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品德与生活》新课标提出:“合理地使用多媒体,广泛地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在活动中灵活利用.”品德与生活课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生活课要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运用多媒体教学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指导学生行为,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从而有效地优化教学.  相似文献   

2.
张星 《教育艺术》2001,(6):9-10
在允许儿童自由支配的时间里 ,儿童无时不在游戏。事实上 ,游戏是儿童期的一种固有的和快乐的活动。《规程》明确指出 :“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因为它能“促进生长 ,帮助孩子按照自己特有的模式去生长、发展 ,有助于孩子获得掌握自己身体的能力 ,鼓励他们的兴趣 ,对于儿童情感的满足和稳定具有重要价值。”然而 ,在实际生活中 ,由于教学活动占据了幼儿很大的生活空间 ,实际上许多枯燥的灌输式的教学剥夺了幼儿自由游戏的空间。如何把游戏还给儿童 ,如何将游戏渗入教学与生活 ,让教学变成…  相似文献   

3.
余文森教授曾经说过: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常常意识到充分的预设,是精彩生成的前提。预设的主体是教师,教师必须对未来的教学作出富有弹性的预设,才能创造课堂上精彩的生成,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品德与生活》是活动型综合课程,它最大的特点是以儿童的自主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教师只有精心做好教学预设,选择、设计贴近儿童生活、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的活动,才能引导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活动教学中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4.
<品德与生活>课程倡导的基本理念是"道德存在与儿童的生活中",良好道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因此教学设计要针对小学生爱玩,好动的特点,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采用一些喜闻乐见的方法,让儿童参与情景表演、游戏比赛等活动,体验道德情感,感受学习的快乐.  相似文献   

5.
教学自述:我非常庆幸自己能成为一名体育教师,因为体育教学带给我的是莫大的精神快乐,我喜欢体育,更喜欢玩,我希望我的学生也能喜欢体育,也能体验到体育带来的欢乐,在课堂上我力争让所有的学生都来玩,我的课堂崇尚游戏化教学。因为儿童在游戏中,充满了快乐与活泼,快乐的活动中演绎出许多动人的故事。孩子们忘情地投入其间,充分展示着自身的主体精神,折射出机智与智慧,也传达出儿童的活力,这就是儿童的生活,他们在游戏中体现着生命的本真。一位颇有名气的美国脑科学家说“:游戏所给予的愉快和乐趣,是一种天然的学习诱因;不让孩子游戏,就是剥…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第二册。活动设计理念:家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孩子最熟悉的生活场所。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对孩子的付出是无私的,而孩子往往意识不到,许多孩子都以“自我为中心”。因此,本次活动的目的,重在帮助儿童正确地认识父母和家庭,体验亲情,促进儿童与父母的沟通,使儿童健康成长。情感与态度:在介绍家庭成员、回忆甜蜜往事的活动中,引导学生体验家庭生活的幸福与快乐,激发学生爱亲敬长,热爱家庭生活的积极情感和态度。行为与习惯:通过开展生活小故事的讲述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初步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逐…  相似文献   

7.
一、教材说明及教学目标家是儿童成长的摇篮,家乡是儿童学习、生活的地方。课程标准中关于“我与家乡”内容非常丰富,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本单元只要求学生能了解自己生活过的地方,关心自己周围的发展变化,让学生在爱中体验快乐,在快乐中幸福地成长。《我的家,在这里》是本  相似文献   

8.
<正>品德课程作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公民道德教育当然是品德课程中不容忽视的。儿童的生活更是课程的基础。在教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中我们要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资源,有效开展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潜移默化受到教育,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意识。一、在班级生活中渗透把品德课程教学与班级生活、班级活动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集体、关心他人等的公民道德意识。如教学《小学生活开始啦》《游戏欢乐多》时,课间班  相似文献   

9.
<正>《我来试试看》是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二上的内容,本课以培养学生勇于尝试、敢于面对困难的积极心态为教学目标,笔者在教学中从儿童出发,尊重儿童的兴趣,走进儿童的生活,并巧用数学资源设计了以"七巧板"为主线的快乐尝试系列活动。【活动一】有勇气试一试师:小朋友们,你们最近的数学课是不是在玩七巧板?乐乐猴知道了,想邀请你们一起去他的拼拼乐城堡里一起玩,好不好?  相似文献   

10.
一、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有了一定英语知识的积累。本课的任务是使其掌握6A的4个句子:“Somedogsarebarking.”“Somebirdsaresinging.”“Awork-man'sdrilling.”“Ahawker'sshouting.”。我设计了生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学生愿学、易学,也乐学。因此,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英语海洋里尽情遨游。二、教材情况:使用的教材是由湖北教育出版社与牛津大学出版社合编的长江版《牛津英语》。三、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1)在活动与游戏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促使其快乐…  相似文献   

