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宇丹 《新闻世界》2013,(4):274-275
隐性采访是一种敏感而鲜活的采访方式。尽管在国内外的新闻工作中得到广泛运用,但是隐性采访不能作为采访的常规手段。与显性采访相比,隐性采访有其独特优势,同时也因其与生俱来的缺陷长期受到学界的质疑。本文从新闻伦理的角度出发,分析隐性采访中存在的争议及其使用原则。  相似文献   

2.
新闻舆论监督作用在当今备受重视,揭黑式的调查报道越来越火热,而隐性采访这种最适合揭黑的新闻采访方式也被各新闻媒介争相采用。在新闻实践得益于隐性采访时,从法学领域则看到的是隐性采访带来的新闻侵权问题,隐性采访产生的法律纠纷也经常出现。本文从新闻学和法学的两个维度来分析隐性采访,以期为隐性采访的新闻实践和法律监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张莺 《新闻界》2001,(5):75-76
近年来,新闻界关于隐性采访的讨论很多,从事实际新闻工作的大都持肯定态度,而从事新闻研究的以及一些法律界人士则较为谨慎,他们更多关注的是对隐性采访的法律和道德约束问题。本文将从隐性采访的法律依据及其在传播过程中的缺陷等方面,探讨对隐性采访的认识。一、隐性采访的概念界定及由来分析隐性采访,又称秘密采访或暗访,是指新闻记者在未被采访对象感知的前提下,秘密地采集新闻素材的采访方法。按照记者介入新闻事件的程度和方法,隐性采访可分成三种类型:偷拍偷录,比如暗访消费者投诉经历、目击破案过程等跟踪偷拍;体验式采…  相似文献   

4.
隐性采访是指新闻记者以完全或部分不公开职业身份、不公开采访工具或设备、不公开采访意图的方法进行新闻采集的活动。目前,隐性采访在我国新闻实践中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由此也引发了关于隐性采访合理性和合法性的争议,也使新闻机构面临越来越多的侵权诉讼。如何正确把握隐性采访的尺度,避免陷入法律法规、道德伦理的禁区,是新闻机构必须认真思考并妥善加以解决的一个问题。首先,要坚持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隐性采访要重视政治性导向,要通过事实真相的报道反映社会基本的价值取向,使人通过新闻报道迅速领会媒体在宣传什么,反对什么。…  相似文献   

5.
作为新闻采访的一种重要方式,隐性采访正成为新闻机构开展批评报道和舆论监督的手段之一。然而由于法律定位的不确定,隐性采访常常处于掌声和喝斥并存的尴尬境地。因此,记者在隐性采访活动中的规范与自律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隐性采访自它诞生之日起,就因为它特殊的采访方式———记者为完成自己的采访任务,而把自己的身份和采访意图有意地隐藏起来,而遭人议论,是非难判。但一旦产生,它就以自己的方式存在并发生着作用,具有了存在的合理性。其采访的过程是隐秘的,但其最终的作品往往要展示给公众。总而言之,作为一种新闻现象,它广泛存在,并且有蔓延发展之势。因为隐性采访手段的秘而不宣,常使它能得到显性采访无法得到的采访对象毫无防范和乔装的呈原生状态的真实资料,因而最能体现新闻的真实性特征。又因为是在被采访人毫不设防下真实再现,所以其内容往往具有轰…  相似文献   

7.
隐性采访,就是记者为了完成某一特定的采访任务,而把自己的身份和意图隐蔽起来的一种采访方式。隐性采访,可以准确、真实地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诸多有作为的记者、通讯员运用隐性采访的方法,获得了大量宝贵的材料,创作出一批具有重大价值的新闻精  相似文献   

8.
骆佰松 《军事记者》2005,(11):23-23
隐性采访是指记在采访过程中不公开记身份,或公开记身份但不道出真实意图的采访。在现实生活中,一些记对于通过正常渠道采访而无法得到的新闻素材,常常运用隐性采访的手段,全面、真实地了解事实真相,以满足广大受众知悉社会真实情况的要求。但是,有些记在进行隐性采访过程中,对一些法律法规掌握还不够,以至不能很好地或圆满地完成报道任务。因此,记在进行隐性采访时必须按照合法的依据,把握和运用好隐性采访的原则,在完成新闻采访和报道任务的同时积极维护自身的各项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
隐性采访作为新闻采访的一种非常规方式,其被新闻业界正式或主动采用,是近代新闻事业在西方诞生之后的事情。近年来,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和新闻媒体经营的侧重点趋向商业利润的背景下,隐性采访得到了业界广泛的认可和大量的使用。然而,学术界却对隐性采访持相异的看法。原因在于其在法律上缺乏明保护但却禁区重重,操作手段又有违社会道德规范,有损于新闻媒体的正义形象。  相似文献   

10.
眼下,各媒体对社会新闻采访的分工越来越细化,从版面上看,“现场”、“直击”等报道特别受到读者青睐。因此,目击式、体验式等隐性采访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然而,作为一种并不新颖的采访报道形式,隐性采访在当前形势下如何扬长避短?采访过程中如何无限地接触到新闻事实?报道技巧上如何再现新闻现场?如何折射事实背后的深遂内涵?面对新挑战隐性采访故名思义,在采访中不暴露记者身份,而是以一名普通社会成员的视角参与、观察、感受,它突出的特点是目击第一现场,体验客观过程。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新闻记者采访手段趋于电子化,伴随着网络记者的…  相似文献   

