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依规矩而定方圆之学——法学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就主张“法治”。随着我国法制化建设的进一步深入,对法律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特别是对具有法学、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等专业背景的人才需求尤为迫切。此外,我国入世后,对外经贸往来日趋频繁,对熟悉知识产权、涉外经济、国际贸易等专业知识的涉外法律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涨。但从就业形势看,社会对法学专业人才的学历要求也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阅读》2009,(12):6-8
在上一期,我们为大家介绍了法学的一些专业,不知道是否有你所喜欢的专业呢?本期我们将继续为大家介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就主张“法治”。随着我国法制化建设的进一步深入,对法律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特别是对具有法学、经济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等专业背景的人才需求尤为迫切。此外,我国入世后,对外经贸往来日趋频繁,对熟悉知识产权、涉外经济、国际贸易等专业知识的涉外法律人才的需求也不断看涨。但从就业形势看,社会对法学专业人才的学历要求也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3.
要培养卓越法律人才,首先要从法学教学改革抓起.只有综合考虑经济全球化对跨国法律人才的需求、我国的社会转型、法律制度变革等多种因素,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材选择、教学方法、考核模式等方面对法学教学进行全面、深入的改革,才能适应国际、国内对卓越法律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商事法律人才有较为广泛的适用领域,我国对这类人才具有大量需求。但我国的法学教育传承自大陆法系,与商事法律人才的培养有诸多不匹配之处。笔者以为应当在商事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教育理念、教师配置、课程设置等诸多方面加以调适。  相似文献   

5.
经济法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法律部门,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重要法律。然而,目前法学界在经济法法律地位的一些细节问题上仍存在若干疑问与分歧。文章从经济法的含义、功能、独立性等角度入手,证明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它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极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在资源富庶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地方高校,开展以能源法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卓越法律人才建设,并在师资队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法选择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制度创新,是实现我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多元化和地方化的有力举措。  相似文献   

7.
我国传统的法律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各高校法律院系必须适应经济与社会的新要求,探索新的法律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必须改变以前的法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应用性、复合型的人才培养目标,以适应社会需求;另一方面,必须适应形势的变化,考虑学生的志向和毕业后的就业需要,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8.
法律人才应当是高素质的人才,但是目前我国高等法学教育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严重不符。高素质法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具体的教学改革来完成,应该从法学专业培养目标的明确化、课程设置的合理化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三个方面采完善财经类院校法学专业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依法治国是我国新时期的治国方略。加入WTO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加剧,给我国法律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迈入21世纪后法律教育也逐渐呈现出教育理念、教学内容、管理体制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为了培养高素质的法律人才,适应法治中国的法律职业家,应从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改革完善我国的法律教育,提高法律教育的水平,为依法治国提供人才和保障。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等院校确立了学历层次丰富的法学教育体系,为社会输送了大批法律人才。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高等院校法律学科招生规模也应势扩充,法科毕业生的就业却一路走低。应对当代我国高校法律人才培养机制作一番检视,实施法学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改革。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下,对会计人才,特别是高级会计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大.但是我国的会计人才队伍却面临着人才分布结构与能力机构不合理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讨论.本文作者通过分析提出定位于高级人才的关于培养核心竞争力会计的一个思路,即进行会计与法律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论法律英语教学之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弋 《文教资料》2006,(20):78-79
随着中国入世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对国际型法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中国各高校对这类既懂法律又懂英语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却远远跟不上市场需求的步伐。本文从我国当前法律英语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改革和完善该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新闻事业蓬勃发展,但传媒从业人员的法律素质总体仍然不高,与事业发展存在较大差距,而当前对传媒人才进行法律教育的途径较少、力度偏弱,难以满足新闻事业发展对传媒人才法律素质迅速提高的需求。在此背景下,拓展传媒人才的培养思路,利用法学教育为大范围培养传媒人才服务,是一个可取的途径,也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高等法学教育的发展以及国家法治建设的需要,特别是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实施等方面,论述了21世纪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当重新定位为:以法律职业需求为导向,为社会培养运用法律的各种专业人才即应用型法律人才;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所应进行的改革。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乡镇企业的法律人才短缺,应针对这种状况,利用乡镇企业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加大培养力度。本文是从乡镇企业法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培养形式和如何教学、如何对法律人才的知识更新等几方面加以探讨,目的是促进我国乡镇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高等法学教育已不能适应社会各行各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必须进行针对性的改革与调整。高等法学教育应准确定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素质,改革考试制度,从而更多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入世后,国际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密切,需要一大批法律英语人才处理国际法律事务,而我国法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目标、教材、教学方法和手段、师资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只要改善法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我国就能培养出社会需求的法律英语人才,增强我国与其他国家处理法律事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意味着我国法律人才培养面临着重大变革。如何从高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理念、目标的确定,培养模式的改革等方面着手.探索一套适合各高校改革的卓越法律人才培齐体系,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层次法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法学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培植法律人才。‘法律人才,包括学术人才和实务人才。从社会需求看,实务人才的需求是最大量的。由于种种原因,新中国建立以来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长期处于脱节状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扩张,大批法科毕业生开始进入基层法律实务部门,实务部门对法科毕业生的抱怨声开始不绝于耳,比较经典的是“堂堂大学生(或研究生),连××都不会,××也做不好”。这个“××”,可能是一份笔录,可能是一份审查报告,也可能是一次对当事人的谈话。在业内看来,应该是最简单的工作,但未经训练确实是无法胜任的,而法学院一般都不安排这方面的练习。  相似文献   

20.
"卓越法律人才"是教育部与中央政法委共同拟定的培养高素质、高质量法律与法学人才的目标和定位。本文通过研究我国现行法律教育中对于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同认识,分析现有法律人才培养模式与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存在的认识冲突和理念差异,指出了导致法学交易体制、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评价体系等方面所存在的矛盾。文章在尝试提出对卓越法律人才的正确定位的基础上,为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设定具体实现进路,以期在当前环境下共同探讨出一条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需求的法律人才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