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现代性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特定阶段,我们生活在一个传统被逐渐消解,社会秩序被不断重新描述的现代性世界。我国的乡村社会秩序经历了由乡村内生权威占主导地位的封建社会时期、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国家权力主导时期和多元权威秩序共同发挥治理作用的当前时期。随着现代性的到来,乡村社会秩序突显出国家供给制度公正性的缺失、传统公共权威的退场以及现代性所带有的个体化特征导致乡村传统道德文化的迷失。乡村社会治理秩序的重构可以通过国家制度供给的公平性和合法性,新乡贤在乡村社会秩序中的助力作用以及发挥文化在乡村社会秩序的柔性治理作用来实现。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中国,乡村社会并未曾出现真正的乡村自治,而是国家权力与乡村社会权力并存,并在这两种权力的交锋面上产生了权力的中介领域。即使是在这样的中介领域,国家权力也是不可动摇地占据着主角地位,而民间权威始终是一个配角。  相似文献   

3.
基于不同的理论和现实基础,中国乡村治理的改革,存在两种取向:国家取向和社会取向,并在实践中体现为完善官僚体制和社会治理。就理论层面而言,各种乡村治理模式的结构设计,都包括了完善官僚制和社会治理的内容;但在实践层面,国家对社会进行控制的目标追求占统治地位,现行的“乡政、村治”模式及其改革明显偏向国家取向这一边。如何处理这两种取向的矛盾,形成合理的治理结构,是乡村治理改革中带有根本性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在乡村教育经费问题上实际发挥作用的主要是两股力量:政府和以乡绅为主导的乡村社会。乡村教育在政府教育财政体制上的缺位和乡村社会对教育投资的冷淡,直接导致了民国乡村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政府在乡村教育管理职责上的失职渎职、土豪劣绅在乡村教育管理中的腐败更进一步加剧了乡村办学经费的紧张。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初以来,国家政权建设就是我国现代化的一项主要内容。未能解决官僚体制与监控的问题,晚清以来的国家政权建设都走向了失败。新中国成立后的人民公社体制初步完成了国家政权建设任务,改革开放后暴露的遗留问题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作为国家政权建设手段的"大学生村官计划",为国家整合乡村输送了大批人才。尽管初始目的是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但嵌入乡村社会的大学生村官将对大学生村官群体、乡村社会、国家政权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乡村治理及其制度绩效评估:学理性案例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治理是多元主体对乡村社会公共事务进行协同共治的过程。乡村治理主体的多元性、治理方式的协同性、治理内容的公共性、治理目标的综合性,最终目标就是全面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乡村治理的制度绩效评估,一要衡量现行政策与体制是不是使农民减负增收;二要衡量乡村社会的公平分配状况;三要衡量农民公共参与水平及其权威认同;四要分析乡村社会秩序是否满足村民安居乐业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中国的乡村政治发生巨大变革,国家实现了对乡村社会的整合,乡村社会被纳入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共党组织在广大乡村地区的推进和乡村基层行政网络体系的构建是导致乡村政治变革的两个关键因素。中国共产党以政党形式对乡村社会进行组织和动员,通过基层行政体系网络对乡村社会加以管理,从而得以将分散的乡村社会成员整合进国家权力体系,实现了对广大乡村社会全面而卓有成效的领导,国家意志被贯彻和执行。这也是中国的现代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有效的合理化的国家政权建设是乡村现代化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革命后中国乡村社会的国家政权建设是以国家对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高强度动员与监控为根本特点的,国家力量的特殊作用保证了国家政权建设任务的基本完成,但这一过程中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深思,如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国家动员与监控的深度问题、集权与分权问题。总结建国以来乡村社会国家政权建设的经验教训,当前我们应在已经集权的基础上适当扩大社会的自主空间,实现国家与社会的权力互强。因此,以发展基层民主为主要内容的国家政权建设战略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我们应以名副其实的村民自治来推动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整合与乡村现代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随着村民自治的实施与推进,中国乡村社会形成了“乡政村治”的政治格局。现实中,由于国家的农村发展战略及其矛盾,压力型体制,巨大的财政压力等原因,乡镇行政权要控制和干预村委会,而这种干预必然遇到村庄的抵制,造成乡村不和,外在表现为乡村关系的紧张。乡村关系紧张的实质是乡镇行政权对村民自治权的干扰。乡村关系矛盾的调适要从改变国家发展战略、乡镇自治、转变乡镇政府职能、解决乡镇财政危机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近代以来,伴随着清末的政治改革、辛亥革命以后新制度的建立,大规模的政权建设也在展开,并对乡村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问题早就引起学界的关注,先后有费孝通先生的"双轨理论"、傅衣凌的"双重控制"、黄宗智的"三角结构"、杜赞奇的"双重经纪"等理论的提出。就近代中国的特定情况而言,国家政权建设不仅仅是在县以下建构基层政权的问题,更是对乡村社会秩序重新建构的问题,这个过程大致经历了三种路径。总结其中的演变历程和相互关系,将有助于深入了解近代中国转型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国家权力的介入程度是现代乡村政治文化的主要决定因素。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不断动用行政资源,使乡村社会按照私有小生产、生产互助组、农业合作社、人民公社的路径,一步步走进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开放后。联产承包责任制使乡村社会重新回到了小生产状态,国家权力有限地退出了乡村。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农民的活动空间外延.乡村利益出现了多元化,村级组织权威性丧失。面对乡村的治理危机,各级政府积极推动村民选举,期望通过民间赋权的方式,让村委会获得合法地位。村民选举既是解决乡村治理危机的重要手段。也是政府还权于民的重要举措,更是中国政治改革道路的探索和试验。  相似文献   