11.
隐性采访与策划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采访,是记者采用非记者身份收集新闻材料的一种采访方式。通过对近年来大量隐性采访案例的分析,笔者发现“策划新闻”这一现象在其中占有较大的比例。隐性采访究竟如何策划新闻,隐性采访与策划新闻之间是否存在着一定的必然联系,记者在隐性采访中如何规避策划新闻的误区?下面,笔者试对这些问题进行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12.
林木 《新闻前哨》2001,(1):31-32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新闻竞争的日趋激烈,隐性采访在新闻实践中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事实证明,隐性采访只要依法进行,且使用得当,对搞好新闻工作,尤其是新闻舆论监督大有帮助。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栏目,之所以能成功开展,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因为得益于隐性采访这种特殊方式起到的特殊作用。 隐性采访是把“双刃剑”,弄不好易越法律“雷池” 所谓隐性采访,即指记者隐瞒记者身份或采访目的而进行的采访。隐性采访一般用于一些特殊情况,如在敌方或犯罪嫌疑人中采访,对那些拒绝采访的人进行采访,或用于检验一些单位或个人的工作情…  相似文献   

13.
余露 《青年记者》2008,(10):50-51
隐性采访是指记者隐去身份而秘.密地采获新闻事实的采访方法。记载这些新闻事实的载体便是隐性采访的成果。本文试分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司法解释中对隐性采访所取得的照片、音频资料、视频资料等成果在民事诉讼中作为证据使用的合法性,以及隐性采访成果在民事诉讼中使用的几种不同情况下的合法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周珂 《新闻世界》2008,(9):125-126
隐性采访以捕捉新闻的真实性、鲜活性,深受公众欢迎。在隐性采访中记者必须隐瞒身份,只有这样,才可能更方便地获取到有价值的新闻。但是,记者同时也要注意诚信问题,以免诚信危机的加深。隐性采访是一种在特殊情况下采用的,作为公开采访有效补充的采访方式,在不得不使用隐性采访方式时,记者要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的伦理道德,遵守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15.
“隐性采访”热的冷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隐性采访”是新闻记者在采访活动中不表明真实身份或身份未被采访对象感知的情况下,借助照相机、录像机、录音机等采访工具,秘密获取新闻素材的采访活动。 媒体被称为“社会守望者”,监测环境、披露丑恶、伸张正义是媒体的社会功能之一。许多新闻事实(特别是涉及社会丑恶现象的新闻事实)用显性采访的方式是难以接近和捕捉的,而隐性采访可以有效地获取此类新闻事实,满足社会的“知情  相似文献   

16.
新闻记者在做调查性报道有时会采取隐性采访的方式,我们所说的隐性采访又称暗访,是指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记录方式,或者隐瞒记者的身份,以体验的方式或者其他方式,不公开猎取已发生或正在发生又未被披露的新闻素材的采访形式。这种采访不仅采访过程十分曲折,而且学界和业界一直存在争议,不管如何,隐性采访必须坚持新闻真实及接受新闻职业道德之制衡。  相似文献   

17.
隐性采访自它诞生之日起,就因为它特殊的采访方式--记者为完成自己的采访任务,而把自己的身份和采访意图有意地隐藏起来,而遭人议论,是非难判.但一旦产生,它就以自己的方式存在并发生着作用,具有了存在的合理性.其采访的过程是隐秘的,但其最终的作品往往要展示给公众.总而言之,作为一种新闻现象,它广泛存在,并且有蔓延发展之势.  相似文献   

18.
柴葳 《声屏世界》2003,(2):34-35
防性采访与彰显舆论监督功能的批评性报道一同勃兴的一种报道方式,应该说是新闻媒介自由权利在广度、深度上的一种延伸。本文的观点是,慎用隐性采访的报方式,从新闻法制和新闻伦理两个方面加强对新闻媒介自由权利的合理制衡,既反对滥用隐性采访,也反对对隐性采访的全盘否定。  相似文献   

19.
高峰 《新闻三昧》2008,(8):24-25
采访是一项很复杂的系统工程,采访对象、采访内容千差万别。很多采访线索是在采访过程中,不断被挖掘出来的,这就需要采访者能够准确地思考、判断,把握住新闻外延,挖掘出隐性新闻。所谓隐性新闻是相对于较为直观,容易被采访、发现的显性新闻而言,它是不太直观地藏于事物之林或埋于事物深处的新闻。要知道,任何人都想到、看到的表面新闻往往不是高质量的新闻,而少数人才能想到的深层次的新闻才是好新闻。  相似文献   

20.
隐性采访是一种特殊的采访方式,其针对社会存在的问题和阴暗面进行揭露,抒发民声,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因此,隐性采访被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所采用,由此而带来的新闻侵权问题也越来越多。本文对新闻采访中易涉及到的侵权问题进行简要剖析,对如何在合法的情况下防范新闻侵权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