1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游戏是儿童的生命,是儿童的基本活动.把幼儿喜闻乐见的、有教育价值的地方文化资源和区域游戏活动结合在一起,能激发幼儿在情感上的认同,有助于推动幼儿自主探索行为的发生和发展,还幼儿一个快乐、本真、健康、和谐的童年.  相似文献   

12.
教学理念:《分享的快乐》旨在从人和人之间互动和共生并存的角度,说明分享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人与人之间不是孤立的,需要彼此帮助,而与他人分享快乐是一种人间真情交流和心灵沟通。根据品德社会课活动性这一特点,我把整节课设计以活动的形式来展开。教学目标:1.体会与他人分享快乐和自我满足的感受。培养与他人分享快乐的情感。2.学会与他人交流,分享快乐,能够清楚表达自己的感受,体察他人的情感。教学重点:学会与他人交流、感受分享的快乐,培养良好的参与、合作意识。教学流程:活动一:我们班的“分享日”,享受快乐师:(过渡)今天是个特…  相似文献   

13.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英语二级目标规定:(要让学生)有兴趣听英语、说英语、背歌谣、唱歌曲、讲故事、做游戏等.游戏是儿童喜爱而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游戏,能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有趣,能够吸引学生参与到语言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而,英语游戏教学在近些年来被大力倡导.然而,在有些课堂上却出现事与愿违的情况,我们可以称之为英语游戏教学的失范现象.  相似文献   

14.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在引导儿童了解自我、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促进儿童有爱心、负责任、有创意地生活,帮助儿童健康、安全、愉快、积极地成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对采用何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更为有效仍有困惑。一、体验式教学的内涵对于小学品德课而言,体验式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通过自己的情感、观察、感觉等直接的感受和领悟,来认知、认识、再现及发现的教学过程。体验式教学是以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情感为主要特点,以学生自我体验为主线的教学方式。在品德课中,体验式教学可以贯穿于各种教学形式。无论是传授式教学还是活动式教学,以至学生或教师的评价,都可以通过教学体验使学生达成学习目标。在传授式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习目标创设学习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教学角色,让学生获得体验。在活动式教学中,教师则可以通过主题学习、情景学习、自主学习和各种各样的活动内容,让学生在近似于生活的环境中体验并获得各种知识和能力。二、体验式教学的策略体验式教学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将学习目标与具体事件相结合,或融于情景,或寓于事件,或融合于快乐活动之中,让学生在自主的气氛中进行各种生活体...  相似文献   

15.
汉语拼音对于刚刚进校的一年级孩子来说,只是一个个抽象的符号。长达一个多月的拼音学习势必是枯燥乏味的.如果教师不在孩子的脑海中建立抽象符号与具体事物之间的桥梁,那么教学将毫无意义,毫无生气。《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因此,我根据入学儿童情感易变,自控能力差,但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的特点,来改进课堂教学,使用形象化手段,增加游戏成分,实行愉快教育,把学生领进腧快的拼音世界,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快乐中成长。  相似文献   

16.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他们喜爱的、乐于参与的活动中加深自我体验、感受和领悟,使道德认知在多层面的体验活动中无痕地内化为道德行为。一、引发情感体验,在体验中产生道德内需品德与生活课程强调活动性,是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学生直接参与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在“玩中学”、“做中学”的情感体验中产生道德内需。因此,教学中对…  相似文献   

17.
《品德与行为》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具有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三个基本特征。通过教学实践,我深切体会到教学开放性能提高德育的实效,有效地引导儿童感受生活、亲自体验、主动探究,在学习活动中发展,在发展中学习。《品德与行为》课程实施开放式教学,我的具体做法为:开放课程资源,让学生感受生活;开放教学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开放教学时空,让学生主动探究;开放评价方法,让学生乐于践行。一、开放课程资源,让学生感受生活《品德与行为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课…  相似文献   

18.
《让我们学会合作》一课,是本册教材第二单元《快乐的学校生活》中《我的班集体》第二课题的教学内容。本课题教学目标为:体验在集体生活中分工与合作的重要性;认识合作的条件;具有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在活动中体验合作的成功喜悦。根据教学内容和活动情景,教学过  相似文献   

19.
吕秀英 《教育》2013,(7):56-57
《童年期发展心理学》指出:儿童是发展中的人,在儿童生理、心理都不成熟的基础上,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在促使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的基础上,引导儿童快乐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低年级是儿童迅速成长的阶段,此时正是儿童情感逐渐发展的时期,在课堂上让儿童体验快乐对他们的成长非常重要。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游戏是认识兴趣和情感兴趣之间的一个缓冲地区。儿童最喜欢玩的方式就是游戏,通过游戏可以提升儿童素质、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思想家卢梭曾提出这样的理论:“游戏是学生的工作.”教育家杜威先生也认为:“对于学生来说,游戏就是生活,生活也就是游戏.”富于变化的游戏活动,学生都很乐于参与其中.《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课程的任务:“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力图构建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有机结合的课程结构.”体育游戏活动是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掌握和应用运动技能的基本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