12.
国家权力的介入程度是现代乡村政治文化的主要决定因素.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不断动用行政资源,使乡村社会按照私有小生产、生产互助组、农业合作社、人民公社的路径,一步步走进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开放后,联产承包责任制使乡村社会重新回到了小生产状态,国家权力有限地退出了乡村.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农民的活动空间外延,乡村利益出现了多元化,村级组织权威性丧失.面对乡村的治理危机,各级政府积极推动村民选举,期望通过民间赋权的方式,让村委会获得合法地位.村民选举既是解决乡村治理危机的重要手段,也是政府还权于民的重要举措,更是中国政治改革道路的探索和试验.  相似文献   

13.
中国乡村政治秩序在近现代的演变是乡村社会史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外学者对此研究者甚多。本文从传统社会政治力量在近代的演变,国家政权对乡村社会基层的渗透与控制,中国共产党对乡村社会的政治改造三个方面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14.
集权与分权问题是民初政坛中央与地方争论的焦点 ,这在军权问题上也有深刻反映。围绕对军权的控制问题 ,双方产生了一系列的冲突 ,最终中央政府借助武力 ,同时采取一系列加强中央军权的措施 ,暂时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军事体系。  相似文献   

15.
农村社会中,国家力量与民间力量在“双轨政治”、人民公社体制及“乡政村治”三个整合模式阶段上相互作用,消长进行,中国农村要重建有效的整合,必须实现这两种力量的有机配合。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在现代国家建构过程中,国家运用行政体系,将国家意志输入乡土社会,将分散和分割的乡土社会整合为一体。中国的乡土社会得以迅速整合,在相当程度依靠于强大的行政能力的渗透、介入和扩展。现代中国的建构又是"行政下乡"的过程。在20世纪的中国,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这种行政机制向乡土社会渗透主要包括:依托于战争期间形成的强大政治动员、各种自上而下的行政任务全面介入到农民的日常生活之中,以及带有半军事化特点的命令式体制。其结果是将自然的分散的乡土社会变为一个行政的有组织的乡土社会,这是乡土社会融入国家体系的起点。  相似文献   

17.
村民自治尽管发端于乡村社会内部,具有社会自发和自我组织的特点,但其从社会自发上升为国家制度,并在全国范围内的普遍推行则是国家行政推动的结果,是"民主下乡"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讲,村民自治是一种民主化的乡村整合方式,是晚清以降现代国家通过自上而下的"政权下乡"、"政党下乡"整合乡村社会的延续。现代国家通过"民主下乡",推行民主取向的乡村治理机制,实现了对乡村社会的再整合。  相似文献   

18.
利用多模压缩态理论,详细研究了一种强度不等的非对称两态叠加多模叠加态光场的等幂次N次方H压缩特性.结果发现:当腔模总数q与压缩次数N的乘积分别满足一定的条件,则(1)态的第一和第二这两个正交相位分量总可呈现出周期性变化的等幂次N次方H压缩效应;(2)态可呈现出“等幂次N次方H压缩简并”现象.  相似文献   

19.
国家权力配置的理论源远流长,在近代史上,有两种国家权力配置理论对世界近现代史产生了重要影响。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需要科学配置国家权力。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国家权力配置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特点,从我国国家权力配置嬗变的特点中,我们可以得到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20.
影响我国农村稳定的政治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的政治发展在农村稳定与发展中具有直接作用.其中,农村的组织体系构造居于核心地位,以保证国家和农村的一体化,密切党和国家与农民的联系;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则是国家治理农村的制度基石;依法治理和农村法制建设是农村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农村稳定与发展的持久源泉有赖于民主政治建设所动员的强大社会主体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