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程实践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环节。在"卓越计划"的具体实施中,探索采用分方向、分层次和分目标的培养模式,解决工程教育中人才培养的趋同性及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分方向解决了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分层次解决了学生学习基础不同的问题,分目标解决了学生未来出口的问题。这种个性化培养模式促使工程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力推动"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高校是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高校要改革、完善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计划和目标;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要贯彻工程技术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增强学生的创新素养;要设计多层次、分流式的培养模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建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硕"贯通培养的机制,创新专业实践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3.
个性化人才培养是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高职院校创新和改革后进生教育工作,需要从个性化培养的角度入手,以实证展开后进生个性化培养的研究探索,构建纵向"三位一体"、横向"四培并举"纵横立体式培养体系,以个性化的手段全面客观评价学生,彰显学生个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张娙子 《江苏高教》2021,(8):121-124
2017年底,法国针对综合性大学学生专业性不强、理论实践结合不紧密、毕业率低下等问题,推出了"大学生计划",其中"定制式"本科培养模式是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以学生需求为本"的定制式本科培养模式区别于中国"以用人单位需求"为导向的培养模式.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理解学生需求、提供个性化课程、灵活学制、简化转专业手续、明确职业规划、"半工半读"学习模式等方面可为中国高校本科培养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传统教育培养的单一专门人才已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新形势及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按"专业招生、大类培养"与按"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特别强调加强人文素质与科学精神教育,注重提高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按照"厚基础,提高能力,因材施教,培养特色"的差别化战略来构建的符合目前经济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共同点是通过加强基础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好的成才环境,但两种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考招生、管理机制、学生培养流程等方面存在异同.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迫在眉睫.在明确高职院校实施"1+X"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必要性的基础上,从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等方面制订人才培养规划,进而探究高职院校"1+X"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路径,以期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本科与研究生水平,增强学科实力,寻找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点,更好地培养在各方面都出类拔萃的人才,我国各大高校积极探索,以各种方式进行"精英"培养模式以期更好地培养拔尖人才。在"精英"培养模式快速发展的同时,高校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和困难。各大高校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树立精品教育理念,为拔尖人才培养、个性化教育建立一条绿色通道,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8.
王承武  王志强  赵俊 《高教论坛》2013,(6):49-50,63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采取的是"大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即统一培养方案、统一课程设置、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方式、统一考核标准。"大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学校的教学组织管理,提高教学管理效率,但却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社会需求的多元性,无法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为此,要构建"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实行分阶段、分类型培养,个性化指导,弹性制教学,双专业学习,多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9.
<正>一、南京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深化南京大学自2006年开始实施"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经有十余年的时间。所谓"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将本科培养过程划分为"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多元培养"三个阶段和"专业学术""交叉复合""就业创业"三条发展路径,给予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培养。  相似文献   

10.
结合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对高水平、创新型设计人才培养的需要,通过对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建构意义的阐述,从"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独特性、主体性、创造性、和谐性等特点入手,提出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同时,总结了华中科技大学"环境设计"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与发展取向、创新模式与教学系统、课程建设与教改内容、教学方式与质量评估、课堂管理与教学实践等层面所进行的探索,并从课题研究角度对其在"环境设计"专业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建构方面取得的教改成果予以解析,以期对"环境设计"专业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建构及其教学改革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面向"学生自由发展"的IT类人才教育理念"以教师引导为前提、以自由发展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特色、以能力提高为目的",改变了传统的"模板化"和"填鸭式"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强调"程序设计、系统开发、工程应用和科技创新"4种能力培养;借助教学模式改革,并通过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以该理念为核心,学院凝练并形成了一套可借鉴、可复制的实施方案。实践证明,创立的"广参与、多层次"和"三自三结合"的科技创新实践模式,构建了适合学生个性化、最大化发展的空间,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有力推动了学生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职教育生源渠道的多元化,不同渠道来源的学生在求学目标,基础素质、价值观念、情感认知等方面差异较大。在教学中沿用统一的培养方案和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多样化的人才培养实际需求,很多院校以"分类、分层"人才培养为基本思路,不断探索研究多样成才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方法。课题组所在学院总结前人研究成果,提出"基础培养、分类提升"人才培养模式,并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试点,重构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方向上做分类,在培养过程中做分层。配合使用"学生成长档案",建设"一班双导师"工作机制,努力构建以生为本、职业引导、差异发展、多样成才的立体化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3.
本科教育大类培养模式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下位概念,是我国传统专才教育模式改革的产物,是在专才教育模式和通才教育模式之间呈现的一种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类型,其具有整合性、个性化、本土性、系统性等特征。进一步深入推进本科教育大类培养模式改革,需要把握改革总体方向,选择适合的通专结合的大类培养模式;尊重学生个性,服务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从国家制度和学校层面,坚持渐进变迁的改革路径;抓住招生口径、课程设置、专业选择、教学管理等关键要素,进行系统改革。  相似文献   

14.
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321"培养模式具有密切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联系、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操作性和推广性强等优势,但在班级建设中仍存在一些具体问题。学校应建立四方联动机制,保障新生班级学生间的快速融合;设定班级目标,加强学风建设;精细化班级管理,结合学生特点制定规划。  相似文献   

15.
宁波大学作为一所在改革开放中崛起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通过实施个性化的培养目标、个性化的遴选方式、个性化的培养举措和个性化的评价考核机制,探索、创新和完善创新人才个性化培养模式。同时,在"双一流"高校建设的新背景下,要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从完善生源选拔机制、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导师作用等方面入手,不断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输送大批高级人才。  相似文献   

16.
西南大学立足学校办学传统,统筹校内办学资源,基于"学有所学,各得其所"的改革思路,构建学生发展分层、学科教育分类、课程教学分级、培养过程分段、学生管理分流的"五分"人才培养体系,推行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学生管理模式综合改革,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山东大学推行多种模式培养拔尖学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发展空间,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相一致。本文介绍了山东大学通过基于学科平台、专业、跨学科、国际化四种模式进行基础学科拔尖、应用学科卓越和交叉学科复合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及在体制和机制系统改革、专业集成建设等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为加强本科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提高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本文秉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构建了以"育苗计划"技能人才培养项目为载体的导师制培养模式,将有意愿、有能力的教师组织起来,把课内教学延伸到课外,使得对学生技术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的个性化指导更有规划、更加规范、更具规模。  相似文献   

19.
本科师范院校培养人才的质量高低与其人才培养模式密切相关。"平台+生长"师范生培养模式是一种科学合理且充满人文关怀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促进学校创新发展、充分利用各项资源、师生紧跟时代前沿和激发学生学习需求的作用。该培养模式以校内平台为生长始点,校外平台为生长延展,网络平台为生长辅助,学生主体为生长核心,全方面、多方位地培养每一位师范生。  相似文献   

20.
个性化培养模式构建了学校师生思想交流和心灵沟通的新平台。学校作为个性化培养模式的监督和推动者,发挥着总指挥作用;教师作为全程指导者,要采用多样性的个性化指导方式;学生作为最终接收者,接受导师的指导,在与导师的沟通交流中实现自身的个性化发展。校、师、生三者共同协调联动,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符合自身需求的特色化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