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加强旧体诗词创作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研究能力,还有助于增强学生未来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能力。因此,“中国古代文学”授课教师应在积极创作旧体诗词以起表率作用的基础上,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强化作品讲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并适当加以考核;同时,还应提倡使用新韵以降低写作门槛,明确规定记诵任务以打好写作基础。  相似文献   

2.
一、引发共鸣,以己证诗理想的诗词教学能引领学生感悟诗词的形质兼美,使学生在心灵上与诗词意境产生共鸣,顿觉"与我心有戚戚焉"。而将聋生的生活经历与诗文彼此印证,本身就是一种有趣的"沟通与交往"方式。在教学公开课《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课时,笔者先和学生玩"填词游戏",让学生将"毕竟西  相似文献   

3.
一、现状和反思《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诗词教学做出了明确的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实质上是要求学生注重对诗词的"阅读领悟",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想像力,并通过自己的理解,走进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它明确了诗词教学的宗旨,也确立了诗词教学的新思路,从而突破了传统教学的"读——析"的老路,在理念上为诗词教学改革作了充分准备。但是,目前小学诗词课堂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4.
<正>江苏省自2005年就开始了新课改教学,高中语文课程由此进入新的阶段。笔者对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古代经典诗文的教学价值进行了初步的思考,并探讨如何实施经典诗文阅读。一、学习经典诗文的价值首先,学习经典诗文能提升语文能力。经典诗词是中华经典文化的传承,学生只有认真学习经典诗词,才会积累语言的好材料,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帮助学生鉴赏中华语言艺术的精华,奠定深厚的语言底蕴。苏教版语文教材的使用对中国古典诗词教学提出了全  相似文献   

5.
《华章》2007,(5)
苏静“魅力诗词”初级班隶属于朱永新先生领导的“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下的“苏静新诗文教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6.
"温故知新"是孔子提出的"为师"标准,但依然适用于当今,尤其是高校古代文学唐宋诗词的教学。这是因为有很多唐宋诗词作品出现在中小学教材中,这就需要高校教师将"温故知新"的理念引入课堂,以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从中获得新的知识,在拓展学生知识视野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  相似文献   

7.
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宝库中的两大瑰宝。然而,由于古代诗词有着它特定的时代背景,加之古代诗词独有的语言与结构等特点,给学生理解与鉴赏古代诗词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如何才能提高学生阅读与鉴赏古代诗词的能力呢?我在多年教学探究中,摸索出“入时、入意、入境、入情”这一古代诗词教学八字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入时,即将学生引入作者及其作品所特有的时代背景中去。古代诗词都是作者有感而发,将当时特定  相似文献   

8.
<正>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对诗词的学习兴趣不大,背诵了许多诗词,却不知道如何运用,学得迷茫。在这样的背景下,黄麟生教授呼吁:"在新课程改革中一定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做到读写结合。"所谓"读写结合",在古典诗文教学中,就是从诗文中挖掘写作素材,从古典诗词中借鉴写作技法,以阅读带动写作,再以写作促进阅读,使古诗教学形成一个读写结合的教学整体。一、借鉴古诗的意境一篇意境高远的文章往往能够达到发人深省、启迪  相似文献   

9.
古典诗词在人教版语文教材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古典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美好情感的一种艺术体验活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和第三学段中分别指出:学生必须“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内容”和“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等。因此,教学时,教师应该重视古典诗词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古典诗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尊重学生在古典诗词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独特的情感体验。一、创设情境,引发体验 教学每一首古典诗词,我都要根据古典诗词所蕴含的审美意蕴想方设法创设一种生动鲜活、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或者播放一首雅乐,或者播放一段名家配乐朗诵视频,或者讲述一个与古典诗词内容相关的有趣故事等,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思维等,引导学生快速地走进古典诗词文本,唤起学生内心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构建鲜活、精彩的古典诗教学课堂。比如,教学苏轼的《题西林壁》时,上课伊始,我便利用多媒体电教设备播放了中央电视台录制的精美的《旅游中国·魅力庐山》风光片供学生欣赏。学生听到画面中儿童深情诵读《题西林壁》的声音和名家饱含激情的解说,看到画面中的青山绿水、白云缭绕时,对庐山的喜爱和向往之情溢于言表,全身心地沉入《题西林壁》中所描绘的庐山美景之中。随后,我便以班得瑞的名曲《安妮的仙境》为背景音乐,让学生摇头晃脑地高声诵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这样热烈的氛围中,我无需担心学生对诗歌所营造的和谐、美丽意境的情感体验了。  相似文献   

