,探讨了心理语言学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启发,以及教师如何在实践教学中更好地组织学生英语学习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2.
任何一种语言的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该语言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单纯的语言知识积累并不意味着能将这门语言学好。因此,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文化知识,才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提高对语言的驾驭能力。  相似文献   

3.
英语是一门以语言为主的基础学科,为了更好地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务必将语言学的有关理论结合到平时的教学中。本篇文章主要是以大学英语课程改革为前提,简析提纲法、视觉法等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和运用。  相似文献   

4.
模因论认为语言的发展基于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这一理论为语言学和语言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从模因论的视角探讨了"基因型"和"表现型"语言模因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上的应用,指出这些模因表现形式可以指导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5.
注意假设从认知和心理语言学的角度提出了解决二语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的途径以及从提高语言输入到输出质量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把这一理论运用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实践,便可以通过有意注意目标语的语言结构使语言输入质量更高、更有价值,从而加速内化学习者的第二语言。再者,此理论还有助于大学英语教师科学地反思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直觉教学转变至反思式教学,使自己真正成为研究型大学英语教师。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经济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因为想要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如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基于此,就大学英语的语言教学与素质教育改革的关系,以及大学英语语言学教学方式的转变进行分析,进而针对大学英语语法教学与素质教育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模因论揭示了语言发展的规律,为语言学研究开辟了一片新天地,也提供了语言学研究的新视点。本文对模因论与英语听说即语言的输出和输入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得出了模因论对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8.
针对社会语言学理论、应用语言学理论,分析多种语言学与高校英语语言教学之间的关联性,总结高校英语语言教学现存问题,提出相关解决策略,以期为我国高校英语语言学教学事业提供有力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十几年来,我国外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经历了从关注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师职业发展、学习者主体、教学过程到语言情景创设等阶段,这是英语语言学发展的基本路径,也是语言学发展的最新成果,而语言环境的创设与建立这一微观教学的命题正是本文需要讨论的。  相似文献   

10.
如何提高语言教学效率,尤其是大学英语的教学效率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语言学的发展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CAT的进展,同时语言教学与计算机科学的结合也是语言教学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基于C3I-CAT一体化技术的大学英语课程设计与自主学习系统研发及大学英语课件制作与应用研究,就是通过研究探索出Computer-College-Class与Internet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最佳结合途径,进而将C3I-CAT一体化技术应用到大学英语课程设计与自主学习系统研发中,开发出更多适合教学实际需要的大学英语课件与应用方法,从而提高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