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中学文科》2005,(6):22-24
(1)时间:1640年-1688年。(2)主要经过:两次内战,国王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克伦威尔的军事独裁,1688年“光荣革命”。(3)《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对国王在经济、政治、宗教等事务中的权力进行了严格的限定,确定了国会拥有最高权力的基本原则,并对公民应有的权利做了明确规定。这种政治体制被称为“君主立宪制”。(4)历史影响:使英国确立了代表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制度,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并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也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阅读》2005,(1):42-46
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1840~1842年为打开中国的市场,以中国人民发动禁烟运动为借口发动了鸦片战争;又于1856~1860年,伙同法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以及《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这一阶段列强侵华的主要形式是商品输出。主要手段包括发动战争、开辟商埠、控制海关等。侵华的主要目的是打开中国大门,  相似文献   

3.
(一)世界近代史基本线索:世界近代史以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开端,到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为结束,是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开始衰落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高中历史会考是国家承认的省级普通高中学业成就考试。2003年开始,浙江省高中历史会考采用闭卷(选择题)与开卷(非选择题)相结合的新形式,这种考试形式对于会考复习提出了新的要求:1.要改变历史会考“只要考前突击背书能过关”的认识,应重视平时的历史教学活动,切实把握历史发展脉胳,掌握历史分析方法,培养历史学习能力;2.要改变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致力于历史教学过程的不断优化。如何根据新的考试形式的要求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是摆在高一历史教师面前的一个新课题。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不成熟的意见,讨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5.
[专题解读] 变化过程:①1500年左右,新航路成功开辟,西方殖民时代开始,东西两半球开始互相连接,全球一体化进程开始起步。②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进行,欧美诸国和日本的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英国等资本主义列强通过侵略扩张,在世界各地建立了一系列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大量输出工业品,掠夺工业原料,甚至直接输出资本,建立资本主义企业,使那里原先落后的、封闭的经济结构被打破,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19世纪中后期初步形成。③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日、俄等相继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列强加紧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和剥削。加快对世界的瓜分,亚洲各国进一步殖民地半殖民地化,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阅读》2005,(1):49-52
一般来说,中国的近代化包含三方面的内容。经济上:工业化一富强;政冶上:反侵略——民族独立,反封建——民主自由;思想文化上:学习西方——思想解放。思想的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高考文科综合考试范围有关“鸦片战争”的规定是:(1)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英国走私鸦片和中国的禁烟运动鸦片战争的过程以上子目与《中国近代现代史(必修)》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的子目完全一致。本节内容的重点是: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复习时应学会分析战争发生原因的  相似文献   

8.
世界史从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工业革命使世界真正联成一个整体,使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从属于西方。《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三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从工业革命爆发的18世纪60年代讲到19世纪70年代初,主要就是讲工业革命影响之下的世界:工业革  相似文献   

9.
进入高三下学期复习阶段仍有学生这样说“我花了很多时间去记忆,可总是记不住;记住的很多知识,又总是混淆搞错:就算没有搞错,也只掌握了一部分;最可恶的是写了一大通,结果却得不到分。”为什么?本文结合历史学科时序性,整体性、实证性这三个主要特点,与同学们谈谈后阶段的高三历史复习。  相似文献   

10.
崔银锁 《考试》2004,(6):46-47
纵观我国封建社会长达2300多年的历史,统一始终是主流(1600多年),分裂只是支流(700多年);即便国家处于分裂割据状态,也仍然孕育着统一的因素,出现局部的统一。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发展表明:统一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1.
王其敏 《历史学习》2004,(10):32-32
熟悉历史史实是学好历史的基石。在历史复习中,学生存在两个难题:一是记忆不牢,二是史实混乱。我认为要从两个方面解决,一是抓“教材的理解”,二是抓“教材的把握”。一抓“教材的理解”。教材理解的着眼点是基本史实的内在联系。抓住了这种联系,就无需“背”历史,··而是理解历史。以工业革命的扩展(美国)为例说明。按照四个要点复习。第一,关于时间。美国工业革命的起止时间应该稍晚于英国。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1765年,于1840年前后完成。因此,美国的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末,完成于19世纪中期。第二,关于条件。如果仅仅把美国进行工业革命…  相似文献   

12.
材料一:世界最大的豪华游轮“玛丽女王2号”2004年1月12日6点(格林尼治时间)离开英国南安普敦港,开始14天的跨越大西洋的载客“处女航”,驶往目的地美国佛罗里达州(西5区)劳德代尔堡。  相似文献   

13.
基本线索: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近代历史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领导1;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产阶级领导)。  相似文献   

14.
李平 《当代电大》2004,(7):29-31
1)中国当代文学的源流中国当代文学的开始(时间)。开放性与整体性。两个传统:启蒙文化传统(“五四”新文学传统)和战争文化传统(解放区文学传统)。2)中国当代文学的分期中国当代文学四个阶段的时间划分和主要依据、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5.
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到19世纪40年代完成.英国的机器大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成为“世界工厂”。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法国、美国先后开始工业革命,19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革命的成果被引进到中国、日本等国;19世纪70年代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几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同时开展,它使生产力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也深深影响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国际关系:二战后期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一直持续至今,它无论从规模、速度和影响等方面都远远超过前两次.对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鸦片战争在教学中是重点,但高考单独在这个点上命题,难度不好把握。《考试大纲》中的“考试范围”是这样规定的:1.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1)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英国走私鸦片和中国的禁烟运动鸦片战争的过程(2)鸦片战争的影响《南京条约》及其附件、《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这个子目的写法与现行统一教材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节的三级标题几乎完全一致。那么,在“一纲一本”(也可以理解为一个考试大纲一套教材)的情况下,这两节的文字、图片、地图等内容都在命题的范围内。从命题角度分析…  相似文献   

17.
汤永成 《新高考》2005,(4):46-47
从15世纪末开始,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欧洲殖民者在美、亚、非洲的殖民扩张,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打破了世界各地区间相互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19世纪中期起,英国和欧美各国先后发生了工业革命。工业生产方式拓展了人类生存和活动空间,刺激了人们追求利益的欲望和不断扩大再生产的需求。工业革命产生的巨大生产力,突破了世界各地自然经济的防线,把全世界都囊括进市场经济之中,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整个世界连成一体。  相似文献   

18.
线索与重点 中国现代史是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历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开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复习这部分历史,可分为四个阶段来掌握。  相似文献   

19.
自由放任政策曾是英国强大的重要思想基础和保证。英国19世纪后半期开始衰落后,自由放任政策不得不被修改并终止。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古典自由主义向新自由主义转变;二是无形帝国政策向有形帝国政策转变;三是自由贸易政策向国家干预政策的转变。自由放任政策的终结是英国走向衰落的标志。  相似文献   

20.
马学松 《新高考》2005,(9):33-37
[学法点津] 1.了解本专题包括的主要内容:列强先后发动的主要侵华战争、美国扶蒋反共;列强攫取的侵略权益;勾结和扶植反动势力,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和反帝斗争等。明确本专题的重点:主要的侵华战争,主要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危害,列强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侵略,列强侵华的不同阶段及特点;难点:列强侵华的阶段性特征及其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列强侵华势力的消长、如何认识列强侵华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