10.
诗词作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用诗词描述历史事件和史实,使历史课堂生动感人。充满情趣;用诗词概括历史事件的意义与价值,加深学生对历史经验教训的印象;用诗词创造情感氛围,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等,论述了历史教学引入诗词,可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课堂充满文学情趣等。历史教师应利用诗词反映历史的特点,以诗文证史,借文释史、开辟历史教育教学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千百年来成为滋养中华民族成长的宝贵精神营养。在诵读中华古诗文经典蔚然成风的今天,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在古诗词教学中多采用那种以考试为目的的"急功近利"的教学模式,难以引领学生体会到古诗词之美,只有改变这一现状,才能让学生爱上古典诗词,让它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得到应有的体现,使学生的文学底蕴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2.
<正>古典诗词在人教版语文教材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古典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美好情感的一种艺术体验活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和第三学段中分别指出:学生必须"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内容"和"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等。因此,教学时,教师应该重视古典诗词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作用,注  相似文献   

13.
张毓洁 《教师》2023,(25):30-32
在核心素养视野下开展古诗文教学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诗词鉴赏潜力,加强他们的语言解读、文化感知的能力,对中职语文教学的发展和中职学生的成长而言,都具有重要价值。鉴于核心素养在中职语文教学中以及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重要作用,文章作者将总结和概述核心素养视野下中职语文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意义,并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入手,围绕反复诵读、解读意象等方面,探索古诗文教学的有效策略,从而构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中职古诗文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29(7):F0002-F0002
张淑蓉,1965年生,女,汉族。吉林省抚松县露水河人,祖籍山东省青州市。文学硕士。中国《三国演义》学会会员、《红楼梦》学会会员,全国高校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与教学研究学会会员。1990年毕业于通化师范学院中文系。曾于南开大学进修“中国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2001年8月参加教育部批准、南开大学承办、叶嘉莹先生主持的“中国古典诗词及诗学词学高级研讨讲习班”。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诗文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是滋润学生心田的文学精品。为了传承这笔宝贵的文化遗产,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收录了数量较多的中国古典诗词,语文课程标准也增加了15篇诗词背诵篇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古典诗文,增加诗文的积累,使之受到情感的熏陶、人格的教化、品德的提升,还应引导学生把诗文运用到自己的说话和写作之中,让古诗文成为学生的有效库存,让学生在运用中提高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6.
杨再隋教授曾说过,在学习新知识前,让学生利用一些学习资源进行适当的预习以建立旧知与新知之间的联系是必要的。诗词教学也离不开预习,预习是诗词教学中的"前奏"。预习诗词习惯的养成,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诗词教学的课堂效率,还能为学生感悟诗歌经典、传承诗词文化奠定基础。一、充分预习,走近作者,体味古诗特色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在精读指导前,得先令学生预习。学生是认识的主体,这是由教学的本质所决定的。课前应让学生自己去研读古诗,搜集资料,特别是对作者的了解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7.
丁文波  赵翠英 《课外阅读》2010,(12):194-194
诵读在古诗文教学中十分重要。它可以帮助理解文意,培养语感,增进理解,丰富和提高语言表现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在教学中,以诵读为线,以理解为纲,以欣赏为结,指导学生读准古诗丈的读音,读出古诗文的味道,读出古诗文的故事味和情味,把诵读作为文言文(诗词)课堂教学设计的主线,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教会学生使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诵读出经典文章的意韵和精华,使学生在诵读中尝到语文学习的无限情趣。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灿烂优秀的文化中,有不少言简意赅的成语、俗语和诗词(本文简称诗文),不仅蕴涵着深刻的思想,而且富有哲理。恰当地选择一些诗文引入哲学课堂,对于活跃思维、明理导行、提升综合素质等都极为有益。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将诗文引入哲学教学,学生兴趣盎然。现以"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一课(以下简称本课)为例谈一谈我的做法。  相似文献   

19.
霍松林先生是我国著名文艺理论家、古典文学专家,也是蜚声海内外的当代诗人。先生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尤其是唐诗研究,以及诗词创作上,取得了累累硕果。  相似文献   

20.
经典诗文的诵读在语文教学环节中的体现越来越明确,新课改也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经典诗词的作用,加强对中学生精神文化的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经典诗文诵读的重要意义,结合教学内容,可就可行的渗透国学经典诗文诵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