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信息环境中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思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互联网的崛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信息环境中,呈现出新的特点。面对国际风云的变化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的问题,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显得刻不容缓。如何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充分运用现代信息资源,不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和吸引力,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工作创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2.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因互联网的发展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得以提高的有效途径,如何在各种思想混杂的互联网环境下有效地实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很多高校亟须解决的问题。文章从互联网的发展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正负面效应入手,简要论述了"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并对如何加强"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因势利导 占领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阵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形成了多维立体的信息传播网络。高校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多种现代传播手段,搭建起有效的信息网络,积极开展网络条件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用社会主义思想占领高等学校主阵地,是一个非常重要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我校是全国高校互联网发展较快的学校,也是中国教育科技网(Cernet)西北地区结点高校。近年来,学校党委因势利导,利用互联网这一现代化手段,开展网上宣传和思想交流,积极拓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领域,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效果。 一、高度重视,在互联网上建立思想政治工作阵地 信息容量…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本分析了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应把握的基本原则,并围绕全面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作为一个新颖而富有生命力的信息传播媒体,它既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和手段,也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挑战。高校必须通过组建一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来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6.
浅谈网上思想政治工作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互联网正以惊人的速度深刻地影响着社会进程和人类未来,改变总人们的生活、学习、王作与思维方式。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做好新时期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新的路径,也为完善党建工作提供了条件。为了充分发挥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作用,作者从网络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入手,对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途径进行了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是信息互联网化的时代。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的第四媒体,正广泛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高校师生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王选教授曾深刻指出:“谁错过了互联网,谁将犯历史性的错误。”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也必须正视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互联网时代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通过对网络这个新兴媒体的分析,提出了如何在互联网环境下搞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工作在高校中处于重要地位,特别是在当前的形势下互联网的迅速发展,高校如何利用网络去开展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成为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本从这个角度出发,阐述了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化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并希望对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1.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analyse whether the Internet and other ICT technologies support a work–family balance amongst academics. The study is based on 20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academics in Iceland and analysed according to the Grounded Theory Approach. This study challenges the notion that the Internet, as part of ICT technology, makes it easier to establish a work–family balance. Although the Internet makes some features of the profession less complicated, like the possibility of working at home, it also initiates a proliferation of the workload, triggers a prolonging of the workday and enhances a demand for extensive availability. Whilst the use of the Internet increases the flexibility of academics, the Internet and work flexibility are found to increase work–family conflict.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flexibility and Internet use makes it increasingly difficult for academics to disengage themselves from work.  相似文献   

12.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优化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崭新的载体。在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各高校共识的情况下,如何优化其功能是一个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问题。夯实思想政治教育“红色网站”的人社会科学基础,完善其信息结构并加强信息资源建设;全面丰富网上第二课堂活动和网上校园化;做好网上实时的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网上延伸;实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评价,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优化的主要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都发生了新的深刻变化,特别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和新任务。互联网技术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面临广泛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我们要抢占网络阵地,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主动权,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相似文献   

14.
Håvard Skaar 《Literacy》2015,49(2):69-76
In recent years, plagiarism has been on the increase across the Western world. This article identifies Internet access as a contributory cause of this trend and addresses the implications of readily available Internet sources for the teaching and assessment of writing in schools. The basis for the article is a previous study showing a wide incidence of plagiarism in the Internet‐based writing of students in three classes at upper secondary school level in Norway. I relate the students' choices to writing as a cognitive process and as a cultural practice. My basic assumption is that the students' writing is work. It is this work we have in mind when we relate writing to learning and when we assess students' skills on the basis of their written texts. Access to the Internet changes the premises for this work because writing can be replaced by ‘pseudo‐writing’. ‘Pseudo‐writing’ is a work reducing writing practice, which neither excludes nor coincides with what we traditionally associate with plagiarism in schools. The main point in this article is that when students have access to the Internet during essay writing, the result is unavoidably a product of both writing and pseudo‐writing. Internet access thus leads to greater uncertainty about the role writing plays in student learning and makes it more difficult to take written assignments into account in assessing students' school results and effort.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在INTERNET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了如何适应INTERNET发展,抢占网络制高点,更好地开展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具有开放性、时效性和交互性等特点,它的广泛应用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从机遇和挑战角度研究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可达到充分利用现代化传媒,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增强其时效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作者结合学校体育工作的实际情况,通过互联网对学校体育工作影响的分析,就如何充分认识互联网在学校体育工作中的作用,以及充分发挥这种作用的优势进行了探索性研究,进而加强对这一新技术在体育工作中的开发,更好地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认识工具、知识资源,在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引发了一场风暴。对于思想政治工作而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本文就新时代高校如何建设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做好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9.
在网络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文章从网络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两方面,分析利弊,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教育教学工作承担着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其教育、管理工作也需要与时俱进,积极借鉴互联网完成教育和管理上的创新突破.然而互联网背景下教育教学领域的应对却显得相对迟缓,教育管理实践中虽然也在不断借助互联网思维进行改革,但却遇到重重困境,这就需要我们对此展开深入研究,以找到互联网背景下教育管理改革发展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